马丁·路德是德国人。
早在马丁·路德之前,就有很多人尝试过进行宗教改革,当年胡斯战争之前的胡斯,其实就算是其中一个。但这些人要么被当成异端逮捕,要么他们的声音就消失于强大的王权与教权声音背后。
但恰好在那个时代的德国,马丁·路德出现了。
当时的德国,其国内老百姓比西欧其他国家更惨一些。政治上一盘散沙,导致了教会乘虚而入,掌控了大量社会资源。老百姓们除了要面对同样贵族们的压榨,还要面对来自教会更加残酷的盘剥。赎罪券这个事情,在德国大行其道。赎罪券的最大功能,是能够帮助那些希望死后上天堂的人实现自己的夙愿,最终解释权与发放权,都在罗马教廷。而中世纪的欧洲老百姓,还普遍相信末日审判很快就会来临。万一去不了天堂,被弄到炼狱之中,那不就麻烦了?
这就像是期末考试就要开始了,大家都惶惶于即将到来的大考。
但是赎罪券一出,问题来了。
那些平时学习不好又不肯认真努力的孩子,结果因为家境好,就可以掏钱走捷径提前拿到考试答案;而平时那些安分守己甚至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则因为家里穷,只能是眼睁睁看着那些有钱的孩子耀武扬威。又或者,家境一般的孩子也要花大价钱,像有钱的孩子一样去买答案。这样一来,赎罪券就成了教会的发财工具,同时也成了宗教界最大的不平衡。
然而,所谓的众生平等呢?
作为一位有良知的神父,马丁·路德最痛恨的就是赎罪券。
于是在公元1517年的一天,马丁·路德把自己所有关于宗教改革的主张,都印在了纸上,贴在了德国小城维滕贝格(Wittenberg,在德国东部)的诸圣堂(All Saints' Church)以及城内其他教堂大门上。而这张纸,后来就被称为《九十五条论纲》(Ninety-five Theses)。
《九十五条论纲》的主张,也就成了后来基督教新教(Protestantism)的主要理论来源。这些主张包括——
(1)每个人可以和上帝直接沟通,不用经过其他人;
(2)《圣经》才是信仰的唯一来源,而不用物化为教皇;
(3)取消圣母玛利亚;
(4)天堂存在,而吓唬人的炼狱不存在;
(5)教士一样可以有男女关系,一样可以结婚。
毫无疑问,这是石破天惊的一次宣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马丁·路德之前,很多社会上的明白人,他们看破不说破。这一次,马丁·路德不仅是看破了,而且他帮助所有人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在马丁·路德之前,不堪忍受压迫的德国农民起义,就已经风起云涌。而一旦有了革命的理论,老百姓的起义声浪,则更加高涨。当然,欧洲农民起义并非起源于德国。早在公元14世纪的英法百年战争时期,法国与英格兰都已经相继发生了农民起义。但无论哪次起义,其规模和影响力都无法和德国农民起义相比。尤其是公元1524年这一次,后世把这一次起义,甚至直接定位成了一场战争,叫作“德国农民战争”(German Peasants' War)。
德国农民战争的领袖,叫闵采尔(Thomas Münzer),而闵采尔本人是教士,也是一位坚定的路德分子。
只不过,谁都没有想到,事情的后续发展,完全出乎了大家的意料。
德国农民的主张,其实跟宗教改革有着不谋而合之处,所以他们也把路德当成了自己的追随对象。但与此同时,也给路德本人带来了铺天盖地的指责声音。在这种情况下,马丁·路德最终选择了妥协。农民们主张取消农奴制,但马丁·路德却与国王贵族们站在了同一立场;农民们希望取消什一税,而马丁·路德虽然反对赎罪券,但他却坚定主张保留什一税。
最后,德国农民战争仅仅持续一年。
公元1525年,闵采尔兵败被俘,之后被处决。
而最早为老百姓指明方向的马丁·路德,则一直活到了公元1546年病逝。
死教友不死教士。
很显然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并不成功,他顶多算是一个首倡者。他做出的成果与之理想中的新教取代旧教,老百姓获得解放,德意志成为统一国家,都还相差甚远。
接过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大旗的,是法国人加尔文(John Calvin)。
加尔文在公元1536年发表了《基督教要义》(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成为后世新教“加尔文主义”(Calvinism)的重要教义。加尔人虽然是法国人,但他的主要活动范围在日内瓦。后来,瑞士也就成了欧洲第一个新教掌权的国家。而且,由于新教的出现,欧洲同期大量天主教国家出现宗教迫害,瑞士也就成了新教难民最理想的收容所。
日内瓦,后来被誉为“新教罗马”(Protestant Rome)。
加尔文,后来被誉为“日内瓦教皇”。
当然,无论马丁·路德还是加尔文,实际上都停留于平民解放的层面。真正让欧洲贵族们为之一振的,是英国王室的转奉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