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误用奸臣导致大明灭亡(1 / 1)

据《明史》和《明季北略》,崇祯三年,京师有民谣流传,或曰“崇皇帝,温阁老,七年为首相”,或曰“崇祯皇帝遭温了”。

又有民谣曰:“礼部重开天榜,状元谈话榜眼,有些惶恐;内阁翻成妓馆,乌龟王八篾片,总是遭瘟(温)”。

这些民谣似乎都是针对一个人的,大意是说,无论是崇祯皇帝,还是其他大臣(民谣中的“乌龟王八”指的是王应雄,“篾片”指的是吴宗达),只要碰到这个人,就像遭了瘟一样,不死也得脱层皮。

民谣往往是现实的反映,这些民谣中的“温”,确有其人,而这个人,是被《明史》列入奸臣传的一个坏蛋。

这个姓温的,名叫温体仁,崇祯皇帝遇到他,也算是倒霉,崇祯对他的重用,属于典型的用人不当。

01 人才匮乏

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被“仙药”毒死,他倒是如愿以偿地“成仙升天”了,却给弟弟朱由检,也就是崇祯帝留下一个烂摊子。

在崇祯皇帝看来,大明之所以烂得流脓,完全是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造成的,至少与其有很大关系,要想治好大明身上的毒疮,重振大明王朝,必须首先拿这个根子开刀,于是对阉党来了个彻底的大清洗,无论首犯还是从犯,该抓抓该杀杀,毫不手软。

新皇帝想励精图治,有一番作为,不使点手段怎么行?

可他没想到,他倒是痛快了,但由于疏于全盘考虑,结果却是惹了个大麻烦——由于打击面过宽、株连太多,直接导致朝廷人才匮乏,很多重要岗位无人可用,尤其是作为权力基础的内阁缺员太多,官僚机构几乎不能正常运转!

当然,这个问题好解决,增补内阁阁员就行了,但却惹了个更大的麻烦,使温体仁这种人品卑劣的奸贼,混进了革命队伍。

增补内阁阁员的诏令,是崇祯元年冬发出的,当时的温体仁虽然被刚继位的皇帝任命为礼部尚书,但他有自知之明,深知自己资历浅薄,毫无声望,没资格入阁。

果不其然,会推过程中一直没人选他,入阁的大门对他关得紧紧的,却对江南才子钱谦益敞开大门,把他推为第一。

所谓“会推”,是明代特有的一种高级官员选任制度,程序很简单:先由大臣商议后推举若干合适人选,然后提交皇帝点选,主要针对的是三品以上高级官员的选任。

当然了,会推制度到后来变味了,沦为某些大臣徇私的工具,不过那是另外一个话题,在此不提。

02 陷害大臣

也就是说,这次会推,温体仁连初选都没选上,他的名字,更是进入不了最高领导的视线。

但他很快从郁闷中“振作”起来,又像打了鸡血一般。

他敏锐地发现,资望和才能远在他之上的周延儒,居然也不在被推选名单上!

而且周延儒为人乖巧,非常善于察言观色,是个左右逢源的人精,关键是——他深得皇上宠信。

你们这帮人,连这样的人都不推举,是何居心?不怕皇上不高兴?

果然如他所料,周延儒的落选,让崇祯一脸蒙,然后就是大为不满。

温体仁找到周延儒说,周大人,事情好像不对劲,在下没被选上,还说得过去,您老人家也这样,就说不过去了,连皇上都生气了,咱们,是不是得做点什么?

于是这两人勾结在一起,把矛头直接对准了钱谦益。

他们立即上书,重提钱谦益的所谓“关节受贿案”——皇上您看,老钱犯过这么大的错误,是不是没资格入阁?

所谓“关节受贿案”,是指天启元年钱谦益主持浙江科考时,收了考生田千秋的钱,以“一朝平步上青天”这句诗为关节,将其定为省试第一,被人告发后,钱谦益受到处分,被夺俸、削职。

问题是,这件事早就处理过了,早就过去了,温体仁重新把它揭出来,是何居心?崇祯才不管这个呢,他只是觉得,钱谦益这种有前科的人进内阁,确实不应该,而那么那么好的周延儒周老师,不进内阁简直天理不容!

这不是乱整吗?你们这些大臣,拿着朕的俸禄却来忽悠朕,几个意思?

第二天,崇祯就诏令温体仁和钱谦益,你们两个,马上到文华殿来,朕有话问你们!

皇上要开召对会议。

被召集到文华殿的,还有各部官员。

虽然都不明白皇上要干啥,但各部官员谁也不敢迟到,更不敢不来。

看来有大事发生。

03 阴谋得逞

这事果然不小,温体仁居然无缘无故旧事重提,而且矛头直指会推第一的钱谦益,是何居心?

温体仁率先发言,表示他之所以旧事重提,是因为有前科的钱谦益被推举上去,满朝大臣居然没有一个人向皇上提出疑问,这是对皇上的极大孤立,大臣们冷汗直冒。

这帽子可不小,温体仁到底想干啥?让皇上把咱们通通干掉吗?

大臣们愤怒了,目光齐刷刷地盯向他,温体仁额头上冒出了汗,强作镇静,继续发难:“臣虽然不是谏官,这次会推也没我,我本应避嫌,也无权向皇上上言,但事关社稷安危,不得不说。”

被矛头对准的钱谦益,更是毫无思想准备,一时语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官员们纷纷为钱谦益辩护,尤其是吏科给事中章允儒,质问温体仁把已经处理的老案子翻出来,是不是有其他图谋,恼羞成怒的温体仁竟然给他扣了顶“朋党”帽子。

“朋党”二字,一下子刺中了崇祯的小心脏——当初为信王时,魏忠贤培植朋党残害忠良的行为,给他的印象太深了,他对朋党深恶痛绝的程度,也是前所未有,以至于登基后一直怀疑身边有朋党存在,温体仁一席话,分明是在提醒他,对朋党一定要“有则打之无则防之”。

温体仁动不动就扣帽子的卑劣行为,遭到大臣们一致谴责,成了众矢之的的温体仁,眼看就要败下阵来,关键时刻,与他沆瀣一气的周延儒,冷冷地开口了——

“各位认为会推很公正吗?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可是大家想过没有,主持会推的只是一两个人,什么都是他们说了算,其他大臣连发言权都没有,即使有不同意见,也不敢说,说了也白说,怕打击报复,所以,会推看起来公平,实际上很不公平。”

周延儒的意思很明显:钱谦益被推上去,很不公平。

这话可是深受崇祯信任的周大人说的啊,分量能不重吗?崇祯当即做出决定,不但罢免了钱谦益,还把指责温体仁居心叵测的章允儒、钱龙锡问罪下狱。

04 误用奸贼

温体仁的阴谋得逞了。

崇祯帝很是感慨:若不是小温,朕就误了大事了,你这个明察秋毫的良臣,怎么不早点冒出来呢?

不过现在还不晚,正是时候。

看来老天爷待朕不薄,正值用人之际,就给朕送来这么大一个人才!

这种人才不用,你们当我傻呀!

不久,不但温体仁如愿以偿地入了阁,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他狼狈为奸的周延儒,崇祯自然也不会让他坐冷板凳,也心想事成地入了阁。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温体仁的入阁,是一场大悲剧的序幕。

如果有后悔药,崇祯皇帝一定会“大吃一斤”,因为老天爷给他送来的不是人才,而是扫把星!

温体仁上位后干的第一件大事,是整死了有“大明最后一堵长城”之称的抗清名将袁崇焕。

众所周知,崇祯杀袁崇焕,是由于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让皇太极的反间计得以成功的,却是这个温体仁!

他在其中起的作用,比皇太极本身还大!

这可不是冤枉他,是他自己说的。

很“不幸”,他写给弟弟的信,被历史存留了下来,他在那封信里,颇为得意地告诉弟弟:袁崇焕倒霉,是你哥干的,源于哥上了一道密疏——“崇焕之擒,吾密疏实启其端”。

而且特别指出,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出于报国的念头——“此亦报国之一念”。

05 诬陷袁崇焕

袁崇焕是天启二年(1622)被提升为兵部主事的,但后来被魏忠贤及其党羽陷害罢官,崇祯登基后重新起用了他,并给了他一把尚方宝剑,命他全权负责辽东防务。

不重新起用他不行啊,当时真正懂军事的,而且能打的将领,已经不多了。

袁崇焕的确不是一般人,走马上任后,他建立的防线,像颗钉子牢牢地钉在清人入关的必经之路上,怎么拔也拔不掉,而不拔掉这颗顽固的钉子,他们入关就是一场永远无法实现的梦。

正儿八经干不过袁崇焕,皇太极的确想用反间计除掉这个可怕的对手,便派奸细潜入北京,到处乱说袁崇焕与后金勾结,想搞大事,还故意放跑被他们抓住的两个明廷太监,两个太监逃回去后,直接向崇祯做了汇报。

崇祯虽然生性多疑,但他起初对这件事是不相信的,因为他知道袁崇焕不是傻瓜,他若想背叛朝廷背叛他,此时并非最佳时机,在前线作战也不可能这么努力。

恰在此时,温体仁不失时机地冒了出来,给崇祯呈上一封密疏,上面说,后金之所以对咱们大明发动猖狂进攻,是袁崇焕和文渊阁大学生钱龙锡串通一气,勾引清兵导致的,请求崇祯抓了袁崇焕。

崇祯还是不信:你说他勾引清兵,他就勾引清兵了?证据呢?

温体仁拿不出袁崇焕勾引清兵的证据,但他拿出了另一个“证据”:袁崇焕如果不想搞事,为何杀毛文龙呢?

这是他向崇祯上的第二封密疏。

当时的毛文龙为左都督平辽总兵官,在与后金的战争中屡立战功,但却为人骄恣,索饷过多,而且滥杀俘虏,不服从领导,被袁崇焕诛杀。

袁崇焕诛杀毛文龙,虽然未经朝廷批准,有擅杀大将的嫌疑(袁崇焕也明白这点,所以事后上书崇祯,自请处分),但非常时期若不采用非常手段,部队怎么带?何况毛文龙犯下的十二条大罪,条条都是死罪,袁崇焕将其正法,杀一儆百,并不过分,温体仁却将其大肆渲染了一番,并把其与后金联系起来。

崇祯皇帝这才信了,下诏抓了袁崇焕。

06 内忧外患一个接一个

袁崇焕被逮捕,一大批人蒙了——最不该抓的人被抓了,抓了这个人等于自毁长城,人们能不蒙嘛!

袁崇焕的部将祖大寿就是一个,他不服啊,又找不到说理的地方,一气之下,他带上队伍离开了京城,言外之意很明显:这样的昏君,不配受我保护!

崇祯慌了,祖大寿带着队伍一走,就大大削弱了京畿地区的防卫力量,只好厚着脸皮劝在坐牢的袁崇焕:请你给祖大寿写信,把他召回来。

袁崇焕明知自己是冤枉的,但没有给崇祯提任何条件,比如你是皇帝,你都没办法我有啥办法;比如写信可以,但先得把我放了等,他二话不说就给祖大寿写了一封信,祖大寿也二话不说地回来了。

与其说祖大寿不敢违抗他的命令,不如说他和上司袁崇焕一样,是为大局着想。

虽然祖大寿回来了,但崇祯的心情,依然很不爽,因为一连串坏消息接踵而至——

先是被任命为蓟辽总督的勇将满桂,不知被何人出卖,誓师南进时中了清军埋伏,惨遭杀害;

其次是陕西、山西两省连遭水灾旱灾,百姓四处逃荒,饥民、流民起义不断,按下葫芦浮起瓢;

再次是京郊地区聚集了从前线败退下来的官兵,成了社会治安的重大隐患,有的甚至公然搞打杀抢;

…………

内忧外患上门,一个也不缺,个个迫在眉睫,温体仁、周延儒这些“国之栋梁”,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更不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天天催崇祯杀掉袁崇焕。

崇祯急了,袁崇焕是要严惩的,关在那里又跑不了,但如今最需要的是如何退敌,如何安定社会,各位难道想都没想过吗?

他们这才想了个办法:释放罪臣,让他们到前线效力。

这是什么主意?怎么这么馊呢?崇祯气得万念俱灰,甚至产生过退隐山林的念头——朕的江山不要了,送给你们,你们爱咋咋的!

07 袁崇焕惨遭杀害

直到一个月后,听说清兵东撤了,尤其是四川忠州女帅秦良玉率军进京勤王,崇祯的心情才又好起来。

秦良玉危急关头勇赴国难的精神,与温体仁等人的卑劣行径相比,反差真是太大了,深有感触的崇祯,“忍不住”挥毫写了一首诗:

蜀锦征袍自剪成,

桃花马上请长缨。

世间不少奇男子,

谁肯沙场万里行?

这首诗,可不仅仅是对这位女中豪杰的颂扬,更有对世间那些“奇男子”的无情鞭挞。

不知温体仁等“奇男子”看了,有何感想?

趁心情不错,崇祯来了一次为期三个月的“春讲”(所谓“讲”,讲经的意思,明代的经筵有春讲、秋讲之分)。

春讲一结束,温体仁、周延儒等人,便再次催促皇上尽快结束袁崇焕一案——皇上啊皇上,案子再拖下去,就有损皇权的威严了。

既然这样,那就杀吧。

崇祯三年八月十七,比窦娥还冤的一代名将袁崇焕被千刀万剐,“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取之生食。顷间肉已沽清。再开膛出五脏,截寸而沽。百姓买得,和烧酒生吞,血流齿颊”(《石匮书》)。

那么问题来了:温体仁与袁崇焕到底有何深仇大恨,非置他于死地不可?

其实他与袁崇焕没有一点个人恩怨,他也不是皇太极的奸细,他的目的,只不过想借此扫除他上升通道上的障碍,因为他知道,袁崇焕一旦被判有罪而被杀,那些与他关系密切,或者支持过他、为他说过话的大臣,都得连坐,而那些大臣,就是他心目中的障碍,只有把他们通通干掉,他的“晋用之路”才能通畅无阻。

他成功了,袁崇焕一案,众多受到牵连的官员结局都很惨,不是被杀就是被流放,其中包括支持过袁崇焕的宰辅钱龙锡和兵部尚书王洽。

08 真相大白

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扫除了,梦寐以求的大权也弄到手里了(内阁首辅),但温体仁也明白:由于一味排斥异己打击政敌,树敌太多,肯定有人会报复。

为了不留下把柄,凡是给皇帝的上疏,他都不存入档案,事先“消除”罪证。

但上疏弹劾他的,仍不在少数,只可惜他们不但未能达到目的,反而害了自己,要么被罢官,要么被流放,有的甚至被当场杖击而死。

温体仁的胆子越来越大,竟然找借口把闲居乡里的钱谦益抓了。

对于得罪过自己的人,一辈子也不放过——这是他的特点,也是他的弱点。

狗急了还跳墙呢,何况是德高望重的钱谦益,他被迫向司礼监太监曹化淳求救。

这个曹化淳可不一般,朱由检继位后,派他负责处理魏忠贤时的冤案,平反昭雪了两千余件,深受皇帝信任和重用,而他掌管的司礼监,是皇帝身边的重要部门,权力极大,基本上是专门用来制衡内阁权力的。

温体仁却昏了头,竟然想趁机把曹化淳一同整死。

没想到,崇祯把温体仁想整死曹化淳的密奏,给曹化淳看了。

吓出一身冷汗的曹化淳派出特务到处侦查,查清了温体仁与人合谋陷害钱谦益的内幕,崇祯这才看清温体仁的真面目。

当他终于得知他最恨的朋党,不是别人弄起来的,恰恰是这个他心目中的良臣温体仁,而且以他为首时,崇祯的愤怒达到了极点。

崇祯十年六月,崇祯下令削去温体仁官职,废为庶民。

回到老家湖州不到一年,温体仁就去见了阎王。

六年后,在用人方面犯下极大错误的崇祯,就和他的王朝一起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