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明朝出了个“司马迁”
明朝也出了个司马迁,名叫刘若愚,他也写了一本大书,名叫《酌中志》,虽然是一本明朝宫廷杂史,但有人把它叫作明朝的《史记》。
在刘若愚笔下,大太监魏忠贤是个名副其实的傻子。
刘若愚也是太监,与魏忠贤是同事,非常了解魏忠贤的事迹,他对魏忠贤的记述,不但可信,还具有相当程度的权威性。
刘若愚在《酌中志·卷十四·客魏始末纪略》中,对魏忠贤的记述是这样的:“忠贤少孤贫,好色,赌博能饮啖嬉笑,喜鲜衣驰马,右手执弓,左手彀弦,射多奇中。不识文字,人多以傻子称之……”
简单点说,魏忠贤小时候就是个泼皮无赖,家里很穷,他本人又很好色,吃喝嫖赌的毛病一样不少,没文化,人们叫他傻子。
02 没文化的“傻子”更会来事
于是问题来了:这样一个傻子,是如何混到势倾天下、人们竞相攀附、各地督抚争先为他建生祠的“九千岁”的呢?要知道,过去的王爷,也才“千岁”!
这人虽然没文化,但其他方面的本事,却无人能及,就像一个瞎子,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其他器官的功能,比如听觉,却异常发达一样。
实际上,有文化的人才最容易犯傻,因为这种人一般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自视甚高,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连领导都敢怼,最容易得罪人,最容易招人嫉恨,人际关系往往很糟糕,而人际关系糟糕的人,怎么能混得好呢?所以相对而言,没文化的人情商往往高过文化人,他们明白自己的这个巨大的短板,必须靠别的来弥补。
魏忠贤这个没文化的“傻子”,简单点说就是会来事。
结交客氏,证明这个“傻子”不但不傻,还具有其他人所不具备的“长线投资”意识。
客氏何许人也?皇长孙朱由校的奶妈,他与她搞好关系的方式,是与其“对食”。
所谓“对食”,主要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一些宫女得不到帝王的宠幸,又不能与其他异性接触,便互相发生同**;另一个意思是指宫女与太监结成挂名夫妻,魏忠贤与客氏,就属于后一种。
客氏,也就成了魏忠贤飞黄腾达的重要台阶,因为过去很多皇子与奶妈的感情,比母亲还好——母亲生下儿子后,一般就交给奶妈喂养了,天天耳鬓厮磨,能不亲吗?与生母的关系,反而显得生疏,甚至陌生。
客氏与朱由校的关系,就是这样。如今她和魏忠贤是“夫妻”,能不替他在皇子面前美言吗?
03 非常重视与皇上的关系
与此同时,魏忠贤当然也很重视与朱由校搞好关系,“则极尽谄媚事,引诱其宴游,甚得其欢心”。
那时候朱由校虽然还小,离登大位那一天日子还长着呢,但这没关系,魏忠贤有的是耐心。
1620年(泰昌元年),朱由校即位,是为明熹宗。
朱由校即位后,立即升魏忠贤为司礼秉笔太监兼提督宝和三店,而在这之前,他只是个小小的宦官,干的是扫地、抹桌子、倒马桶之类的下贱活。
这件事充分说明客氏的作用有多大,因为按照规矩,没有文化的魏忠贤是没资格进司礼监的,完全是由于客氏的关系而破了个例。
那么,司礼监又是干啥的呢?这是一个主管皇帝文书、印玺、宫内礼仪等业务的机构,为“十二监”之首,是内廷权力最大的机构,其主管虽然品级不高,只是个三品,但权力可与内阁“首辅”匹敌,有“权过元辅”之称,明朝那几个著名宦官,比如王振、尚铭、冯保、刘瑾、魏忠贤等人,都任过司礼监主管。
成为司礼监主管之后,魏忠贤更会来事,他知道皇帝老儿酷爱做木匠活,干起木匠活来全神贯注,于是他就在朱由校干木匠活的时候,把重要的奏章拿给他批阅,朱由校说:“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意思是“你们想咋整就咋整吧,别打扰朕干木匠活”。
那是这个宦官专擅朝政的开始,因为那些重要奏章,都经过他的修改。
04 畏罪自杀
且慢——不是说他不识字吗?既然不识字,如何修改奏章?
了解魏忠贤的刘若愚说他不识字,应该是可信的,但从宣宗时候起,宫里设了专教太监读书识字的内书堂(朱元璋曾明令禁止宦官读书识字),所以宦官和太监(在明朝,太监是高级宦官,他们直接管理普通宦官)都得进去扫盲,魏忠贤不可能例外,尽管没有学到多少文化,但粗通文墨还是可以的,看个奏章啥的,应该没问题。
那时候的规矩是,奏章呈给皇帝之前,都要经过太监的手,作为代皇帝在奏章上“批红”的这个秉笔太监,看到不利于他的奏章时自然要处理一下,不是修改内容就是扣压。
从对魏忠贤送上来的奏章看都不看来看,朱由校对魏忠贤的信任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终于使他失去控制,犯下“擅自责批大臣,坏了祖制;剪除异己,亲近乱贼而仇视忠义;伤害宫中妃嫔;伤害龙嗣;搜刮民财,贪图享受;饲养家军”等大罪,遭副都御史杨涟上疏痛斥,历数其二十四大罪。
令人扼腕的是,奏折落到了魏忠贤手里,并对其进行了修改,把对他的不利化为对杨涟的不利,最终导致杨涟惨死(一枚大铁钉直钉入头颅),而这个多行不义的宦官,直到大靠山倒掉才末日降临。
天启七年八月,明熹宗病逝,朱由检继位,改元崇祯,也即明思宗。
崇祯刚即位,之前遭魏忠贤残酷迫害的东林党人纷纷上书弹劾,一向熟知魏忠贤罪恶的朱由检将他发配凤阳后,又派人去抓他,打算治他的罪,魏忠贤自知罪孽深重难逃一死,畏罪自杀。
魏忠贤自杀后,其飞黄腾达的重要推手客氏的下场更惨,这个狠毒残忍、生性****的女人,被笞死于浣衣局,焚尸扬灰。
魏忠贤的结局,让人联想到清朝的和珅,同样位高权重,同样罪大恶极,同样深受宠信,被清算的方式也一样,都是靠山倒掉之后,被继任者干掉。
历史,真的是极其惊人相似。
这种相似,相信历代统治者都“心知肚明”,但对此保持警惕,并避免悲剧重演的,又有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