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 / 1)

明代特务政治 丁易 2226 字 2个月前

(194) 《明史·刑法志三》。

(195) 《明史·蒋钦传》卷一八八。

(196) 《明史·陆崑传》卷一八八。

(197) 《明史纪事本末》卷四十三。

(198) 《明史·武宗本记》卷十六。

(199) 《明史》黄巩、陆震、夏良胜传;《明通鉴》卷四十八。

(200) 《明通鉴》卷四十八。

(201) 《明史·黄巩传》见一八九。

(202) 《明史》陆震、夏良胜、何遵传。

(203) 均见《明通鉴》卷五十一。

(204) 《池北偶谈》卷五引:《葛端肃公家训》。

(205) 《明史·刘世龙传》卷二○七。

(206) 《明史·杨言传》卷二○七。

(207) 《明史·张选传》卷二○七。

(208) 《明通鉴》卷六十四。

(209) 《明史·吴中行传》卷二二九。

(210) 《明史·赵用贤传》卷二二九。

(211) 《明史·艾穆传》卷二二九。

(212) 《万历野获编》卷十八,[廷杖]。

(213) 《万历野获编》卷十八,[廷杖]。

(214) 《明史·刑法志三》卷九十五。

(215) 《明史·万燝传》卷二四五。

(216) 《三朝野记》卷三。

(217) 《明史·刑法志三》。

(218) 按:今本《草木子》无此记载,当为《草木子余录》,屡见前人征引,未见其书。

(219) 《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八。

(220) 《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八。

(221) 祝允明:《野记》。

(222) 徐祯卿:《翦胜野闻》。

(223) 《明史·叶伯巨传》卷一三九。

(224) 《万历野获编》卷十八,[国初用法严]。

(225) 顾起元:《客座脞语》,“国初榜文”。

(226) 《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八。

(227) 《明史·陈谔传》卷一六二。

(228) 袁?:《奉天刑赏录》引《教坊录》。

(229) 袁?:《奉天刑赏录》引《教坊录》。

(230) 袁?:《奉天刑赏录》引《宋端仪立斋闲录》。

(231) 《万历野获编》卷十八,[国初用法严]。

(232) 《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一,[直谏奇刑]。

(233) 《万历野获编》卷十八,[法外用刑]。

(234) 《翦胜野闻》。

(235) 《翦胜野闻》。

(236) 《翦胜野闻》。

(237) 《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八。

(238) 《明史·李时勉传》卷一六三。

(239) 《明史·刑法志三》。

(240) 《继世纪闻》卷二。

(241) 《四友斋丛说》卷九,史五。

(242) 《明史·刘瑾传》卷三○四。

(243) 《继世纪闻》卷一。

(244) 《明史·孙玮传》卷二四一。

(245) 《万历野获编》卷十八,[立枷]。

(246) 《万历野获编》卷十八,[立枷]。

(247) 《万历野获编》卷十八,[立枷]。

(248) 《明史·李应升传》卷二四五。

(249) 《明史·许誉卿传》卷二五八。

(250) 《碧血录》下,《燕客天人合征纪实》。

(251) 《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一,[镇抚司刑具]。

(252) 《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一,[昼夜用刑]。

(253) 《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一,[镇抚司刑具]。

(254) 《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一,[镇抚司刑具]。

(255) 王锜:《寓圃杂记》卷上。

(256) 《菽园杂记》卷十三。

(257) 《瞿忠宣公集》卷一。

(258) 《明史·刑法志二》。

(259) 《明史·刑法志二》。

(260) 《明史·郑士利传》卷一三九。

(261) 《廿二史札记》卷三十二。

(262) 《廿二史札记》卷三十二。

(263) 《明史·韩宜可传》卷一三九。

(264) 《明史·叶伯巨传》卷一三九。

(265) 《明史·解缙传》卷一四七。

(266) 《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八。

(267) 《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八。

(268) 《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八。

(269) 《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八。

(270) 《明通鉴》卷十六。

(271) 《明通鉴》卷二十三。

(272) 参见《明史·刘球传》卷一六二。

(273) 《明史记事本末》卷二十九。

(274) 《明史·杨瑄传》卷一六二。

(275) 《明史·刑法志三》卷九十五。

(276) 《明史·刘实传》卷一六一。

(277) 《明史·刑法志三》。

(278) 《明史·毛吉传》卷一六五。

(279) 《明通鉴》卷二十九。

(280) 《明史·章纶传》卷一六二。

(281) 《明史·牟俸传》卷一五九。

(282) 《明史·胡献传》卷一八○。

(283) 《明史纪事本末》卷四十三。

(284) 《明史·伍文定传》卷二○○。

(285) 《明史·刘大夏传》卷一八二。

(286) 《二申野录》卷三。

(287) 《明史·周玺传》卷一八八。

(288) 《明史·周玺传》卷一八八。

(289) 《明史·刘瑾传》卷三○四。

(290) 《明史·王守仁传》卷一九五。

(291) 《明史·冯恩传》卷二○九。

(292) 《明史·杨爵传》卷二○九。

(293) 《明史·刘魁传》卷二○九。

(294) 《明史·沈束传》卷二○九。

(295) 《明史·沈束传》卷二○九。

(296) 《明史·杨继盛传》卷二○九。

(297) 《明史·刑法志三》卷九十五。

(298) 《明史·刑法志三》卷九十五。

(299) 《明史·刑法志三》。

(300) 全祖望:《鲒琦亭象》卷六,《宁国知府玉尘钱公神道碑》。

(301) 《鲒琦亭集》卷六,《宁国知府王尘钱公神道碑》。

(302) 《明史·魏大中传》卷二四四。

(303) 《先拨志始》卷下。

(304) 《明史·霍维华传》卷三○六。

(305) 《明史·杨涟传》卷二四四。

(306) 《明史·魏大中传》卷二四四。

(307) 见《明史》以上诸人传。

(308) 《碧血录》附燕客《天人合征纪实》。

(309) 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上。

(310) 《明史·周起元传》卷二四五。

(311) 《明通鉴》卷八十。

(312) 《明史·周顺昌传》卷二四五。

(313) 《明通鉴》卷八十。

(314) 《三朝野记》卷三。

(315) 《明史·周顺昌传》卷二四五。

(316) 《明史·缪昌期传》卷二四五。

(317) 《牧斋初学集》卷四,《侍读学士缪公行状》。

(318) 《明史·黄尊素传》卷二四五。

(319) 《明史纪事本末》卷七十一。

(320) 《牧斋初学集》卷四,《侍读学士缪公行状》卷五十,《太仆寺卿黄公墓志铭》。

(321) 《牧斋有学集》卷二十九,《李忠毅公墓志铭》。

(322) 《明史纪事本末》卷七十一。

(323) 《明史·周起元传》卷二四五。

(324) 《明史·杨涟传》卷二四四。

(325) 《天人合征录》。

(326) 《明史·左光斗传》卷二四四。

(327) 《碧血录》下。

(328) 《鲒琦亭集》卷十一,《梨洲先生神道碑文》。

(329) 《鲒琦亭集》卷十一,《梨洲先生神道碑文》。

(330) 《明史·王之宷传》卷二四四。

(331) 《明史·万燝传》卷二四五。

(332) 《明史·万燝传》卷二四五。

(333) 《明史·万燝传》卷二四五。

(334) 《明史纪事本末》卷七十一。

(335) 《海滨外史》卷二。

(336) 《明史纪事本末》卷七十一。

(337) 《启祯两朝剥复录》中。

(338) 《明史纪事本末》卷七十一。

(339) 《三朝野记》。

(340) 《明史·霍维华传》卷三○六。

(341) 《先拨志始》卷下。

(342) 《国初事迹》。

(343) 郎瑛:《七修类稿》卷三十四。

(344) 《廿二史札记》卷三十二。

(345) 郎瑛:《七修类稿》卷三十七。

(346) 《国初事迹》。

(347) 按:《明史·礼志四》说洪武五年罢孟子配享,明李之藻“类宫礼乐疏”则谓在洪武三年,全祖望《辨钱尚书争孟子事》又谓在洪武二年,此用全氏之说。

(348) 《明史·刘三吾传》卷一三七。

(349) 全祖望:《鲒琦亭集》卷三十五,《辨钱尚书争孟子事》。

(350) 《孟子·梁惠王》。

(351) 《孟子·离娄》。

(352) 《孟子·公孙丑》。

(353) 《孟子·尽心》。

(354) 《孟子·尽心》。

(355) 《孟子·离娄》。

(356) 《孟子·梁惠王》。

(357) 《孟子·离娄》。

(358) 《孟子·梁惠王》。

(359) 《孟子·尽心》。

(360) 见《明史·方孝孺传》卷一四一。

(361) 《明通鉴》卷十四。

(362) 《明史·仁宗诚孝皇后传》卷一一三。

(363) 《明通鉴》卷十六。

(364) 顾起元:《客座赘语》《国初榜文》。

(365) 《弇山堂别集·科试考》。

(366) 杨士奇:《三朝圣谕录》。

(367) 《明英宗实录》正统十四年五月。

(368) 《弇山堂别集·科试考》卷八十二。

(369) 《明史·刘讱传》卷二○二。

(370) 《明史·吴廷举传》卷二○一。

(371) 《明史·吴悌传》卷二八三。

(372) 《弇山堂别集·科试考》。

(373) 《弇山堂别集·科试考》。

(374) 《皇明驭倭录》。

(375) 《明史·王畿传》卷二八三。

(376) 《明史·王畿传》卷二八三。

(377) 《明儒学案》《泰州学案》。

(378) 《明儒学案》《泰州学案》。

(379) 《明儒学案》《泰州学案》。

(380) 《明儒学案》《泰州学案》。

(381) 《明儒学案》《泰州学案》。

(382) 《明史·耿定向传》卷二二一。

(383) 《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七,[二大教主]。

(384) 《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九。

(385) 《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九。

(386) 《日知录》卷十九。

(387) 吴虞:《明李卓吾别传》。

(388) 《日知录》卷十九。

(389) 《弇山堂别集·科试考》。

(390) 《明史》卷二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