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就是要深入思考分析、概括提炼,使客观景物酝酿成意境。这才叫“胸中丘壑”。“游”只解决对景物的全面了解,尚停留在感性的认识。进一步则必须深入思考、分析,在掌握表现对象的特征之后,要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深思熟虑地去构思,去立意。“意在笔先”就是这个意思。意境根植在“游”的基础,也就是说,意境是从生活中酝酿而成的。
“悟”是客观景物反映到主观意念上,重新组织成艺术形象的重要过程。经过艺术加工的景物,应该比原来的景物更集中,更美。早在南北朝,南朝宋人宗炳就提出“身所盘桓,目所绸缪”“应目会心”“万趣融其神思”的主张。唐代画家张璪又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著名论点。山水画主要是抒写山水之神情。这“神情”出之于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是作者受到大自然风景的启发,用笔墨抒发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山水写生中的“悟”是走向“中得心源”的必要过程。但是在山水画写生过程中,“悟”往往被人忽略,把客观景物如实地搬上画面,或仅仅做简单的构图上的剪裁,章法上的安排,这对山水画家来说是很不够的,缺乏隽永的意境,缺乏感人的魅力,只能是风景说明图。南北朝的王微在《叙画》中就指出:“古人之作画也,非以案城域,辨方州,标镇阜,划浸流。”石涛有一首题画诗:“天地氤氲秀结,四时朝暮垂垂,透过鸿蒙之理,堪留百代之奇。”他很强调画家的精神表现,强调画家“意在笔先”。画的意境是画家精神领域的开拓,是从最深的“心源”与“造化”接触时,逐渐产生的一种领悟,再以笔墨形式表现出来,微妙地把作者的感受传达给观者。
艺术家从现实生活出发,经过“妙悟”使现实传神到新的艺术意境。这种心灵上的传播,应该是画家最高的追求;这种意境上的开拓,出自画家的思想感情,应是有所感才能反映出来。这与画家的艺术素养、思想境界密切相关,单纯靠笔墨技法是不够的。
艺术意境的酝酿是使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思相关、相沟通。大自然的山川草木,云烟明晦,可以表现画家心中的情思起伏蓬勃无尽的创作灵感。恽南田题画云:“写此云山绵邈,代致相思,笔端丝粉,皆清泪也。”董其昌说:“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唐代王维则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称。我们常常在许多名诗佳句中得到山水画意境的启发。
我画《秋风吹下红雨来》就是从石涛的诗句中获得启发而作。再以《黄河清》的创作为例。我到三门峡写生,首先被水利工程的宏伟场景所激动。巨大的拦河坝、泄洪闸、电厂、沸腾的工地、欢乐的人群,可以画的东西很多,但怎样画才更有意境?“意”应该立在哪里?这是最重要的问题。在反复思考的过程中,一句民谣启发了我:“黄河清,圣人出。”黄河的“黄”和“清”是一对矛盾,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修建,目的就是根治黄河,化水患为水利,解决“黄”和“清”的矛盾。我决定从“清”字上立意进行写生。这个酝酿过程便是“悟”。
当然作为一个画家,要画成较满意的写生稿并非容易事。去东北写生,先后在温泉、天池、小天池、长白瀑布许多地方画了不少画稿,但长白山的大森林却无法去表现。为了画东北大森林,在密密的树林中驱车行进数小时,见不到天空,看不到边缘,公路总是在森林中穿来穿去。我确实见到了东北特有的大森林,但如何去表现才能区别于其他地方的大森林呢?一天,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入口检查哨停留,那儿有一座近百公尺高的专供保卫人员用的防火瞭望塔。“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奋力登上塔顶,望四周,探求多日的“林海”一下子清晰地展现在我的眼前,远处雄伟的长白山耸立在苍茫无际的林海之上,十分壮观。“林海雪原!”我几乎惊喜得叫出声来。这不正是我寻找多日的画稿吗!我终于“悟”到了更高的意境,完成了《林海雪原》的创作构思。
“悟”就是把对客观景物的感性认识,更集中地提高到理性认识。在极其繁杂的景物现场,该画什么,该舍弃什么,该强调什么,该突出什么,诸多难题在“悟”的过程中都可以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