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二:不要扼杀孩子尽情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1 / 1)

为了提高儿子冉冉的见识,周末只要有时间,郭婷就会带着他去公园、动物园、电影院、购物中心……直到去年秋天,郭婷发现冉冉明显不像小时候那么安静、听话了。之前每次带他出去,他都会表现得很乖,可是那段时间不知道怎么回事,他的话特别多,不管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总是会问妈妈“为什么”。比如,牌子为什么挂得那么高呀?这么冷,那个人为什么不穿羽绒服啊?公交车为什么这么长呀?路灯为什么都这么高呢?……冉冉问的一些问题,有的郭婷能立刻回答出来,但是有的问题她绞尽脑汁也找不到合适的答案。

天气一天天转凉,有一次郭婷带着冉冉到公园,看到一片片飘下的树叶,于是问:“妈妈,树叶为什么都落下来了?”

“天气冷了,大树为了保存能量,所以树叶就都落下来了。”

“哦。那树叶为什么都是落到地上呢?”

“因为万有引力。”

“什么是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是一种物理科学,等将来你长大了,学物理就知道了。”

“嗯。那树叶落下来的时候为什么还会转圈啊?这个老师会讲吗?”

郭婷被问得不耐烦了,忍不住说:“你别总问了,等你长大了,就什么都知道了。如果你总是没完没了地问,下次我就不带你出来了。”

冉冉见妈妈不高兴了,于是低着头不再说话。

面对儿子的发问,郭婷的做法显然有点过于激烈了。每个孩子都有好奇心,都会经历问“为什么”的阶段,如果总是对他们的发问感到不耐烦,不仅会扼杀他们探索未知的积极性,时间长了,还会导致孩子不敢提问、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从此变得孤独、内向。

有些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却总是在他们提问题的时候不耐烦,甚至让他们闭嘴,这种行为,封住的不仅是孩子的嘴,还有孩子的心。

本章小结

★ 细节决定成败,在给孩子立规矩前,要搜集资料、全方位思考,绝对不能现炒现卖,更不能在网上随意扒一篇文章,照抄照搬。

★ 给孩子制定规矩的时候,必须考虑孩子的年龄,以及他们具有怎样的心理特点与内心需求。只有对症下药的规矩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 有的孩子并非不想守规矩,而是因为父母定的规矩太模糊,他们往往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办。要求孩子早上早点起床,但不规定明确的时间,孩子自然缺少“早起”的概念,执行起来就会拖拉……

★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不同的家教方式和不同的成长环境都会养出气质、性格完全不同的孩子,并导致他们的行为、意识完全不同。因此,父母一定要细致观察、了解孩子,用最合适的方式管教他们。

★ 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孩子从来都是规则的被动遵守者和执行者,根本没有机会和资格参与规则的制定。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当今的父母应该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跳出来,尤其是制定规矩的时候,鼓励孩子参与进来,多听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

★ 如果孩子仅限于知道规则,父母又不给他们参与或者实践的机会,他们就无法将其转化成实际行动,所谓的规则也不过是“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