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都喜欢吃糖,父母一般都会有所控制,但是孩子一闹,有些父母就会在“不忍心”的心理作用下妥协。这时候,并不是孩子不遵守规定,而是父母因为心软,立了规矩却不执行。要知道,孩子喜欢“耍赖”,他们一旦从这种行为中获得了好处,自然就会故技重演。
6岁的史蒂夫活泼好动,对于父母给他定的规矩,他从来不听也不做,比如一让他收拾玩具、关电视、饭前洗手等,他都假装听不见。
一天下午,妈妈要赶在银行4点关门前去办理一些业务,可她催促了史蒂夫几次,他都不着急,依然在房间玩积木。后来妈妈一看再耽搁就来不及了,于是又一次催促道:“史蒂夫,赶紧把积木收起来,我们得出门了!”
“一会儿就好,妈妈!”
又等了两三分钟,史蒂夫还没动静。妈妈着急了:“回来再玩,现在我们必须得赶时间走了。”
史蒂夫不吱声。
妈妈生气了,冲进史蒂夫房间,怒道:“你要是再不收起来,我就把它们都扔出去!”
史蒂夫不以为然:“我才不管呢!”
妈妈听了,真的冲上来,一把将史蒂夫从积木堆中拉出来。史蒂夫猝不及防,将搭好的积木碰倒了。看着散落一地的积木,史蒂夫伤心地哭了起来:“你别管我!我讨厌你!”
妈妈生气地朝史蒂夫的后背打了一巴掌,并让他快点儿去穿衣服。但史蒂夫干脆坐在地上,一边哭一边朝妈妈扔积木。
有位行为心理学家曾说:一些行为的结果,直接决定了这种行为会不会再次上演。所以,一旦孩子用自己的“招数”达到了目的,接下来就会不停地使用这样的“计谋”。如果父母一次都没有妥协,那么孩子多半就不会再使用这一招了。
可是,孩子的想象力总是极其丰富的,他们总能想到一些新招数,比如被家长惩罚时,有的孩子会一边哭喊,一边跟家长顶嘴。只要发现不管用,就会立刻乖乖就范。一旦家长表现出心疼,或者想图清静而取消惩罚,孩子就算达到了目的,以后父母也别想再惩罚他了。
妈妈不让孩子吃太多的零食,孩子就坐在地上不起来,直到妈妈妥协;爸爸出门不方便带孩子,孩子就硬拉着爸爸的手,眼泪汪汪,直到爸爸答应……现实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但是,父母的妥协究竟好不好?
有些父母可能觉得无关紧要,是孩子对大人太眷恋了。我反倒觉得,这种问题应该重视。因为,一旦孩子从耍赖中尝到了甜头,后面你再给他提什么要求,他都会用“耍赖”对付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