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父母可以让他们尝试着理解别人对他们的期待,让他们运用自己的方式去跟别人友好相处,以及在做一件事情时,究竟做到什么程度,做得过头了会发生什么状况……总之,让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去衡量自己,并不断增长技巧和能力。
从“学习”到“发现”的过程中,规则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当小学老师的同学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
在我们班上有个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喜欢做小动作,后来甚至发展到了吹口哨。每次我都特别生气,上课时我就让他带着课本站在我的讲台边。可是,他仍然不专心,甚至还吹讲台上的粉笔灰。
我发现后立刻制止了他的这种行为,然后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对他说:“你一定要记住,这里是教室,是大家学习的地方,不是你的书房。你吹口哨会影响到其他同学学习。你也不是不懂事的孩子了,难道不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课堂上,遵守课堂纪律,这是规矩,我作为老师,有权利和义务管你,而你也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
没想到,听了我的这几句话,他居然流出了眼泪。下课后我单独找他,他说我说的那些话,他之前从来没有听过,所以一直以来他心里根本就没有“规矩”这个概念。
张居正曾说:“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立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可见,不管怎样立规矩,如果不执行,这些所谓的“规矩”都只不过是无用的废话,只有按照规矩实际并认真执行,才能有所收获。
上幼儿园以及小学的孩子最容易接纳他人的意见,所以,对于家中有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来说,父母要重视他们的人际交往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比如,教孩子按时上学,不迟到;遵守交通规则,学会自我保护;每天做好功课的预习和复习,及时解决疑难问题等。
作为父母,千万不要觉得养孩子的目的只是把他们养大,在吃穿上完全满足他们就够了。荀子倡导的“人性本恶”,不无道理!放眼天下,哪个放任自流的孩子会成为好孩子?所以,一定要对孩子进行实际意义上的约束,靠规矩养成良好的习惯,增强安全意识,并努力监督执行,让他们变成一个做人有原则、做事懂规矩的人。
那么,针对不同的孩子,要如何给他们确立规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