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树木是大自然孕育出来的,它们也是有生命的,珍惜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不仅是爱护我们美好的家园,更是珍爱生命的体现。
一个周末闲来无事,我带着妞妞到附近的街心公园玩。就在我们享受无限美好春光时,传来一阵阵嬉笑声,原来是一大群孩子在远处的草坪上追逐嬉戏。
他们肆无忌惮地在草坪上打滚儿、翻跟头,更严重的是,有两个孩子一边玩儿,一边蹲下来拔草,然后随手就用来当武器。其他孩子看到年龄大的孩子这样做,立刻有样学样,一人拔起一大把草,开始打闹。
看到这些,我有些不快,上前问道:“小朋友,你们没看到牌子上写着‘请爱护小草,不要踩踏’吗?”
“看到了,但是我们愿意踩啊!”
“但是,小草也会疼啊!”
“哈哈,小草怎么会疼呢?我妈说,小草是不会疼的!”
“是吗,如果你是小草,你愿意被这样对待吗?你会是什么感觉?”
“没有感觉啊!我又不是草,而且我就喜欢拔草。曾经我在这个地方玩时,妈妈还经常帮我摘花呢。”
“为什么要摘花呢?”
“那些花很漂亮,摘回去,放在家里,又漂亮,又有香味!”
“可是,你摘的花两天就枯萎了,多可惜!”
“不用可惜!我妈说,枯了就再去摘。你看,那边还有那么多花花草草呢!”
孩子一边说,一边指着远处。
听到孩子这样的言辞,我真心觉得悲哀。
一位日本教育家曾经告诫各位父母:一定要培养孩子“面对一丛野**而怦然心动的情怀”,这样的情怀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对动植物有怜爱之情,还能指望他尊重高级的生命吗?所以说,在孩子小时候就对其进行生命教育。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先让他们学会爱护花草树木,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花草树木的生命跟我们的生命一样。有了这样的思考,他们对生命的关怀就会发自内心,进而扎根在幼小的心灵中。
我喜欢买些盆栽,每次买回来妞妞都跟我一起摆弄。有一次,妞妞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拿来一颗小豆子,兴高采烈地跑到我面前,张开小手说:“妈妈,看我手里这个豆子,好大呀,过去我可从没见过这么大的豆子。”
看着妞妞一脸的懵懂,我就从电脑上找来关于这种豆子的详细资料、图片,为她讲解,让她观察。当妞妞知道这种豆子能发芽、长苗、结豆荚时,很惊讶地说:“原来小小的豆子这样就长出来了?真是太奇怪了!”
我笑笑,提议道:“我们也可以自己种一些,你的那颗豆子,也能种在外面的小菜园里。”妞妞表示赞同。之后,我们就用铁锨翻土、种豆、浇水、培土,然后我就把照顾豆子的任务交给了妞妞。
妞妞虽然人小,可是却将豆子照顾得非常好,每天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给豆子浇水。每隔一段时间,她就跑来,说:“妈妈,豆子发芽了。”“妈妈,豆子长出了一片叶子。”“妈妈,豆子长得好高了。”……忽然有一天,她看完了豆子,坐在我的身边,说:“妈,豆子有豆荚了!”
我说:“豆子就要成熟了,我们可以把豆荚摘掉了。”
妞妞一下着急了,问:“那豆秧呢?会不会死掉?”
看到妞妞悲伤的小表情,我点了点头。过了好久,她才幽幽地说:“原来一颗豆子从发芽到老去,就这么短的时间。”一边说,她一边用手比画着。
对于妞妞能有这样的表现,我感到无比欣慰。
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它们虽然不会说话,但是毕竟也有生命,需要我们认真保护。想让孩子感受生命的意义,父母不妨从养盆栽植物和饲养动物做起,让孩子耳濡目染之后,他们自然能够对生命有所认识和珍惜。
辰逸上小学时,家里养了两只白母鸡,娘俩精心照料。母鸡长大后开始下蛋,其中有一只天天下双黄蛋,大家都很喜欢它。
辰逸一直细心照顾着母鸡,逐渐有了感情。后来,那只下双黄蛋的白母鸡不知道怎么死了,辰逸很难过,和妈妈一起将它埋在了后院的小山坡上。没过多久,另一只母鸡也生病了,辰逸和妈妈一同照料它,给它打针、喂药,最后终于把它救活了。
辰逸9岁时,舅舅送给他一只小猫,辰逸给它取名叫小黑。自此以后,辰逸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跟小黑玩一会儿,然后再写作业。
有一次,小黑不小心吃了被药过的老鼠,中了毒,奄奄一息。看到小黑这样,辰逸伤心地哭了,并央求妈妈想办法给它喂药。喂过药后,辰逸一直守在小黑身旁,看着它痛苦的表情,急得直流眼泪。傍晚的时候,小黑的精神状态渐好,辰逸悬着的心这才放下,脸上也露出了微笑。
湖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生导师燕良轼说:“一定要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所有的父母和教育者都必须意识到生命教育是教育中不能再缺失的重要一环。”可见,父母和老师不仅要在物质上关心孩子,更要从精神上爱护他们,对他们进行生命教育,让他们体验生命的意义,理解活着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