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皆爱孩子,但是这种爱需要放在心上,而不能放在双手。替孩子打理生活,事必躬亲,包办代替,未必是好父母,因为孩子总有一天要离开你独立生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孩子独立生活,才是真正的爱!
佳佳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全家人只有这么一个宝贝,父母对她疼爱有加,从来都不让佳佳做任何家务,她的自理能力非常差。
有一次,幼儿园午饭的时候,每个小朋友都得到一个熟鸡蛋,但是佳佳因为不会剥蛋壳,鸡蛋没吃成,最后把鸡蛋带回了家。老师告诉佳佳妈:“佳佳自己不会吃饭,老师不喂,她就不吃,看着饭就发呆……大小便从来都不会提前说,老师每天都要提醒她,可她几乎天天尿裤子。”
更加让人担忧的是,佳佳今年已经6岁了,但是连穿衣服、脱衣服这样简单的事情都不会做,每次都得让父母帮忙。眼看就要上小学了,佳佳妈真替她发愁……
不知道大家看到这样的孩子是什么感觉?好笑?我觉得更多的是可悲。如今的孩子都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为什么却失去了生活能力?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至于生活,父母能够帮助。殊不知,如果孩子连自己的生活都处理不好,怎么去处理其他的事情?为孩子事必躬亲,亲力亲为,包办代替,将自己对孩子的好都表现在手上,是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对孩子好,应当在心中,不在手上。所谓爱,就是给孩子一双翅膀,让其自由飞翔!
在妞妞两岁时,我就尝试着让她自己穿衣服、穿鞋、戴帽子。戴帽子比较容易,但穿鞋子,对两三岁的孩子有些难。妞妞总是分不清左右,每次都需要我耐心地在旁边告诉她应该怎么穿。
看着我这样,开始时,婆婆很不理解,总是说:“孩子那么小,帮帮不就得了?还节省时间。”我每次都会给婆婆解释,而且我从来没有帮过妞妞。
在我的“懒散”下,妞妞3岁时就可以自己吃饭、洗脸、刷牙、穿衣服、上厕所……等到上幼儿园时,生活完全可以自理。
我还记得她第一天上幼儿园放学时,老师都很惊讶,说:“你家妞妞简直太棒了!看着她自己做得井井有条,都不忍心去打扰她。”
后来,妞妞长大了,我就开始让她尝试干更多的事情,4岁洗袜子、5岁倒垃圾、8岁学着做饭……如今,每到星期天,女儿都要自己洗衣服,帮我收拾家务。
古人都说“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身为父母,爱孩子,就必须为孩子的将来打算。古人都能明白,我们怎么能够不懂?
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孩子能做的事情都应该让孩子自己做,不要替代他。”在日常生活中,要本着“父母放手,孩子动手”的原则,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因势利导,通过具体、细致的示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教孩子一些自我服务的技能。
一次,我去一个朋友那里办事。下午时,朋友接到她7岁儿子打来的电话。儿子在电话里和她说,他已经把米饭焖上了,正在炒菜呢,发现冰箱里没有西红柿了,让朋友回去的时候能不能顺道买几个。当朋友将这些内容告诉我时,我很吃惊。一个7岁的小男孩,怎么懂得妈妈没有回家时就主动做饭?
我问朋友是如何做到的?朋友说,儿子上了小学后,每次做饭,她都会把儿子叫到厨房,告诉他哪些菜怎么做。有时,她下班回家晚了,就会打电话让儿子去做她教过的那些菜,做好再等妈妈回来吃。慢慢地,儿子回家只要看到妈妈不在,就会自己做饭吃。
“我儿子不仅仅能自己做饭,在我身体不舒服时,还懂得照顾我。有一次,我有点儿头疼,在沙发上躺着,儿子就给我倒了一杯水,并给我的身上盖了毯子,自己才写作业去了。”
“这孩子真是太棒了!”听到这里,我不禁感慨。
朋友笑了笑,接着说:“我儿子还会自己洗衣服、刷鞋。小伙子长大了,也爱干净,经常一天一换。最开始时他不会洗,我就耐心地教他,慢慢地,他就学会了。”
让孩子学习做家务,等长大后,他们才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孩子自理能力如何,直接取决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如果想让孩子具备生活能力,就要让孩子参与家务管理,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比如穿衣服、整理床铺、洗自己的袜子、整理自己的房间等。
而且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密不可分。所以作为父母,不要小看做家务,适当的时候引导孩子参与进来,越早给他们机会,他们也才能越快拥有一双勤劳的双手,越早养成自力更生的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