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利润是每个企业都不能忽视的目标,但企业不能一味强调利润,领导者管理企业就必然要平衡各种需要和目标,利润只是一种比较重要的目标,企业为了战略需要、长远发展,都不会把利润作为第一目标。所以,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要立足长远,而不能只顾着眼前的利益,否则,会最终阻碍企业的发展。
马化腾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强调腾讯利润不能放在账面上,而是要投入到长远的发展里。2005年,腾讯开展“在线生活”战略,并且围绕这一战略进行了大笔投资,这次投资给腾讯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推动了腾讯在游戏、门户、互联网增值服务等领域快速发展。
之后是互联网进入快速发展的3年,互联网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作为企业的经营者要善于拥抱这些机遇与挑战,因为这预示着互联网行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投资周期。在这个投资期,腾讯抓紧布局投资,而不是仅仅谋求短暂的利益。腾讯长远投资的理念在2008年体现得较为明显。
2008年是全球经济危机爆发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当大多数的企业都在为眼前利益不断发力的时候,腾讯却希望借助各个业务的高速发展,立足长远,正如马化腾所说:“我们并不希望腾讯把利润放在账面上,我们更加希望把很多利润投入到长远的发展里。”最明显的事件是在2008年9月中旬,腾讯率先展开校园巡讲,同时决定从全国17个城市40余所高校招聘700名新员工,这次挑选人才是腾讯与微软、Google等“抢人”,腾讯此次招的岗位涵盖软件工程、网页及UI美术设计、产品策划、专利管理等,“抢人”的目的是满足更多市场领域扩张的需要。
腾讯在投资方面的立足长远理念不仅体现在招人上,还体现在对于微博、电子商务、搜索及网络安全等一些新的战略领域进行大量资本投入。这新一轮的投资为腾讯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好处,让腾讯可以轻松应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并且为腾讯取得长期利润打下了良好基础。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化腾没有计较暂时的得失,而是立足于长远,依靠长远的目光来思考问题。马化腾的做法给企业经营者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借鉴。当一般的企业经营者被问到什么是企业时,他们的答案通常是企业是营利的组织,同时会把企业的眼前利润放在第一位。然而,这种做法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所以,企业经营者不能仅把眼前利润当作目标,应避免为了追求短期的利润而失去绝佳的商业机会。
20世纪90年代以后,网络经济迅速发展,苹果公司未能抓住网络化这一契机,市场占有率急剧萎缩,财务状况日趋恶化,连续两年亏损高达数亿美元。苹果公司想出了各种办法,但种种努力都没有产生太大的效果。
就在苹果公司上上下下愁眉苦脸之际,IT界传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宣布,他将向自己的竞争对手——陷入困境的苹果电脑公司投入1.5亿美元的资金!此语一出,IT界为之哗然。比尔·盖茨大发慈悲了吗?作为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世界各地捐资。但这一回,他并不是捐资,更不是行善,他向苹果注入资金是出于商业目的。
因为比尔·盖茨知道,苹果作为曾经辉煌一时的电脑霸主,尽管元气大伤,但它的实力仍然非常强大。在这个时候,很多电脑公司包括微软的一些竞争对手如IBM、网景等,都利用苹果此时的窘境,提出与苹果合作,来达到和微软竞争的目的。显然,如果微软不与苹果合作,对手的力量就会更强。
微软与苹果合作,可以把苹果拉到自己这一边。苹果和微软的操作软件相加,就基本上占领了整个计算机市场,微软和苹果的软件标准就成了事实上的行业标准,其他竞争对手也就只好跟着走了。而且,微软实力比苹果强,微软不会在合作中受制于苹果。
如果比尔·盖茨只看到了苹果公司衰落对于微软的近期利益,而没有看到苹果的倒闭在未来对于微软的一系列可怕的不利影响,那微软公司必然遭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麻烦。而能够立足于长远,使微软得以避免将来陷于尴尬。对于未来的危机熟视无睹是一个企业衰败的前兆,很多颇富远见的管理者对这方面都是非常重视的。
马化腾把利润投入到长远发展里的做法告诉企业经营者,投资要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不能刻意追求眼前的利润,因为过度强调利润,就会使自己重视短期利益,为了今天的利润,不惜牺牲明天的生存。一个不择手段的企业很难建立信誉,一个只重视眼前利益的管理者也很难取得大的成就。所以,一味强调眼前盈利是管理中最愚蠢和糟糕的做法。企业不为未来做准备,就要为出局做准备。这就告诉企业经营者在投资时如果仅仅是为了眼前利益或一时之局,而对未来发展缺少必要的考虑,企业将付出昂贵的代价,轻则发展迟缓,重则面临倒闭风险。因此,管理者一定要注意投资的前瞻性,在现在与未来之间搭好桥,避免到时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