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馥香
提升公民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十三五”规划提出了要促进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的要求,说明提升公民的人文素质对深化改革和“中国梦”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史学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对此有所贡献。以历史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为宗旨的历史教育口,更应该有所担当。
历史教育包括学校历史教育和公众历史教育。本文关于历史教育价值问题所涉及的是公众历史教育,主要体现为公众通过书刊、电台、电视、电影、网络、讲座等媒介接受的历史教育,形成的历史认识。谈到的学校历史教育,仅指大学的历史学专业教育,它与公众历史教育密切相关。
关于历史教育的价值问题,许多学者发表过不少真知灼见,在此不再赘述。121本人不揣鄙陋,拟在前辈认识的基础上略谈几点浅见。我的认识对于旨宏深远的历史教育而言,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不免会挂一漏万。但机会难得,谨希望以此能就教于各位前辈、同行。
在我看来,历史教育对提升公民素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唤醒历史记忆增强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从个体来说,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国家主权、政治制度的认同。它是一种重要的公民意识和维系一国存在、发展的重要纽带。从整体来说,则是一个民族或群体确认自己的国族身份,将自己的民族或群体自觉归属于国家,形成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主体意识。31国家认同是国家政权合法性的来源。现代化在推动人类社会发生巨变的同时,也在改变、瓦解和重塑着人们的国家认同观念,并由此引发出种种问题。这种消解国家认同的力量,一是来自一些地区或民族对国家“去中心化”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公民的国家认同,对国家的稳定、发展构成威胁。二是来自改革开放以来因各种矛盾所带来的公民对于国家疏离感的挑战。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走过经济快速增长阶段之后,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凸显出来。利益分化、文化变迁都一定程度地影响到公民的国家认同。三是来自经济全球化对传统的国家认同观念的冲击,超国家组织对主权国家观念构成侵蚀和弱化。这些因素的存在,客观上都加剧了国家认同观念的建构难度,使不少国家处在形式上已经独立,但因国家认同观念脆弱而导致暴力冲突不断的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强调国家认同意识对于独立的民族国家来说,无疑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基于如上现实,如何正确处理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关系、历史遗留问题,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增强全体公民的凝聚力,使公民对本民族国家保持深厚的情感,从而实现国家的稳定、发展和富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统一国家,民族结构多层、文化多样,能否进一步增强和提升全体公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认同,直接关系着国家是否具有稳定的社会心理基础,这是构建国家认同观念的重要条件。解决这一问题固然有多种方案,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人们对于国家的认同意识是基于共同的血缘、文化和共同的历史记忆而构建起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认同就应该以公民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认同和文化认同为两大支点,通过历史教育为其国家认同寻找历史和文化的归因,从而建立起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历史和文化的原生联系,并将这种联系恰当地转化到当代的政策或制度中,借以强化公民对国家的情感,最终达到认同国家政治制度之目的。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全民族的共同财富。其中,不仅记录了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人民相互交往,相互交融,相互依存,形成休戚与共的共同体的过程,也记载了先辈们在追求社会进步的过程中遭受的挫折和苦难,谱写了中国古代辉煌的历史,印刻了近代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奋斗足迹。以此作为历史教育的内容,不仅可以揭示中华民族共同的民族性,而且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连通共同的历史记忆,强化公民的国家认同观念。钱穆先生曾说:“若一民族对其以往历史了无所知,此必为无文化之民族。此民族中之分子,对其民族必无甚深之爱,必不能为其民族真奋斗而牺牲,此民族终将无争存于世之力量。”“故欲使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爱,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以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41钱穆先生的这些话,不仅指出了历史教育与国家认同的关系,也揭示了历史教育的价值。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以强化国家认同为重要价值取向的历史教育,绝不是要将它蜕化为愚民的奴化教育。“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151,它也应该是当代历史教育的基本原则。但从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趋势看,随着各国家、民族间交流、交往的日益频繁和加深,在“全球化”“地球村”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今天的人类历史发展距离世界大同的到来还有很远的距离,国家作为人们生存和生活的形态,不仅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存在和发展,而且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竞争也会日益激烈,利益冲突必然随之激化。因此,对于独立的国家来说,现阶段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夯实公民国家认同的基础,把公民培养成为与国家发展密切相关的高素质整体,从而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以应对各种对国家认同构成威胁的挑战。
二消弭虚无历史之影响增强道路自信与自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的,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发展的实践检验,证明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经历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性成果。自1516年莫尔发表《乌托邦》以来,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历经五百年发展过程的检验,其中既有经验,也有教训。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由外国殖民者的侵略与中国种种政治势力救亡图强的抗争相互交织而构建的一幅维护国家主权、争取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悲壮的历史画卷。事实证明,洋务运动因并未触及封建制度而最终失败;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戊戌变法最终失败;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要走资本主义道路,最后也以失败而告终。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起,便开始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寻找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独立探索社会主义的实践,尽管曾经遇到过严重的挫折,但却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论准备以及物质和制度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
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巨大的政治和理论勇气决心走改革开放之路,并明确地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的现实和理论问题,最终得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认识。从此,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也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从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发端于现实的需要,形成于探索的实践,是根据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需要,通过不断地探索而开辟出来的符合中国实际、具有时代特色的一条新道路。
对于这样一条新路,只有通过开展近代史、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教育,使公众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弄清楚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及其发展、演变过程,弄明白社会主义在中国曲折发展的过程中经历过怎样的积极探索、反复比较和认真总结,又是怎样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国情和时代要求相结合,走独立自主之路的,才能深刻地理解中国为什么必须选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道路,从而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但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仍有人对这条道路持怀疑态度,有人甚至通过对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历史做虚无主义的解释来否定历史,否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而达到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苏联的解体,就是从批判苏联历史、否定苏共历史打开缺口的,“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6l,这是全党、全国人民应该永远牢记的教训。而对于史学工作者来说,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会出现历史虚无主义的现象?为什么会形成一股强大的逆流?这与史学工作者的失职,公众历史教育的缺位不无关系。因此,对于史学工作者来说,当前最紧要的任务就是确立科学的历史观,做好立信、存真的史学研究工作,特别是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研究工作,以之丰富历史教育的内容,夯实历史教育的基础,通过研究历史来维护历史,及时将实证化的权威成果通俗化和大众化,并借助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历史教育,用事实和理论之箭去射谎言之靶,从而消弭历史虚无主义造成的不良影响,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心和自觉性,这是历史教育本身的题中应有之义,特别是在当下。
三培养和谐共存理念促进国际理解合作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中,最显著的表现就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深和社会知识化程度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和全球化对整个社会的知识化和公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不仅要具有适应社会快速发展要求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而且也要有国际视野和对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包容心态。这是走向世界,与其他国家进行沟通、协商和共同行动的基础。
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共存、共生的时代。共同的地域、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需要,使地球上人类形成更为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全球史观指导下的世界史研究的一个任务,就是要探索各民族国家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认识当代一个个民族国家这些“小世界”如何形成全球意义的“大世界”的过程Zl,揭示各民族国家的历史联系和世界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因而世界史研究既是“破译和理解世界的享有优先
权的工具”[81,也是理解世界各民族历史、文化的信使。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领导者能够拥有全球史的视野和对世界历史的正确认识,势必会在“全球治理”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在国际交流和交往过程中,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彼此认同,这是建立国际协作关系的重要基础。我国也十分重视“全球治理”,并主张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积极参与全球合作。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和全球发展的领导者之一,中国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这个诺言,并在促进人类生活与地球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历史教育在其中的作用可以这样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世界史研究的全球视野和取得的成就,及其成果的大众化转化,为正确认识世界历史,准确理解不同国家的不同历史进程、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现实提供了历史依据。这也是我们懂得尊重不同国家的历史与文化,认同他们自己所选择的发展模式,并促进其独立发展的意识和力量的来源之一。
从公众层面看,世界史研究所揭示的各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历史、文化的联系及其各自独特性,不仅可以展现人类文明及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打开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公民拥有宽阔且连贯的历史认识,形成和谐共存的观念,并以这样的视域和观念理解世界各国、各民族历史、文化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而革除偏见,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承认他们在历史上对世界文明所做的贡献,进而全面、深刻地理解现代社会和谐共存的基础。
综上可见,历史教育不仅对国家领导者来说十分重要,而且对提高普通公众的国际理解力,培养他们走向世界舞台,建立与他人、他国和谐的合作关系也十分重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强调和谐共存,还是国际理解与合作,都不是要以失去自身的历史和文化为代价。况且,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是包含中国历史或中国文明在内的。191如是,和谐共存理念、国际理解与合作还应该有另外的一层含义,那就是使公民在世界史的大格局中认识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这是公民认识自己的重要标志和身份象征。通过跨文化的比较,不仅可以使我们能够在“异”中见“同”,丰富我们对世界史的整体性认识,也使我们能够在“同”中见“异”,从而更好地理解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发现自身与他者的差异,看到自身的优势,找到自身的不足,使我们能在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做到既能面对近代中国历史的落后而不自惭形秽,也不会因今天的中国已融入世界、跨入大国行列而狂妄自大,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坚持以“我”为主,包容并蓄,批判性地吸收世界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主动地参与使各民族文化和平共处的世界文化版图的建构,这是走向大国行列的中国公民应该有的意识和胸怀。
公众历史教育的价值已如上所述。但其价值的最终实现,需要史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史学工作者要迈出象牙塔,走向社会,将公众历史教育的任务纳入自己的工作范围,及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简洁生动的历史教育资源,使之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则是历史学专业如何调整、怎样发展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公众历史教育人才的培养问题。
下面就谈谈历史学专业与公众历史教育问题。
历史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专业,其发展方向关系到公众历史教育的方向和效果。因此,探讨公众历史教育的价值与历史学专业发展和公众历史教育人才培养问题密切相关。当前形势下,公共史学不失为历史学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但目前从事公共史学研究和公众历史教育的人并不多。因此,我们才会看到历史虚无主义粉墨登场、庸俗化史学大行其道,甚至大有占领公众历史教育阵地的趋势。这些现象警醒我们必须重视这一问题,加快这方面的研究进程,加快公众史学人才的培养。
就公共史学的研究现状来说,其研究主要涉及两方面问题:一个是就公共史学本身展开的讨论,如关于公共史学、公众史学的界定,国外公共史学的经验介绍等;另一个是关于公共史学硕士层次的学科建设问题。这两个问题多是高层次的研究型大学的学者热衷讨论的问题,而对本科层次历史学的公共史学专业方向及其课程体系、教学方法问题讨论不多。但现在的问题是,目前设置历史学专业的除高层次的综合性大学和部分师范大学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教育的条件以外,还有相当多的大学只有历史学专业的本科。这类学校的历史学专业的生存、发展问题与公共史学的建设、公众历史教育的人才培养问题也都息息相关。以我校为例,学校的定位是服务于地方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目标就是培养服务于地方的应用型人才。所以我们必须以服务地方为原则,挖掘本区域的历史文化资源,走具有自己特色的培养地方公众史学人才的发展之路。但我们在沿着这条路前行的时遇到的一些问题,还没有找到答案,如公共史学到底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它与考古学、文物保护、博物馆学、文化创意等学科是什么关系?它的理论和方法是什么?它在本科层次的课程体系应该怎样构建?公众历史教育人才应该怎样培养?关于这些问题,目前虽然有的研究已有所涉及,但因研究还刚刚起步,对问题的探讨尚没有形成共识。还有些很重要问题学界目前尚未讨论。
据此可知,建设公共史学,推动公众历史教育,还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厘清,还有不少工作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总结,所有这些都需要史学工作者付出艰辛、扎实的努力。
下面说一说我们在历史学专业改造方面的一些做法。
我们目前所做的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但不妨说一说,希望能够得到各位专家的指导。
我们围绕服务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个目标,构建历史学课程体系,变革教学方法。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将两大通史和其他一些专业必修课由原来的七个学期压缩到前四个学期完成,课时量自然也大为减少。后四个学期全部是选修课和实践课。选修课除少量的方向限选课之外,主要是福州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方法和学科实践课程。这样,选修课之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学科实践的落实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选修课的课程体系主要是围绕历史学专业四个方向(历史学、图书管理、文档信息和文博)的需要构建的,外加地方历史文化类的课程。学科实践课采用项目带动的方式进行,意在改变学生的学习视角,变以往简单的记忆型学习为主动实践型学习,使学生在学科实践过程中消化知识,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近几年,我们在每
个年级的第六学期初设置两周的学科实践课,先后配合福州社区改造,开展对三坊七巷、上下杭、烟台山文化调研工作,就佛教寺庙、老洋房建筑、民间信仰、闽台民俗、侨村等专题进行过调查,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在社会调查、资料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应该说,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扭转以往专业教育中重视知识和结论的倾向,使历史学专业教育成为知识积累、能力训练和情感交融的一个过程。
如上,是我们在专业改造方面所做的一点尝试性的工作。这些工作还远谈不上就是公共史学,但我们愿意去摸索,并把其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就是希望借助这次机会,有更多的人关注公共史学,关注公众历史教育问题,并由此关注历史学专业的改造和发展问题。同时,也更希望学界在这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为公共史学的建设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支持,给地方院校历史学专业的发展提供建议和指导。
(作者为福建省闽江学院历史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