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北京人在纽约》“大卫”的扮演者罗伯特[1](1 / 1)

史林探径 杨共乐 3449 字 4个月前

看过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观众,大概都对剧中说着一口京味儿普通话的美国老板“大卫”印象深刻,而在现实中,这个“大卫”既不是职业演员,也没学过表演,虽然他的确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也的确娶了一位贤惠的中国太太,但他所从事的主要是有关中美文化交流方面的事。从外交官到翻译,从政府顾问到大学教师,从项目主管到时事评论员,他的社会角色比影视舞台上的角色更多彩,更绚丽。这样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就是马里兰大学美华中心的现任主任罗伯特。

日前,我有幸去马里兰大学访问,结识了罗伯特,并与之进行了一番长谈。现将我的采访内容整理发表,以使更多的国人了解这位中国人的老朋友,同时也算是我送给罗伯特本命年生日的一份礼物。

一、业余出演:最“别无选择”的演员

“大卫那个角色最先是安排陈道明来演的,但是陈道明拍了几个星期,好像是认为剧本不好,结果就离开了摄制组。摄制组当时请我来演,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回忆起如何进入《北京人在纽约》剧组的时候,罗伯特耸耸肩对我这样说道。那时,罗伯特正在康奈尔大学教书。

罗伯特曾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美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处工作,主要负责中美间的文化交流。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姜文等文艺青年。在罗伯特看来,自己能参演《北京人在纽约》纯粹是个美丽的意外,“那个时候姜文就问我能不能到纽约去帮忙演个戏,我说能,然后就去了,就这么一回事儿”。

“因为摄制组没有选择,他们没有那么多钱,毕竟那是中国的银行第一次用美金给摄制组贷款,他们得赶快拍。”这句话道出了《北京人在纽约》在美国拍摄时的某些困境,在当时,《北京人在纽约》是第一部全程在国外拍摄的国产电视剧,摄制组经费紧张,拍摄条件也不好。据罗伯特说,摄制组“有时候24个小时都不睡觉,玩命地拍,就是因为没钱也没时间”。所以即便当时罗伯特不是专业演员,“没有什么演技”,但“他们没有选择,只有我一个人能演大卫,所以就拍下去了”。

在理解《北京人在纽约》会走红的原因时,罗伯特的分析不无道理:“当时有姜文、王姬、郑晓龙、冯小刚这么多第一流的艺术家参与拍摄,还有刘欢、那英唱的主题曲,制作水平比较高;而且我觉得他们的时机把握得好,1992年、1993年那时候,很多人对这个题材感兴趣。如果你再等三年拍那个,就不再新鲜了;还有就是,当时中国还没有什么有线电视台、卫星台,所以你没有那么多频道可以选择,一部好电视剧收视率肯定很高,要是现在显然是不行了。”

二、淡泊演艺:不做点缀用的符号

在《北京人在纽约》一片上映后,罗伯特虽然一炮走红,但他对自己的演艺活动看得比较淡泊。“《北京人在纽约》上映以后有几个导演都找我,可是很多是政治戏,就比如他们请我演《埃德加·斯诺在延安》里的那个李德;或者是要我演一个跟《北京人在纽约》差不多剧情的,讲一个外国老板爱上一个有理想的中国女性这类故事的电视连续剧。我觉得没意思,就没再演。”

“我觉得他们就是要找一个白皮肤的外国人,做一个点缀用的符号……任何一个白人都可以做这个符号。”罗伯特解释着自己不热衷于拍戏的理由,也同时不经意地指出了中国20世纪90年代电影、电视剧的某些符号化现象。

而且,“演了一个那么成功的,你还想演那些不成功的吗?”罗伯特笑着说道。

1995年,罗伯特曾经在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演过一个名为《陪读夫人》的话剧,并连演了60场;1998年,他又在南京拍过一部电视连续剧,名叫《走着瞧》,但据说在播出的时候被更名为《爱你》(罗伯特调侃说有人称之为《害你》)。1999年的时候,罗伯特还与上海电视台,以及纽约著名的“芝麻街”编剧合作,制作了中文版的《芝麻街》,为更多中国观众,尤其是小朋友服务。这些便是《北京人在纽约》之后,罗伯特所从事的所有的演艺活动。

“我当然很高兴我参与过……但我不是搞这一行的,而且我没有选择去追求这些。”“我原来不是演员,拍完了电视剧以后还不是演员……我就是念了一点儿台词而已。”当我问罗伯特,拍摄《北京人在纽约》是否给他带来了某些变化时,他笑着用“一如既往”回答了我。

不过罗伯特也承认,电视剧热播之后,他在中美文化教育的各种交流场合,让许多中国人觉得一见如故,能够博得中国朋友的好感。“他们一见到我,就觉得已经认识我了,没有什么陌生感。虽然电视上的角色跟我本人没有什么太大关系,但拍了这部电视剧对交朋友、进行一些交流活动什么的,可能有点帮助。”

我问罗伯特以后是否还会拍摄电影、电视剧,罗伯特称自己如果觉得剧本好玩,就有可能再考虑,但可能性不大。“如果有机会,我想演一个特傻的,像什么武打片这一类的。编剧和观众不是总喜欢成龙、李连杰拍的那种打架的戏吗?而且总是希望有一个比较坏的白人挨打,我觉得这个挺好玩的,可以考虑演一下,”罗伯特笑着说道,“不然的话就不演了,我又不是专业演员,不演戏也无所谓的嘛。”

罗伯特还指出,现在好看的电视连续剧和电影都不多了,有时候可能“好几年才有一个值得看的”,而且也没有什么有价值的“外国人的角色”。如此“挑剔”的罗伯特看样子是不太可能再登上荧屏了。

三、多重身份:只缘对中美关系的关注

除了拍过一部家喻户晓的电视连续剧,罗伯特其实还做过许多别的工作。比如,他给很多美国公司做非官方主持人,担任政府部门的顾问,在大学教书,在史密森博物馆做系列主题讲座,等等。这些工作绝大部分与中国有关。

1987年罗伯特来到中国,后在美国大使馆从事中美文化交流工作。

2000—2001年,罗伯特在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任职。期间,中国与美国曾签署过一份中美住房合作的项目,罗伯特是该项目的美方主任。此后,美国商务部与中国建设部、财政部合作了两年,当时中国方面的负责人是俞正声。他曾应邀到美国,其日程活动全部由罗伯特负责安排,并由罗伯特担任翻译,而后罗伯特也随美国的有关部长到过中国。

在2001年到2007年的六年里,罗伯特接受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指派,到中国的南京工作,当时该大学与南京大学合作建立了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罗伯特就在南大做了六年美方主任。这个中心是经两国政府同意,于1986年创办的,是改革开放后中美共同建立的第一个教学科研单位,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赞之为“是美中两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中最令人激动和最具开拓性的合作项目”。

2007年至今,罗伯特一直在马里兰州立大学的美华中心做主任。其主要任务就是为中国各级官员提供一个与美国同行进行研讨交流的平台,并为他们选择一些主题讲座,如环保问题、城市规划问题、公共管理问题、高端教育行政问题,等等。“这并不是说要向美国学习,而是说比较能够有利于他们工作的开展。”罗伯特说道。

此外,罗伯特近年还经常为《美国之音》的中文部做有关时事的分析和评论,大概每两个星期讲一次;在史密森博物馆做有关中国历史文化的主题讲座;在另外几个政府部门担任顾问或顾问委员会的委员,等等。

我们不禁会问,为什么罗伯特有这么多种兼职?

“主要就是因为我关心中美关系,所以我参与了政治、教育、文化各个领域的有关中美关系的活动。”罗伯特解释道。

不难发现,罗伯特的多重职业确实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有助于中美文化交流,有助于中美双方各领域人士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有助于中美关系的积极发展。难怪有媒体称赞罗伯特是“中美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

四、国际家庭:一位中国妻子,

三个混血宝宝,七代爱尔兰世家

“我的祖先都是爱尔兰人,我是第七代。”在谈到罗伯特的家族故事的时候,他谈到了家族七代人的奋斗历程。“当年他们是比较穷的爱尔兰农民,美国南北战争以后迁居到了美国,此后的四代还是农民,直到我爷爷、奶奶那一代上了大学,我们家才靠接受教育离开了农田。”在谈话中,我了解到,罗伯特的父母、两个姐姐、两个弟弟,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他们多从事着诸如医生、大学教授、律师等职业。可以说,罗伯特的家族是一个十分传统、和谐的美国家族。

1998年,罗伯特与一位结识多年的北京姑娘结婚,组建了自己的“国际家庭”。后来,他们育有三个孩子,用罗伯特的话说,他的家庭属于美国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

“其实在我们附近居住着很多国际家庭,每个家庭最起码有两个语种,这在美国东、西海岸的大城市,一点都不罕见。”罗伯特向我解释道。据罗伯特说,他的孩子也会两个“语种”,英文是他们的母语,中文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因为孩子们“多半时间在中国度过”,“但在家里主要还是说英语”。

当被问及对“中国姑娘”的看法时,罗伯特爽朗地笑了,他说,“各个地方的姑娘都差不多吧”,“其实中国姑娘跟美国姑娘是一样的,世界各国都一样,都是人嘛,我就是这样看的”。可见,拥有国际家庭的罗伯特对世界各地区各族群间的差异不抱偏见,他希望周围的人也不必对异族文化有所排斥,世界应该相互理解。

五、心直口快:爱中文,但对孔子学院有自己的看法

“我大学毕业后当外交官,在美国政府培养下开始学习中文,那是1986年的时候。”说起与中国的缘分,罗伯特谈到他最初学习中文时的经历。

“我很喜欢中文,又有审美价值,又有历史文化意义,可是中文太难,首先是汉字不好写,四声也很难学,而且重音字还那么多。”罗伯特感叹中文的难学,但同时也非常高兴地看到世界各国有很多人开始学习中文,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儿”。

我问罗伯特他对中国的孔子学院有什么看法,罗伯特很坦率地说:“因为许多孔子学院都设在大学里,可这些大学都有中文系,所以中文系往往会敌视孔子学院,认为孔子学院抢了他们的工作。这样一来就导致很多孔子学院只开给学分的课,数量非常有限。”也就是说,孔子学院在某些方面无法与外国大学中文系竞争,所以一开始只能给部分学生开有限的专业课,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壮大。

罗伯特对孔子学院提出了一些建议。作为各类中美交流事务的参与者、管理者,罗伯特所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显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为他看到的、听到的,都比一般的美国官员或中国官员多得多。正如罗伯特所指出的,美国许多大学看中的是中国政府的“种子基金”,而不是中国文化的传播。对于孔子学院,他们是不会做额外投资的。

六、中国观感:钦佩、困惑与期待

谈到中国20多年来的发展,罗伯特说了许多,“我1987年第一次到中国,那是二十二年以前,那时候我们都没有意识到今天的中国会这么发达”。

“我很佩服中国人,因为这是他们的心血,他们非常勤快,很能吃苦。这个发展速度主要就是他们的成就。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发展成就,从来没听说哪个国家或地区在那么短的时间内,那么多人的生活水平能够提高那么多。不得了,我非常佩服!”罗伯特毫不掩饰其对中国发展的“吃惊”与“敬佩”,并用动作表示着他的感慨。

“中国的崛起不是偶然发生的,我相信中国会富强起来,不仅是经济方面成功,而且它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会提高。”罗伯特十分自信地预测中国的发展。

当然,作为长期与中国打交道的美国人,罗伯特也指出了一些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但他也指出,“中国的变化和中国的改造速度太快了,说不定在今年之内我就不用再提这些问题了”。说到这里,罗伯特似乎又对中国存在的问题感到释然。“就比方说,八十年代末的时候我觉得中国的书店里没有任何我想读的书;但现在我进了中国的书店,就觉得,哎,自己实在太无知了,有太多值得看、应该看却没有时间看的书。所以说,中国的进步实在太快了,许多原先对中国的批评可能都要收回来了。”看来,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罗伯特有着更多积极的期待。

七、体制反思:自由美国的矛与盾

出身外交官和时事评论员的罗伯特对美国的政治体制的优缺点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

“美国的民主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比较重视个人和多样化,任何不同的观点、立场、看法,都可以合理、公开地表达出来。而且只要你有说服力,可以代表一群人,你就可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党。你可以批评政府,甚至批评得非常严厉,但不会有人说你不合法。”不过,他也指出这一特点会导致部分舆论对政党、政治家或者任何有名气的公众人物进行恶意批评,而“你很难在美国的法庭里证明某一个人是污蔑你”。对此,罗伯特称,公众人物必须以“很厚的脸皮”进行法律之外的自我保护。

此外,罗伯特认为美国民主制度的效率太低,是美国人民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美国的民主和多样化非常好,我们很珍惜它,但我们的宪法故意给我们设置了一个比较笨拙的执政体制”,这个执政体系在面对金融危机、全球变暖、医疗改革、甲流危机等问题时,总是显得缺乏灵活性,不善于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做一个比较重大的改革”,其“漫长的执法过程”连美国人也觉得难以等待。

我问罗伯特他对奥巴马政府的看法,罗伯特称,他是奥巴马的支持者,并认为他们的这位总统“很聪明”、“很能干”,但是对奥巴马政府,他不敢早下定论。他认为奥巴马的改革会遭到反对势力的多方阻挠,这是一种必然。“因为相当一部分人,不管奥巴马做什么,他们都不会支持他,甚至跟他对着干。”所以,在美国政坛,“政客必须运用政治资本,不能害怕得罪一部分人”。

进一步地,罗伯特也承认“民主”是无法代表所有人的利益的,认为绝对的民主“实际上做不到”。看来,两百多年来,美国人一直引以为豪的自由民主体制,也已经出现了自身固有的众多矛盾,而要化解矛盾、解决体制内的现存问题,还需要许多像罗伯特这样的时代精英为之努力。

八、美国不再重要

罗伯特对世界发展的趋势有清晰的认识,他认为,在国际社会中,单个国家的影响都将逐渐减弱,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在这一趋势下,美国将不再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未来世界,美国将不再重要。

“当然,没有哪一个国家会高兴其自身地位的降低,就像清朝不能接受它大国地位的衰落这个事实一样,美国也面临这么一个心态上的问题”,“可是像中国、印度、巴西、欧洲这些地方的崛起,也是好事情,我们只能祝贺它们,不能限制它们”。罗伯特十分坦诚地指出,美国应该充分发挥它的创造性,“从心里真正地欢迎多样化,不仅欢迎美国国内的多样化,更要欢迎全世界的多样化”。因为在罗伯特看来,真正的多边主义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美国如果不想自食其言,就应该欢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崛起,接受“非我独霸”的事实。

同时,罗伯特也注意到美国人物质生活水平过高,能源消耗过多的问题。“如果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过美国中产阶级的日子,我们需要十个地球的自然资源!”对此,罗伯特除了考虑过新材料、新能源的利用之外,也考虑过可能“节流”的手段:“我们不得不问美国人是否得接受一个稍微低一点儿的平均生活水平,因为一个地球经不住以十个地球为消耗量的资源浪费。”的确,美国人的资源浪费对美国自身的发展,乃至美国的国际地位都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未来一段时间将是一个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个人得以蓬勃发展的历史阶段”,罗伯特认为国家的力量将越来越被弱化,而个人的重要性将越来越被强化,任何个人或跨国公司,以及各类官方的或非官方的国际组织的影响力都将会越来越大。罗伯特对此充满信心。

至于走向这个历史阶段的过程,究竟是和平的、建设性的,还是暴力的、破坏性的,罗伯特也不敢说,他只是觉得,“将来,所有国家可能都没那么重要”。

九、乐观向前:中美关系发展向好

当我问罗伯特“你对中美关系的走向怎么看”时,罗伯特表示自己比较乐观。“我觉得现在我们双方的关系成熟了,不会像过去那样大起大落,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很愤怒,发生争执……我们可能在一些方面还会有摩擦,可是在别的方面,还是可以比较顺利地进行交往。”罗伯特实事求是地指出中美之间存在的摩擦,包括价值观差异和地缘政治等方面的问题,也看到中美之间既非盟国也非敌人的关系现状,但他更确定的是,中美双方“共同的利益越来越多”,双方不会变成“战略方面的敌人”,因此,罗伯特认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大方向是好的”。

在得知我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负责人时,罗伯特还特别告诉我,他所在的马里兰大学的校长特别喜欢中国,马大与北师大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这种密切的关系主要得益于高层人士的相互信赖,这对于中美友好交流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罗伯特20多年来所做的主要工作就是推动“中美友好交流”的发展,出于对这份事业的执着和热爱,罗伯特对中国、对中美关系都有着积极的期待;而他广阔的国际视野,以及他在文化交流中所积累的学识和经验,又使他能够较为客观地认识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中美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他在《北京人在纽约》中的可爱形象,以及乐观的性格和流利的中国话早已深深地定格在许多中国人的记忆里。我们感谢罗伯特为推动中美友好交流所做出的多重贡献,衷心祝福他青春永葆,事业兴旺。

(本文在整理、写作过程中,得到谢辰、林雅雯和曹杰的帮助,特表谢忱!)

[1] 本文原发表于《中国工人》201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