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是一座城,是一座由山村发展而来的城。高卢人经常把它作为劫掠的对象,迦太基人也把它视作挑战及阻拦其发展的障碍。而罗马人自己却始终视它为神圣之城、永恒之城。他们尽心保卫它,精心雕琢它,使它成为最辉煌的地中海之都,最雄伟的大理石之城。
罗马是一座城,是一座信念之城。罗马人秉守先祖的教诲,以“统治万国”、“号令天下”为己任,“对高傲者严惩不贷,对卑微者宽容有加”,以胜利的战争回答世上的挑战,让胜利的战争说出帝国的威严。凯旋式是罗马独具的仪式,更是罗马价值的体现。五百余次的凯旋式把公民的信念牢牢地深埋于罗马的民族大义之中。
罗马是一座城,是一座把地中海世界变成同一座城的城。罗马治下的整个世界“都好像是在欢度假期一样,脱下了古代的战袍,穿上了自由欢乐的锦袍。所有的城市都已经放弃了它们旧有的争端,希望在一件单纯的事情上取胜,那就是每个城市都希望使它自己变得更快乐、更美丽。到处都是游乐场、林园、神庙、工场和学校。……所有城市都充满着光明和美丽,整个大地都好似元首的花园一样。友好的烽火从平原升起,而战争的硝烟随风飘至山海以外,代替它们的是说不尽的美景和欢快。……今天,希腊人和外国人都可以空着手,或是满载着金钱,随意旅行,犹如生活在自己家中一样。……只要做了罗马人,或者是陛下(指安东尼——作者注)的臣民,就有了安全的保障。荷马曾经说过大地是属于大家的,而您却使这句话变成了现实,因为您已经测量了整个世界,架桥梁于河川之上,开驿道于山地之间,建基地于沙漠之中,使万物都有了文明,使万物都有了纪律和生命。”[1]
罗马是一座城,是一座给世界带来光明的城。它的恩赐如阳光广布帝国,灼热的沙漠、冰封的北国,均不能将其阻挡。它为众多民族建起了一个祖国,给他们带来福祉。它用自己的律法拥抱整个世界,使众多民族结成一个共同的联盟,共处共生,以罗马的理念规范帝国,以罗马的标准设定正义。
罗马是一座城,是一座包容之城。在西方的文明史上,罗马是后起的,向先进文化学习是罗马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同时,罗马又是地中海其他文明的征服者。征服者向被征服者求教,这又需要放下面子上的尊严,拥有宽容、博大的胸怀。罗马人非常成功地处理好了罗马文化与地中海地区其他文化共存的关系。交融中不失特色,主体内滋养共性。
以罗马为主体的文明是灿烂的。它不仅为地中海地区带来了两千年的恩泽,更为西方未来的发展规定了路径,确定了方向。正如恩格斯所言:“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2]当然,奠基于罗马的欧洲文明也没有墨守成规,消极待亡。相反,它以自身的反省,挑战权威,复兴传统,使罗马的精神有了新的升华。
罗马是一座城,是一座为文明输送不竭动力的不朽之城。
[1] Aristides,Roman Oration,26.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52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