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类,大体能够对应食物研究者的立场差异,适应各自不同的目的。比如对于经济学的学人,琐碎的食品制作方法是毫无用处的。因为在个人嗜好左右人们对食材的需求之前,仅能如此,或是亦可如此的状态,几乎决定了所有的问题。只有关于食材的事实,对他们而言才有参考价值。对于希望考察女性劳动历史作用的人,食具与纺织工具有着同等的重要性。但今天所谓生活改良家们,似乎其注意力不在这上面。而在其之上的食制的变迁,目前也无法指望被纳入家政学管辖的范围,所以这一部分也许只能委托给另外的研究了。
那么其他两种,即食品与食制的种种状态,今后应该为研究哪一方面历史的人所用呢?实际上,现在关于食品的知识,颇有些驳杂,说起来丰富,可大家都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只有一些不同寻常的事例,时时成为人们的话题。但我认为,只要分类方法得以确立,今后一定能产生更为细致的观察。这次的采集,我们将商品及其颇为少见的变化排除在外了。即使是限定于家家户户的手工制作,日本这样食品种类繁多,色彩、形状富于变化的情况,也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吧。如果说这并不依靠某一专门的指导者,而是通过对种类有限的原材料的加工与搭配,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步形成的话,那么其出类拔萃的生活技术,即将人生变得更加快乐、更加热闹的意图与智巧,是值得赞赏的。绝不应该只是因为其作者为无名之辈,并非能够被刻于碑文之上的知名之人,便因循守旧、对之弃而不顾。民谣、童戏,乃至农业渔业的方法、民间工艺的技术,都是如此。在对前人的功绩津津乐道的现今社会,仅仅因为是集体事业,无论怎样重要的改良也得不到应有的感谢,这全是因为不得其法。我相信这方面的研究,是一定会蓬勃兴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