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也是成功的一种特质(1 / 1)

人们经常会自哀自叹:“我这么努力,为何赚不到钱?我付出了这么多,为何成不了一个成功人士?”一个残酷的事实是,财富、权力永远集中在少数精英手中,多数人都只能沦为平庸。

几乎人人都拥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人们促使自己不断努力工作和创造财富,并且以此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这是社会财富不断流动的原始动力。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最具竞争力的人才能够赢得这场资源争夺战。这种竞争力不仅仅体现在个人的硬件实力上,还体现在智力比拼上,许多成功人士并不是一开始就坐拥千万财富,并不是一开始就获得了大量贵人的扶持,拥有优质的人脉圈,更多时候,他们依靠出色的大脑,依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去一点点把握机会。

聪明的人往往能够协调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无论做什么事,他们在保障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同时,都会严谨地将所有的事情核算一遍,以确保自己的利益不会受到丝毫损害,同时为自己争取更多应得的利益。

相比于所谓的老好人的老实做派,聪明的人表现得更加聪明一些无疑可以提升生存的概率,毕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如果不能聪明地做出计划,不能聪明地设定好自己的生活模式、社交模式、工作模式,那么可能最终吃亏的只有自己。

多数人可能会戴上有色眼镜来看待“聪明”,觉得一个人太聪明会让人觉得不可靠,会让人觉得他会耍心机,但它或许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特质。这种聪明人的特性足以确保人们对他人的一些不合理侵犯自己利益的行为产生排斥,而不是一味地采取包容姿态。

廖先生是一个非常讲义气的人,他早年就和朋友一起办企业,生意越来越好。不过,这个朋友非常贪财,做事的时候总喜欢偷懒,而且经常在私底下多拿走一些分红,做生意是两个人的事,双方都出过不少力,朋友的做法显然违背了合作原则。为了不影响双方的感情,廖先生对于朋友的做法并没有多说什么,他知道这个朋友的家庭负担比较重,比自己更需要钱,所以他一直都选择宽容对方的自私行为。

一年之后,廖先生发现朋友“贪”走的分红越来越多,这让廖先生感到有些为难和不安,毕竟每个人做生意都是为了挣钱,他不可能对朋友的贪婪始终保持宽容之心,否则双方以后的合作就会陷入僵局。不过,廖先生并没有气愤地找到朋友理论,而是想了一个办法:他以确保公司健康运营为由,聘用了一个负责任的会计,会计会将每一笔收入和支出进行详细记录,这样一来,廖先生和朋友每从公司支走一笔钱都会留下记录。不仅如此,每一个人从公司支走的钱不能超过他当月工资(不包括奖金)的一半。如果确有急事,需要预支一大笔钱,需要和公司的几位主要负责人商量。这样一来,朋友每个月从公司取走的钱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且每一笔钱都有了详细的记录,因此年底分红的时候自然一目了然。

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人,他们更加懂得如何去把握自己的机会,相比于其他人,他们更善于掌握生活的主动权。比如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比较聪明的家庭主妇,她们对于家庭生活的计划和管理井井有条,任何一分钱都不会乱花,因此整个家庭的资金流动和使用情况都比较合理。而那些脾气很好、为人过于老实的家庭主妇,由于不懂得讨价还价,也没有出色的理财意识和管理技巧,家庭财务往往更容易出现问题。

人们通常会批评那些聪明的人斤斤计较,但聪明往往是成功者所具备的一个重要特质,如果没有这种“斤斤计较”,没有主动计较的愿望,那么将会失去更多的机会。那些擅长分析和讨价还价的人会在做事之前进行精确谋划,这就使得他们更加擅长对身边的资源进行整合,也更加具有创造力,而老实人通常只会被动接受外在的分配,这会让他们丧失进取心。

许多人都认为人应该懂得示弱,应该懂得装傻,但傻其实恰恰是最大的聪明,那些主动示弱、主动吃亏的人,往往有着更合理的规划,有着更长远的思考,他们的付出和退让往往是一种投资。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动机都根源于两种情感,一种是快乐,另一种是痛苦。快乐的产生在于有所收获,痛苦的出现则在于失去以及无所得。如果将一切归结为是否能够获得,那么人们在选择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的时候,就会思考和揣度怎样才能做到效益最大化,或者说怎样才能体验到最大的快乐。而聪明的人善于进行类似的思考,也更加懂得如何寻求最大收益和最大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