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变成勇猛的人(1 / 1)

当一个人环视四周时,会本能地观察和在意别人的成就,他人的成就就是这个人的最终标尺。人们的主动比较,往往会衍生出一种竞争性:无论这个人如何勤劳努力,如何发愤图强,无论这个人的行为动机如何高尚,如果他仅仅只是实现自身目标,而未能压过同一层次、同一领域中的人,他就会感到现有的成就并不能给他带来满足感,并且可能会认为这些成功根本不值得感到开心。

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环境下,人们通常都需要参照其他人来做一个比较,只有比较,才会产生竞争力,而只有竞争才会带来胜利。一些人之所以会喜欢上竞争,就是因为那些竞争对手让自己心潮澎湃,能让自己的血液沸腾起来,一个好的对手的确会带来更高的成就感,会让人觉得竞争是一项有魅力的活动。

偏爱竞争的人往往对自己有着更高的要求,而他们也会时刻提醒自己应该怎么去做,他们会在竞争中感到快乐,但从本质上说,他们最大的需求是取胜,是免于被其他人淘汰,而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会不断强化自己的实力。

心理学家认为快乐和谐的氛围会导致体内的后叶催产素增加,风险识别能力降低,从而使得人们误认为自己处于一个安全的环境,根本不用对周边环境多加注意,这样他们会错过一些重要的信息和一些信号,并在判断时出错。而只有时刻保持警惕,并且在必要的时候以攻击的姿态进行防御,才会让自己不至于错失机会和被人欺凌。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竞争性的游戏为本能的攻击内驱力提供了一个不寻常的令人满意的出路”。表现出攻击性是否有益?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从整个时代环境来说,答案有时候不言自明。

A先生是S公司的一名项目经理,有一次被派往非洲负责一个新的项目,可是该项目的一个重要客户被另外一家竞争公司抢先进行会面,这家竞争公司开出了非常好的合作条件,包括在三个月内完成施工;允许客户先支付30%的款项,然后其余的款项以低息贷款的方式分期偿还。这两个条件让客户很快怦然心动,双方的合作几乎一蹴而成。

在这个时候,S公司的人都认为A先生此番去非洲肯定会扑空,毕竟在竞争对手如此诱人的条件下,其他公司很难重新掌握竞争优势。可是A先生并没有就此放弃,他认为公司既然准备在此开拓新市场,就要做出最大的努力,即便这些工作很困难,即便竞争压力很大,也要迎难而上。

几天之后,A先生约那个客户见了面,然后一开始就进行摊牌,明确表态公司愿意将工期缩短为两个半月,并愿意在25%首付款的前提下提供无息贷款。这种条件让客户感到震惊,同时也让公司内部一片哗然,大家都觉得这样的条件会让公司非常难做,但A先生认为如果这一次公司不对竞争对手做出强烈的回应,那么下一次将会在其他市场上被对手挤掉,任何一次退缩都可能会造成连锁反应,导致公司陷入被动。在A先生的坚持下,公司最终采取了这个建议,并且将客户成功拉拢过来,更重要的是,竞争对手在非洲失去了一个重要市场,最终失去了继续缠斗的信心。对于任何人而言,只有表现得比其他人更加强硬一些,才能赢得竞争的机会。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决不能做一个优柔寡断、懦弱的人。面对竞争对手,要展示出自己强大的决心和“强硬”态度。在竞争中,不管遇到任何困难和麻烦,都要勇敢出击、果断解决,成为一个勇猛的人。只有你不断地在困难面前进攻,才能克服困难、战胜对手,赢得更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