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经常会提到一个词:潜意识。在潜意识中,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期望去活,可以变成某一类人,或者自由地去做某一类事,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超能力、巨大的财富。在潜意识中,人的想法是最真实的,每一个人要想做什么就一定会产生类似的想法,这一点是不可能被掩饰的。比如在梦中,个人意愿会肆无忌惮地释放出来,几乎没有人会在梦中这样告诉自己:“不行,我不能这么做,我还需要考虑到其他人的情绪。”梦里的人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活,会将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呈现出来;梦里的人总是对自己充满信心,没有人会质疑自己。
除了做梦,心理学家会对一些心理疾病的患者进行催眠治疗,就是让对方将潜意识中的想法全部展示出来。潜意识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想法和需求,潜意识的自己往往具有更多真实的东西。但人们是否愿意像潜意识中所表现出来的那样去生活呢?这里涉及另一个概念:意识。
与潜意识相对应的就是意识,对于意识,人们可以简单地理解成现实生活的一种感知和反应,是可以进行推理和选择的,比如当人们从梦中醒来并回归到现实,很多时候就会变得身不由己,就更多地会被现实环境所左右,变得遮遮掩掩,一言一行都可能是自己的刻意隐藏和伪装,而这么做的目的通常就是迎合他人的眼光,塑造他人眼中的完美形象。
在意识层面,很少有人会从容做自己:在种种压力面前,人们害怕做自己,害怕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害怕表现出自己的真实形象,害怕做出决策,害怕表现出自己真实的性格,人们总是在环顾四周,看看自己适合成为什么人,或者在猜测和揣度“别人希望我成为什么人”,这种屈从和身不由己的好脾气往往会剥夺个人的自主权。
许多人会懊悔“我本不该干销售,我讨厌打扰别人”,或者说“现在证明了我不是当经理的料,我没法很好应对这个工作,有时候我情愿自己闷头干活,而不去管别人”。当人们在抱怨自己与工作格格不入的时候,或许更应该想的是“当初我为什么就听从了别人的劝告”,为什么当时自己不立场坚定地否定他人,为什么不站出来反抗,而要将命运放在他人手中?
苛刻的成功学家们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命运尊重那些自主自立的人。”但真正做到的人寥寥无几,很多时候,人们都是怯懦地隐藏自己,都在按照他人的意愿生活,都在遵循他人的指示去做事,而这样的人从一开始就已经失去了他人的尊重。
说起彼得·巴菲特,可能许多人都感到陌生,但是说起他的父亲沃伦·巴菲特,可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投资人,沃伦·巴菲特在几十年的投资生涯中积累了几百亿美元的财富,他本人也打造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按照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巴菲特应该让自己的子女进入公司打理生意,或者安排他们掌管自己的商业帝国。
实际上沃伦·巴菲特也这么想过,但是孩子们似乎都有自己的主见,其中彼得·巴菲特从事音乐创作工作,他的哥哥霍华德是农场主,每日和牛羊、玉米以及土豆打交道,姐姐苏茜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妇。几个兄妹并没有像其他富豪家庭一样,跟随父亲的脚步,或者按照父亲的意愿从商,他们都拒绝命运的安排,勇敢地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彼得曾写过一本书《做你自己》,提到“富有的家长为子女铺路时,最常采用的方式就是让他们加入家族企业,或引导他们进入先辈的成功领域”,投资人不断劝说彼得,让他进入父亲的公司,然后安安心心继承家业,那样就可以比其他人更早地通往成功之路。一些同事也认为彼得似乎有些死脑筋,毕竟他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他愿意就能够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这些言论让彼得一度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他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这些表面的善意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是儿子的梦想,还是父亲的权威和对继承问题的考虑?”彼得认为任何人都不要盲目服从他人的安排,否则个人一辈子的梦想都会就此摧毁。
面对外界的质疑,彼得曾经坦言:“事实上,我和父亲做的是一件事——我们都在做自己热爱的事。”虽然相比于父亲的成就,彼得·巴菲特的工作几乎微不足道,可事实上,他却比任何人都要觉得快乐,而且他也在自己的能力和工作范围之内获得了成功,这让他获得了其他人的尊重。
“勇敢做自己”,这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基本问题,也是个体生存需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它关系着个人的自主权问题,关乎个体的责任感。如果将“做自己”进行剖析,可以分成三大类:成为什么人、希望做什么、希望怎样去做。通俗来说就是“我是谁”“我要做什么”,以及“我要怎么去做”的问题。
“我是谁”是社会角色问题,其矛盾的焦点在于人们是想要成为自己原本归属的那一类人,还是成为他人理想中的那一类人。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都戴着面具生活,不同的面具代表了不同的身份,但面具背后则是对于社会、对于环境、对于他人的妥协,以及个人身份的迷失。
“希望做什么”是个人职业问题,其矛盾的焦点在于个人是否有权利对自己所做的事做出选择,他又是否有意愿做出选择。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感慨自己有很多喜欢做的事没有做,原因就在于老板、朋友、家人总在旁边提醒他们应该做什么,而他们只会一味妥协与退让。
“希望怎样去做”代表了一种能力的认知,而很多人是欠缺这种认知的,他们对自己缺乏信心,对自己的能力和选择缺乏信心,即便自己真的有什么好的计划和点子,最终也会因为软弱的个性而屈从于他人的安排。
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脾气很好”的老好人,这些人一直都在试图缓和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一直都在主动逃避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矛盾,但是过好的脾气也磨掉了自己的棱角,并且让自己失去了存在感。无论是谁,想要赢得尊重,就需要弄清楚“我是谁”“希望做什么”“希望怎么做”这三个问题,这是找回自己的一种基本方式。
正如美国作家爱默生所说:“愚蠢的妥协调和是小人的伎俩,它为渺小的政治家、哲学家和神学家所崇拜。我们今天应该确凿地说出今天的想法,明天则应确凿地说出明天的意见,即使它与今日之见截然相悖——‘哎呀,这么一来你肯定会被误解的!’——难道被误解是如此不足取吗?毕达哥拉斯就曾被误解,还有苏格拉底、路德、哥白尼、伽利略、牛顿,还有古今每一个有血有肉的智慧精灵,他们谁未遭误解?欲成为伟人,就不可避免地要遭误解。
“人往往懦弱而爱抱歉:他不敢直说‘我想’‘我是’,而是援引一些圣人智者的话语;面对一片草叶或一朵玫瑰,他也会抱愧负疚。他或为向往所耽,或为追忆所累;其实,美德与生命力之由来,了无规矩,殊不可知;你何必窥人轨辙,看人模样,听人命令——你的行为,你的思想、品格应全然新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