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让只是姿态,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1 / 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许多人都是依靠“忍”获得成功的,忍让几乎成为成功人士的一门必修课。“退一步海阔天空”“小不忍则乱大谋”,这些几乎是最常见的成功箴言,也是为人处世的一些基本原则。

不过许多人对于“忍”存在很大的误解,认为它是解决问题的良方,可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忍”的作用还是有限的。比如当矛盾冲突出现的时候,忍让能够有效避免冲突扩大,但并不总是能够解决问题,事实上,忍并不是彻底根除矛盾的好方法,毕竟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弄清楚是什么导致了矛盾的产生。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他们可以给病人服用一些止痛药来缓解疼痛症状,但是止痛药并不是治疗疾病的良方,因为它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病痛。“忍”就像社交中的止痛药和抑制病情扩散的药物,其目的是避免事态变得更加严重,而不是从根本上消除矛盾,或者也可以说,它的作用是: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好的氛围。

父母在教训犯错的孩子时,可以适当保持宽容的姿态,适当对孩子的逆反行为保持忍让,可是孩子为什么会犯错,孩子错在哪里,这些问题并不是忍让能够解决的,父母的宽容并不会真正起到“找到问题,解决问题”的作用。

正如生活中所见的那样,很多时候,人们忽视了问题的本质,而过于注重表象:由于发生了矛盾冲突,所以尽量避免矛盾冲突扩大;由于有了分歧和对立,就尽量避免进一步加大分歧和对立;由于有了敌意,就尽量缓解敌意。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针对现象做出调整,而没有考虑“究竟是什么导致双方出现矛盾”。

深入进行分析就可以知道,忍让不过是一种姿态而已,它只是一种避免矛盾冲突被激化的权宜之计,目的是缓和矛盾。它可以将双方的情绪控制在一个比较稳定的区间,可以让双方保持在一个相对和谐的状态进行沟通,这对于矛盾的解决是有帮助的,但是依靠忍让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想法往往不够现实。

——忍让的人基本上不会寻找引发矛盾的原因

经常忍让的人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凡事从表象入手,而不会深入矛盾的本质去了解和分析,更不会寻找根本原因。如果矛盾冲突导致了一些情绪上的波动,那么他们的侧重点就会放在如何缓和对方情绪上;如果分歧造成了一些争执,那么他们的侧重点就会放在如何消除争执上;如果对立造成了双方之间的敌意,那么他们就会将侧重点放在如何消除敌意上。一旦情况有所好转,就不会深入进行分析。

——忍让的人缺乏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忍让是一种美德,不过那些将忍让当成解决问题法门的人,或许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许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为了避免给自己惹上更多麻烦,他们能够做的就是通过退让来消除他人的反感和愤怒。比如一些企业中的管理人员由于能力有限,不能解决问题,也无法找到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避免受到上级的批评,他们通常只会选择逆来顺受,无论上级提出什么样的批评,他们都会“谦卑”地接受,表现得毫无怨言。

——忍让的人可能没有解决问题的意愿

那些经常忍让的人通常会注意某件事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而不注意寻找引发矛盾的原因,可以说他们很多时候并不关心问题是否会得到解决,只要不会造成一些不可控的结果,那么一切就是可行的。这种人只关注眼前的形势变化,只要形势不会恶化,那么他们身上的压力就会减少很多。

许多人在处理矛盾的时候,往往显得比较消极,他们并不会费心寻找根源,并不会想办法从根源入手解决问题,只要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那么问题是否能够得到解决并不重要。他们没有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意愿,也不想因此而耗费太多精力,而且他们认为一旦深入根源,反而会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对以上几点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忍让的人虽然有着不错的态度,但是由于无法有效处理矛盾,本质上并不会消除对方的不满,并不完全会让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因此当一个人不断忍让和示弱时,反而容易被他人当成掩饰或者试图蒙混过关。

对于一个想要解决问题的人来说,忍让只是一种策略,不能过分使用,更不能将其当成摆脱麻烦的唯一出路。或许许多人都会存在这样的侥幸心理:“只要自己忍让,那么对方就不会深究,不会继续给自己施加压力,自己也能省下好多麻烦”,殊不知如果分歧和矛盾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只是被暂时压制下来,那么它在以后还会集中爆发出来,对于个人来说,这种威胁和伤害仍旧是存在的。而且由于问题和矛盾始终存在,它们可能会越来越严重,不及时解决的话就可能会成为一颗定时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