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当下年轻家长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开明豁达,但对于男孩的早期教育更多地还停留在知识学习和兴趣培养上,更别说直接面对眼前这个懵懂娇弱的小不点了。一不小心就把“不,你不可以”“我来,我来”放嘴边了。可是,家长事事包办,只能让男孩失去自己动手的机会,对男孩的成长非常不利。
尤其是对于男孩来说,长大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他们比女孩更需要自理,照顾好自己,更需要学会在社会中生存。这才是教育男孩的根本立足点。所以,要想让男孩独立,就要鼓励他们自己动手。
晓晨非常懒,今年已经7岁,可他却连衣服都不会穿。每天早晨醒来后,他就乖乖地坐在**,等着奶奶给他穿衣服、穿鞋,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还要从他小时候的经历说起。
晓晨两三岁的时候,对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充满了好奇,总是要求自己动手做事情,可是奶奶总是说:“晓晨乖,你现在还小,还不能自己做这些事情,奶奶先帮你做,等你长大了再自己做,
你现在只要乖乖地坐好就行了。”
慢慢地,晓晨就不再要求自己做事情了,因为即使自己不动手,奶奶也会把一切都给他安排好,所以他只要好好地享受这一切就行了。慢慢地,他变得越来越懒了。
例子中,晓晨已经是一个7岁的大男孩,可是连最基本的穿衣、穿鞋都不会,这是他太笨吗?不是!而是因为在他自己想要动手做事情的时候,被奶奶阻止了,才错过了自己动手的最好时机。
俗话说:“家长的勤劳就会造就男孩的懒惰。”这句话说得一点儿也没错。如果家长把男孩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妥妥当当,他就不用自己去做任何事情了,慢慢地就会养成懒惰的习惯;如果家长在男孩做作业的时候总是为他写出答案,他就不用自己动脑筋去思考了,他的思想也就会变得越来越懒惰。
孩子都是家长的宝贝,为了体现自己对他们的爱,有些家长会为儿子准备好一切,甚至连最基本的穿衣、穿鞋、吃饭等都要为他服务到位。家长如果经常这样做,就将男孩亲自动手劳动的权利剥夺了。男孩亲自动手做事情的机会,慢慢就会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
家长不可能一生一世都陪在孩子身边,现在事事都包办,将来他离开家长、独自生活时,就会变得无所适从。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他们怎么能够管理好自己的生活,怎么能够应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又怎么能够成为家人的依靠?所以,爱儿子,就要给他动手做事的机会,让他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不要过早地剥夺男孩自己做事的权利
每个男孩都有自己想要动手做的事情,家长要努力抓住这个阶段,给他提供亲自实践的机会。觉得他年纪小,就什么都不让他做,会剥夺他自己做事的能力。错过了这个时机,男孩就会慢慢地养成懒惰的坏习惯,长大后,家长如果再想让他自己做什么事情,就会非常困难。
有一天,奶奶生病了,给小杨做好饭后就躺到了**。
小杨饿了,想吃饭,可是不会自己吃,就喊奶奶。奶奶说:“今天奶奶不舒服,你自己吃吧。”
小杨却撅着小嘴说:“我才不自己吃呢,我从来没有自己吃过饭,那我就饿着好了。”
奶奶听完孙子的话,心里一阵难受,她想:孙子这么大了什么事都不会做,也不愿意学,这都是因为我以前觉得他小,事事都替他安排好,他才慢慢地变得这么依赖我。奶奶想到这里,十分后悔。
在主动做事情的时候,奶奶觉得他年纪小,什么事情也不让他做。慢慢地,小杨变得越来越依赖奶奶,越来越懒惰,现在居然连自己吃饭都不会。
案例中,小杨之所以对生病的奶奶无动于衷,就是因为奶奶包揽了他生活中的一切,他没有亲自动过手,什么都不会做。这就告诉我们,家长一定要注重对男孩动手能力的培养,不要过早地剥夺他们动手做事情的权利;一定要让男孩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什么事情都替他做好,不仅不利于男孩的独立,更不利于男孩的自立。
分不清什么事情是孩子可以做的、什么是家长应该做的,以至于把所有的事情都大包大揽过来,亲自替儿子处理好了一切。这样下去,男孩就会变得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做,就会更加依赖家长。当他需要自己做事情的时候,就不知道从何下手了,甚至干脆不做,把所有的事情都推给家长。一旦如此,就异常可悲了。
◆多给男孩动手的机会
在生活中,家长不要总是事事都替男孩安排好,你们越勤劳,他就会越懒惰,对待儿子不妨变得“懒”一点儿,多让他们动手,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因为,只有在生活中多动手,多实践,男孩的动手能力才能不断提高,才能学会独立生活。所有的事情都被家长安排好了,他们只会心安理得地享受这一切,一旦离开家长,就什么都不会做了。
小潮非常喜欢自己动手做事情,这与爸爸妈妈对他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小潮第一次自己穿鞋带是在他4岁的时候。那天,妈妈没在家,爸爸想带他出去玩,可是妈妈给他买的新鞋还没有穿上鞋带。小潮拎着自己的鞋,对爸爸说:“爸爸,你给我穿鞋带吧。”
可是,爸爸并没有拿过鞋给他穿鞋带,而是把自己的鞋给了他,笑着说:“儿子,你看爸爸的鞋带是怎么穿的,你自己动手试试,等你穿好,我们一起去公园。”
小潮以前从没有自己穿过鞋带,想尝试一下,于是就高兴地答应了。
小潮模仿着爸爸的鞋带穿法,认真地在那里一个孔一个孔地穿。半个小时过去了,鞋带终于穿好了。
他拿给爸爸看,爸爸一看,穿得还不错,便竖起大拇指说:“儿子你真棒。走,我们出去玩吧。”
后来,小潮总会要求自己动手做一些事情,慢慢地,他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强了。
案例中,在小潮要求爸爸帮他穿鞋带的时候,爸爸并没有帮他穿,而是借此机会锻炼了他的动手能力。虽然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却对小潮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平时家长一定不要放过这些生活中的小事,要通过点滴小事培养男孩的动手能力。
在照顾男孩的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有一种适度意识,事事都大包大揽,男孩就会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即使将来进入了社会,也会因为无法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而被社会淘汰。到那时,男孩就会抱怨家长,就会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家长身上。这样的男孩是家长想要的?当然不是!任何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儿子是独立的。所以,家长一定不能一味地做儿子的保姆,而应该给他们提供动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