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人骑马并辔而行,其中一人所骑的是一匹国马,国马就是指平时养于民间,战时则由国家征用的马匹。另外一人所骑的则是一匹骏马。就在两人一路同行的过程中,骏马咬伤了国马的脖颈,国马虽然血流不止,但它并没有怪罪骏马,仍然行走自如,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后来当骏马回到家中之后,却既不吃草,也不肯饮水,而且还浑身颤抖。正当骏马的主人不知所措的时候,国马的主人突然想到了其中的缘由,就说:“它肯定是因为把国马咬伤了,心中感到羞愧,才会这样的。等我把国马牵来,让国马劝劝它就好了。”等到国马奔来后,它用鼻子亲近骏马,和骏马同槽共食,果然,还不到一个时辰,骏马的状态就恢复如初了。
这则故事中虽然没有什么感天动地的精彩情节,但它却揭示了天地间万物不可缺少的品德,那就是宽容。宽容,也就是要原谅他人一时的过错,不斤斤计较,不耿耿于怀,心平气和地做个心胸宽阔的人。寓言中那匹被咬的国马是理智的,因为它选择了大度与宽容,两匹马才会和好如初。试想一下,倘若当时两匹马互相攻击针锋相对,国马也以同样的方法还击骏马的话,那么最终两匹马除了头破血流、两败俱伤之外,还会有什么结果呢?
在现实生活中,宽容的力量就好比水的温柔,在彼此遇到矛盾时,它往往比满腔愤怒的报复更有效。宽容又好像一汩清泉,款款地稀释并冲刷掉彼此之间的仇视,使对峙的双方都能够冷静下来,平静地看待和处理原以为不可化解的矛盾。同时,给了别人宽容的人,也提升了自己,而得到别人宽容的人,也更加认清了自己。
宋朝范纯仁曾经说:“我一生所学习的,只得到忠、恕两个字,一辈子也用不完。在朝廷上侍奉君主,接待同事和朋友,与同族的人和睦相处,一刻也没有离开这两个字。”他还告诫儿子和学生说:“即使是最愚蠢的人,在指责别人时也总是清醒的;即使非常聪明的人,在宽恕自己的过错时也是糊涂的。你们应该经常用指责别人的心态来指责自己,用宽恕自己的心态来宽恕别人,这样就不用担心达不到圣贤的境地了。”还有一次,他的亲族中有一位子弟向他请教,范纯仁就对他说:“只有俭朴能够助人廉洁,只有宽恕能够成就道德。”从那以后,这位子弟就把这句话书写在书桌的一角,并将其作为终身奉守的箴言。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范纯仁由于向皇上上书请求赦免吕大防等人而冒犯了大臣章惇,随即被朝廷贬到随州任太守。在范纯仁来到随州将近一年的时候,他的双眼已经完全失明。于是,范纯仁又向皇上上表请求退休回老家安度晚年,没想到反而又遭到章惇的陷害,被贬到永州安家。在接到朝廷的指令后,范纯仁不恼不怒,而是心平气和地上路了。人们对此议论纷纷,有人说他这样做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博得一个好名声,范纯仁听到这些话后,却感慨地说:“我现在都已经70岁了,眼睛也已经失明了,难道你们认为被贬万里的苦楚,是我所希望的吗?只是我这点爱护君主的心情实在是无法克制啊!”
每当儿子们怨恨章惇时,范纯仁都厉声阻止他们。到了永州之后,范纯仁的儿子们希望能够以父亲与司马光意见不合为理由来请求朝廷赦免父亲,让他们回到老家去。然而范纯仁却说:“我启用司马光,并向朝廷推荐他做宰相,以及同他一起在朝廷上商讨朝政都可以,但如果像你们今天所说的这样翻旧账为自己解脱就不可以。对我来说,与其让自己抱愧而生,还不如让自己无愧而死。”于是,他的儿子们最终打消了这个想法。
范纯仁在永州的时候,每日亲自教儿子们读书,为了让他们能够学到东西,范纯仁常常监督到深夜。在永州的三年中,他依然像以前一样心平气和,自得其乐。即使有人对他蛮横无理,做出一般人无法忍受的事情,范纯仁也不为所动,更不会于事后怀恨在心。每当和客人交谈的时候,他也只是谈论圣贤和修身养性之事,至于其他的事他一句也不多说。因此,他的气色与外表越来越安详宁静,就好像当初在京城一样。
容忍,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宽容。宽容既是一种雅量,也是一种风度,更是一种明智的大智慧,因为它不仅避免了与别人之间的直接冲突,而且也为自己换来了淡然与安宁,让自己有一个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面对人生;宽容同时也是一种美德,它既是对别人的大度,也是对自己的恩赐!
告别狭隘之心,学会容忍,懂得宽容。面对成功者和胜利者,我们要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对方而不是嫉妒;面对飞黄腾达者,我们要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对方所遇到的机遇而不眼红;面对狂妄者和偏激者,我们也要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对方的自满而不争论……如此,才会使自己拥有一种平静从容的生活,才能使自己活得更轻松、更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