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与总结,一个都不能少(1 / 1)

一向不喜欢学习的刘畅,学习成绩一直不算好,成绩从来没有进入过班级中上等。但自此升入五年级后,也就两三个月的时间,他的学习态度积极了很多,而且成绩有了一个很明显的提升,在期中考试中拿下了“进步优异奖”。这令很多人有些诧异,于是其他父母纷纷询问刘畅父母给孩子用了什么“灵丹妙药”。

刘畅妈妈说,孩子以前不愿意学习,经常说自己太笨了。但父母眼中没有笨孩子,刘畅的父母也是如此。他们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刘畅成绩不好是因为平时不善总结,没把复习当回事。明明背诵得滚瓜烂熟的知识,过几天就忘得一干二净。这就跟没学到知识一样,学习成绩能好吗?

为了帮助刘畅走出这个困境,妈妈开始要求刘畅写作业时遵循以下的方法:温习一遍教材,对照一次笔记,复习一天所学,检查一遍作业,最后再总结学习方法。“开始的时候,刘畅很不乐意这样做,觉得有些麻烦,不过坚持了两三个月以后,效果出来了。他发现这种总结复习,对巩固所学知识十分有用,也有助于提高成绩。于是,他变得越来越主动,也不需要我的督促了。”

不少孩子时常遇到这种困扰,学过的东西就像过山车似的,在脑海里过一遍之后,没过多长时间就变得模模糊糊了。这种现象在学习中很常见,也很普遍。孩子每天都在接收新知识,诸多知识积累到一起,如果不及时“回味”的话,那么很快就会遗忘。这时,他们学到的知识,就是死的。

如何把死的知识变活?其实办法有很多种。效率最高的办法,就是如果学习内容少,周期不长的话,可以从头到尾复习一遍;而学习内容杂多,周期长,可以进行阶段性总结。如此,记忆就会重新回来,并且记得牢固,而且加深对知识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在通往高分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具体来说,父母可以按照以下几种方法引导孩子:

每天及时回忆课堂内容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知识的主要渠道来自老师的讲授。往往不是自己实践得来的知识,印象都不深刻,加之每天要上许多的课,且每天所学的知识也很多,这就导致有很多知识不及时重复学习的话,很快就会遗忘。因此,我们要引导孩子通过重温当天老师的课堂内容来巩固已学知识。

比如,不必让孩子每天急于完成书面作业,而是先重温当天的课堂内容,进行即时回顾和知识梳理,今天老师主要讲了什么问题?哪些是重点知识?老师是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对每一堂课都要进行反思,并且做出初步的整理,把老师讲的知识刻印到自己的头脑中,之后再动笔。这样做的好处是,加深印象,强化记忆,作业完成得又快又好,而且知识掌握得很牢。

将已学的知识讲述出来

要了解孩子本单元学了些什么、每天学了些什么、本周学了些什么,并鼓励孩子把书本的长篇大论变成自己的口语讲述出来,这实际上也是他们整理自己思路、再次学习的一个过程。当他们能把知识给别人讲述完整时,才说明他们已经牢固掌握了这些知识。如果孩子讲述得不好,则应让孩子及时复习,不然,间隔的时间长一些,就会丢光了,学了也等于白学,考试成绩自然不会好。

多做一些总结性的题目

平时,孩子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一段一段的学习上,不易掌握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就容易像狗熊掰玉米一样,一边掰一边丢。因此,当孩子学习了一个单元时,不妨给孩子出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让孩子自己在“回忆”的基础上,将有关知识串联起来,或列提纲、分类列表,或列结构框图等。

在做题过程中,孩子就可以整理学到的知识点,找出这些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弄清知识结构,找出内在联系。如此,不仅能让孩子学习的知识变得更全面系统,而且还能加深对知识的印象、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这样一来,学习过程就会变得轻松简单,学习成绩自然也就能提升。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也就是说,一切知识都是通过变成记忆之后才能够运用的。通常学习都是“短时记忆”,只有经过不断复习和总结,才能变为“长时记忆”,快速灵活地运用到相对的题目中,这才可以说真正掌握了这个知识,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