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别让升学压力压垮孩子(1 / 1)

高扬是一名六年级的男生,目前就读的是一所省重点小学,他平时学习很刻苦,课堂和平时的表现也获得了各科老师的认可。但每逢考试,特别是重大考试的前几天,高扬都如临大敌,紧张得无以复加,晚上睡觉都睡不踏实,甚至一进考场手就发抖。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他在考场上的发挥,最近几次考试都不理想。

这是为什么?

除了高扬本身积极进取之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来自父母的压力。高扬的父母因上学时成绩不够好,没有进入理想的学校,目前都是普通职工。因为这样,他们非常看重高扬的学习,平时成天逼着高扬学习,甚至比高扬还着急,不停地督促“你现在学习不好,以后就完了”“每次考试,你必须得保证考到前三名才有希望”……

对于高扬而言,分数是最重要的东西了。只有保证自己的成绩,才能让父母对自己显露笑脸。结果他越紧张,心态就越失衡,成绩就越糟糕。

原本活泼上进的高扬越来越消沉,父母非常着急却束手无策,毕竟父母不能代替他去参加考试。还有半年多,孩子就要参加小升初考试了,这样下去怎么行?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学习高手学到最后,终究还是要面临考试的考验。但是有些在平时成绩优异的学生,在临近考试时会表现得高度紧张、高度恐惧,导致复习时无法集中精力,考试时一看到卷子头脑一片空白,完全发挥不出自己的能力,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是屡见不鲜的。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如此的失衡心态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压力太大了。

小升初考试,是对小学生一个学期甚至是整整六年的学习成果的大检验,分数对于孩子而言是考核自身的一个重要标准,而大部分父母常以分数作为衡量孩子的标准。一旦发现孩子达不到要求,就会苛刻和责难。这一切加起来,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每一个父母都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重视孩子的每一次考试,但是我们首先要重视孩子的心理问题。要深刻地认识到,孩子平时学习努力,但考试却发挥不好,多半存在心理压力。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缓解心理压力,摆正考前心态呢?

分数不是唯一,父母要明确态度

很多孩子对分数的看法源于父母,当父母看重分数的时候,孩子才会给予分数极大的关注。如果父母能够自如地看待孩子的分数,那么孩子也就不会受分数的控制了。为此,父母不应该过度看重分数,而要注重培养孩子学习的能力,善于思考的习惯。在孩子成绩不够理想的时候,父母不要苛刻和责难,而应该给予鼓励和安慰,让孩子改变对分数的错误看法,认识到学习的真正意义。

童童的英语一直很棒,是六年级二班的新任英语课代表,这次期中测试她一心想表现自己,结果因为过度紧张,英语考试考砸了,她很失落。

妈妈知道后,没有批评童童,而是说:“宝贝,你这次虽然没有考好,但你一直在努力,不是吗?这次哪里有错误,下次改正就好。考试是为了让你找到不足,一次分数不代表什么。”

听了妈妈的话,童童很快从失落中振作起来了。

学习的目的不在于分数,只有放下心头的重担,孩子才能快乐学习并积极应考。

双管齐下,提高孩子心理素质

小升初是人生的第一次大考,小学生各方面心理素质不成熟,心理承受能力差,很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因此父母要注重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

在心理上,临近考试时要多多鼓励孩子,相信自己的学习成果,不要害怕。考得好,不骄不躁。考得不好,也不要沮丧气馁,给心理砌一面牢不可破的高墙。在行动上,要结合孩子的学习情况制订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计划,做好充分的考前准备。双管齐下,孩子一定能坦然面对考试。

塑造良好环境,引导孩子解压

对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越临近考试,班级的气氛就越紧张、越压抑,因为每个学生都在拼命地学习。如果回到家后,面对的还是压抑的环境,那么心理上肯定会更加紧张。为此,父母应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及时地引导孩子解压。等孩子心情放松了,考试正常发挥就不难。

比如,家人之间的情绪会互相传染,父母要保持一种愉快的心情,通过稳定自己的情绪稳定孩子的情绪;别在言行上给予孩子考试压力,多陪同孩子进行比较轻松的聊天、听音乐、看电视等;考前陪同孩子一起爬山、打球、游泳等,适量的运动能减少压力,转移对考试的注意力。如果孩子有难以入睡的状况,可以给他们安排健康饮食,喝热牛奶、吃带有芳香味的水果等方式来帮助睡眠。

决胜考场,赢在心态,在最紧要的关头,心态是赢取好成绩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