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孩子第一次系统地接受书本传授,也是培养好的习惯和各种能力的关键时期。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基础打好了,未来会走得更好。“小学是孩子成长的重要起点,这六年决定和影响了人生后面的六十年。”那么,小学基础怎么打才好呢?
当前,不少父母教育孩子存在两种误区:一是提倡快乐童年,完全放养教育;二是严厉管教,盲目跟风上各种培优班、辅导班。没有因材施教,或是拔苗助长的教育都是不科学的。什么是教育?一万个父母有一万个理解,但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莫过于父母高质量的陪伴——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
我们都知道“亲子陪伴”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尤其是小学阶段,孩子会经历此前没有过的情形,及时发现孩子在环境中、生活中、学习上乃至心理上的问题,循循善诱,协同解决,更有利于孩子集中精力投入紧张的学习之中,并且增强孩子的安全感、自信心、创造力等,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
如何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是关乎孩子未来的关键。
小学六年,其实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二年级为低段,这是孩子极其依赖父母的时期,也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
三四年级为中段,是孩子由依赖父母到自立能力增强的转型时期,孩子的记忆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快速发展,是大脑智力开发的黄金时期。
五六年级为高段,孩子的个性更为独立,学习内容更复杂,加上孩子自身心理和能力的发展,学会合理安排和规划是极为重要的。
陪伴不是时刻守护在孩子身边,不是事无巨细照顾周全,而是习惯上正确引导,塑造优秀品格;课业上专业辅导,有效提高成绩……本书从培养学习兴趣、塑造行为习惯、讲究学习方法、自我调控情绪等多个方面帮助孩子从无意识地去学、去做,到有意识地去学、去做,而这就是孩子自我成长的标志。
教育,就是在一个个细节中完成的,处理好孩子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把深深的爱化作涓涓细流!相信,在父母的言传身教和默默陪伴下,孩子在小学六年一定能够把各个方面的基础都打扎实,而且会延续、会拓展,好的基础伴随孩子从初中、高中到大学,最终走向社会,终身受益。
生命,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成长,是一个等待的过程。
成功的教育,
就是让孩子像野花一样
自然成长,慢慢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