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子的人生观(1 / 1)

人文九课 何香久 5763 字 2个月前

1、主张“柔”的人生老子曾以水为例,说明“柔弱胜刚强”的道理: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第七十八章)。

天下没有什么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了。但是攻打坚强之物时,也没有什么东西能胜过水。因为它是无法被取代的。弱可以胜强,柔能够克刚。天下没有人不知道这个道理,却没有人能做得到。因此,圣人说,承担一国的屈辱,才可称为国家的君主;承担一国的灾祸,才可以称为天下的君王。

老子还指出:

知其雄,守其难,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二十八章)。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了解“雄”的特性,保持“雌”的特性,像卑下的溪一样容纳山上流下来的水。这样,“常德”就不会离散。这里的“常德”即与“常道”相统一的最佳品德。老子以“雌”来表现好静、好下、好柔之德,以“雄”表现好动、好上、好刚之德。老子认为,明知什么是雄健,但却保持柔弱,宁曾做天下最小最小的小溪,自然的本性就会永久不离,就如同回到婴儿的状态一样,无知无欲。老子多次在书中提到“婴儿”这个词,如“能婴儿乎?(第十章)”;“如婴儿之未孩(第二十章)”等。老子认为,浑沌无知的婴儿才具有最纯粹的品德。老子还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第五十五章)”,赤子,也是指婴儿。

老子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敏锐地感觉到了柔与刚、弱与强之间存在着一种奇特的现象:刚强并不像人们通常认识的那样总是战胜柔弱,而在更多的情况下,偏偏是柔弱战胜了刚强。从自然现象看,柔弱是事物萌发蓬勃生命力的象征,而刚强反倒是事物在迅速走向衰败和死亡的根源。所以老子举例说: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僵硬了。草木也是这样,当它充满生机的时候,枝干是柔嫩脆弱的,一旦死去,就变成干枯的了。(第七十六章)所以说“物壮则老。”

老子认为:“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七十六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四十章)强大的东西看起来很历害,实际上它是处于下位的。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往往能战胜最刚强的东西。还是以最柔弱的水为例,可以说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它柔弱到了在圆而圆、在方而方的程度,可是它却能滴穿坚硬无比的石头。从河床里捡出来的石头大多数是圆的,是水磨平了它的棱角。

有一个观点认为,7000年之内,举世闻名的尼加拉瓜大瀑布将会消失。为什么呢?它会用未来7000年的时间完全溶解掉它周围所有的山。现在已经有7英里的山和石头被它溶解掉了。等到它完全把周围的山溶化掉了,当然也就不再有山让它落下来。在柔弱的水与坚硬的岩石的对抗中,柔弱的水是当然的胜利者。

所以老子宣称:“强粱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学父!”(四十二章)----那些强梁霸道的人总是不得善终,所以我要把这一条作为教育人的纲领!

柔弱的能战胜刚强的,在于柔弱的一方从来不去争,它丝毫不会想去溶解和摧毁任何东西。它只是按照自己的本性在运动,它甚至连自己固定的形状都没有,把它装进圆的容器里它是圆的,把它装进方的容器里它就是方的,但它有一种内在的坚强。

西汉之初“黄老之学”大行其道,西汉的功臣将领中,有很多人对老子守柔处弱之术学得很到家。比如韩信钻过无赖的裤裆(后来他变得很强梁时就忘了守柔处弱的道理,处处表现自己的强硬,以至于被吕后诱杀了);比如张良就为黄石公拾过鞋子。(张良倒是把“处弱”之术坚持到底,他是兴汉三杰中惟一得到善终的一个。)

张良之所以得以善终,是因为他明白了老子主张的“功成身退”的道理。

老子认为,“功成身退,天之道”。(第九章)老子看来,世界上确实存在着功成事就之后又事败功溃的情况,但这种情况不是必然的,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往往与人的骄傲自大联系在一起。一些人以得成就之后骄傲自大了,那就走上了事物的另一个方面,转向衰败。

老子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意思是说,一个人在生活和事业中,最重要的是善于取得和保持成果,如此而已,千万不能逞强,取得了成果也不要陶醉,不要炫耀,不要骄傲,不要以为自己了不起,那样就离毁灭不远了。

功溃事败一般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失去理智,其二是失去人和。最要紧的是忘记了“知雄守雌、”“守柔处弱”的道理。

在这里我讲一个萧何的故事。

萧何这个人大家都知道,他是西汉的开国元老,西汉建国后,论功行赏,萧何被列为“元功第一”。可是萧何始终很低调。吕后杀韩信,是萧何帮了大忙,是他把韩信从家里骗出来的。刘邦当时正在前线平息英布的叛乱,听到这个消息就在军中下令重赏萧何,给他增加五千户食邑,并给他组织起一个五百人的警卫部队,负责他的安全问题。诏令传回长安,萧何住的丞相府里可就热闹了,一时间贺客盈门,大家都来给萧何道喜。

这时,偏偏有一个人到丞相府上“吊丧”来了,他一身吊客打扮,披麻戴孝,一进门就大哭不止。萧何愣了,这是谁呀,大喜的日子来这里哭丧,这不添堵吗?一看,这个人是他的一个朋友,名叫召平。召平这个人,曾做过秦国的东陵侯,秦灭亡后他成为平头百姓,在长安城外种瓜。由于他种的瓜好,他本人又有一个特殊的身份,被当时人誉为“东陵瓜。”这个人物上门“吊丧,”让贺客们大跌眼镜。

召平对萧何说:皇上对君相您的赏赐决不是幸运,而是祸患。先生喜从何来?我倒是认为先生死期已近,所以先来吊丧。

萧何还是弄不大明白。召平又说:皇上现在正在前线平叛,而您守在宫里,又用不着冒矢石之险,相比之下,皇上比您的危险系数要大得多,他干吗要给你配五百人的警卫部队呢?你用得着吗?

萧何愿闻其详。召平说:这是皇上对您不放心啊,这些卫队,五百人五百双眼睛,你有什么遮藏的事能逃过五百双眼睛呢?

萧何问:“那我该怎么办呢?”?召平说:您马上给皇上打个报告,说现在正是国家财力紧张的时候,我不但不应该要这五千户的封邑,而且要变卖家产,以助军资,这件事要马上办,越快越好!

萧何真按召平说的做了,刘邦很高兴,批复了萧何的申请,那五百人的卫队也就自然撤消了。

张良的例子就更典型。张良也是兴汉三杰之一,刘邦当了皇帝,封赏功臣,张良的封赏是最重的,给他的封邑是三万户。这个赏格超过了元功第一的萧何。萧何居功第一,封邑也只有八千户。张良不要这个封赏,他向刘邦提出只要陈留县那块地方。为什么只要那么一个不足五千户的小县?张良的理由是:我是在留县那个地方认识了皇上,从此改变了命运,我要那块地方,因为那块地方对我来说有纪念意义。我们如果去张良庙,你看庙门上曾有这样一幅对联:“送秦一椎,辞汉万钟”,概括张良的品格。什么叫“送秦一椎”呢?张良本出身于韩国贵族,他的祖父、父亲曾辅佐过韩国的五世君主。秦灭韩,张良家道中落。他年轻时发誓为韩复仇,花掉全部家产收买刺客谋刺秦王赢政,后来访得一个大力士,为他铸造了一个重达一百二十斤的大铁椎,秦始皇东游时,张良与这位大力士在博浪沙那个地方设下埋伏,可惜大铁椎投出去,却误中副车,功败垂成。这就是“送秦一椎。”那么“辞汉万钟”呢?是说张良功成之后不要汉高祖给他的封赏,不受万钟之禄。“送秦一椎,”是他投身革命的开始,功成身退,辞万钟之禄而隐于名利场外,是他最明智的选择。

老子说:“成功遂事而弗名有,衣被万物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功成而不追求名显,不做万物之主,永远没有名利之欲,才附合“天道”的品格。“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意思是圣人有了作为而不恃恩求报,功成而不自居,因为他没有私欲,所以他的品行可与古圣贤相提并论。

这是老子少私寡欲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他“守柔处弱”主张的一种延伸。

人性的弱点是好名、好利、好胜、好强,许多烦恼和祸患也便由此而生。而且偏偏又有一些人,心理阴暗,见不得别人好,自己没本事又嫉贤妒能,打击好人不遗余力。对这些人性的弱点,老子洞若观火。他冷静地提出了智者实现理想的操作智慧,就是“守柔处弱。”为了避免人性恶劣质素的伤害,在事务进行时必须实行反面操作的艺术,一定要让自己站到灯影里去,千万别往聚光灯底下站,须知聚光灯下才是一个最危险的位置。老子以“处柔守弱”的操作智能,明确提醒世人:事情是要做的,但一定要讲究做事情的技巧;

把心挂在胸膛外面是光明磊落的表现,但一定要小心不要让别人做了射击的靶子。靠**生存的人是值得钦佩的,但一定要懂一些生存的技术(生存真的需要技术),在生存上出现了“技术问题”往往难以补救。

2、“为而不争”与“以退为进”

人类为什么会有无休无止的战争?为什么会有无所不在的明枪暗箭?为什么会有防不胜防的网罗陷阱?为什么会有罪恶?为什么会有骗局?为什么会有祸乱?为什么会有狗仔队?为什么会有冤死鬼?

这一切,都肇端于人类相互争斗的恶习。

基于此,老子提出了“为而不争”的主张。他认为,这一主张才是人类消除悲剧的解脱之道。

老子有着强烈的“水情结”,他再次以水为喻,提出自己的观点: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第八章)。

老子的观点是:最高境界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养育万物却从来不争什么。它停留在众人不愿意停留的地方,所以它能够接近最本体的“道”。居处善于卑下、心思善于深沉、施与善于相爱、言谈善于验证、为政善于治理、处事善于生效、行动善于待时。正因为它不与万物相争,所以也不会引起责难。我们立身处世就要学习水的这种美德,安于卑下,甘于居后。我们的心地要像水那样清明、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无私、亲爱,说话要像水那样真实诚恳;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不紊,为而不争;办事要像水那样不逞能而能;行动要像水那样与时迁移,相机而动。正是因为圣人能像水一样与物无争,所以就没有痛苦与烦恼。

老子特别喜欢用水来作比喻,他认为水可以代表最高的德行。现代科学认为水也是一种有情感的物质,前些年日本有个生命科学家写了一本书,专门论水的情感。他说,你如果对着一杯水大加赞美,那么从显微镜下看被赞美过的水,它的分子结构非常美丽,好像开放的花束。如果你对着一杯水恶语相向,咒骂它肮脏,那么这杯水的分子结构就会变得十分支离、丑恶。但不管怎么样,水确是“利万物而不争”的。

在老子这段话中出现了七个“善”字,这是处世的七种境界,七步阶梯。“不争”之所以能够成为美德,不仅仅是这一思想能使人谦虚谨慎,而在于它构成了人生的一种大器局、大姿态、大品格、大境界。

老子进而指出:“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敞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这是第二十二章的一节原文,意思是说:弯曲才可以保全,委屈才可以伸展,低洼意味着充盈,敝旧可进行更新;少取反而获得,多取反而迷惑。因此,圣人坚守着“道”,来做为天下事物的准则。这段话涵盖自然与人事,以人事为主。换一个角度说,一个人能受得了委曲,才能保全自己,经得住冤枉,事理才会得到伸张。同样的道理,低洼的地方容易屯积才能盈满,凋敞之后往往是崭新生命的开始;最少的索取往往有最多的收益,贪心不足反而会一无所获。

曲全、枉直、洼盈、敝新,是老子哲学的基本原则。

基于此,圣人才把作为“至道”的“一”当作处理天下大事和观察人生命运的工具,不固执己见,才能明察秋毫,不自我夸饰,才能有所进取。不自高自大,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正因为他不与天下人争,所以天下也没有人能与他相争。

曲全、枉直、洼盈、敝新,是老子人生艺术的精华部分。最珍贵的真理往往是最简单的。我们只要能按老子所说的那样,把握住这几个字中所体现的道家精神,就会把自己的生活、事业安排得平稳和顺,井井有条。

老子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如何能做到以上八个字?必须无争。只有不争,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人间世”中处于不败之地。这差不多就是一种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的生活方式了,同时,这也是一种高级的生命感悟。须知,“曲全枉直”是人生的至道,不是可以玩弄的权术。老子是教你真,决不是教你诈。

如何做到“不争”?老子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不敢为天下先”。老子把其奉为人生“三宝”之一,他说:吾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第七章)。“慈”,指的是内心深处纯良与中正的外在表现;“俭”,指适中适可的处世方式,不是“节俭”的本意。“不敢为天下先”,不是教你做“缩头乌龟”,而是告诉你做事情不要过多的形式与修饰,不要违背道。无论是事务内在的道或外在的道,都不要违背。不具备某种能力时就不必逞强,没认清时势就不能轻举妄动,为天下先。

有的人把老子这句话理解为做人要低调,别当出头椽子。这样理解就有些浅了。

这不是消极避世的人生态度,而是纵浪大化的一种人生境界。按照老子自己的解释,是“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圣人先天下之忧而忧,事事处处吃苦在先,他在道德上实际上已走在了别人的前面;圣人使自己置身于名利之外,所以他才得以立身,得以成就大业。

我们来举一个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太后的例子。这位薄太后,就是汉高祖刘邦的一个妃子。她原来是魏王豹的一个妾,长得有贵相。魏王豹请一个很有名的相术家叫许负的给她看过相,许负看了后对魏王豹说:这个女人将来一定会生下一个做皇帝的儿子。魏王豹就非常高兴。他本来是投靠刘邦的,听说这件事以后他就离开了刘邦。他要自己去争天下,没准捞个皇帝做做。因为最著名的相术家说了,他的王妃能生皇子,那就意味着自己命数里有一把龙椅,既然这样,我干吗给刘邦打工呢?他就加入了中原逐鹿的行列。后来魏豹被刘邦俘虏了,薄姬也和众多魏王豹的女人一起,成为俘虏,被打入织室做工。织室就是宫廷里的纺织作坊。刘邦去织室视察,发现了薄氏,就把她从织室调出来,做了自己的妃子。但很快刘邦就把薄氏给忘掉了,那时他身边年轻貌美的女人成群结队,忘掉一个女人是很正常的事。有一次刘邦听见他的两个妃子----管夫人和赵子儿在一边说笑,问她们笑什么,她们说:过去和薄氏同在织室做纺织女工的时候,三个人曾共同约定,如她们中哪一个富贵了,一定不要忘掉在一起的姐妹。刘邦这才想起被他冷落了很久的薄氏,当天就召幸了她。薄氏怀了孕,生下一个男孩子,就是后来成为汉文帝的刘恒。

生下儿子以后,薄氏一直很低调,所以不像戚夫人一样遭到吕后的忌恨。刘邦当了皇帝,刘恒只有八岁,被封为代王。代国在现在的河北省西北部与山西的北部一带。刘邦死后,吕后清洗后宫,凡是受刘邦宠爱的妃子全都遭到清洗,但薄氏因为一直保持低调而被幸免。薄氏看到当时宫廷斗争非常激烈,就要求到代国去陪伴儿子。吕后允许了。于是薄氏就来到代国。

薄氏是一位贤母,她自己非常喜欢读《老子》,也用老子的思想教育儿子。所以汉文帝一生受母教影响很大,他以黄老之学治天下,他一生恪守的就是老子的“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史记》上介绍他在位二十二三年间,车骑服御,无所增益,一切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曾想在皇宫建一座露台,召计工程师们搞了一个预算,费用约百金。他说:一百金,差不多等于十个中等人家的产业了。还是不要造了。我住在先帝的宫室里,常常有一种愧炙的心理,造这露台干什么!

史书又记载他常穿一件黑色的粗茧丝袍,他的王后,衣不曳地,帷帐上也不绣花,“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所以,才开启了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汉朝天下的根基,实际上是由他奠定的。

我刚才说,汉文帝刘恒把老子的三宝作为人生准则,三宝之一是“不为天下先,”而我又讲他“以示敦朴为天下先,”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不是矛盾吗?正因为刘恒以“敦朴”为“天下先”,在道德上为天下先,才能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而不是“先天下之乐而乐。”

二是“为而不争”。老子主张:“人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为”,一个是“不争”。“为”是有作为、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意思,人生的终极价值和生命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有所作为”。但是积极进取、力争上游本身就是“争”嘛,为什么还说“为而不争”,怎么来把握这个尺度?我认为,老子这里讲不争,是说虽有所作为但也不要争名于朝,争利于市,这是做事情的一个最基本的底线也是最高的准则。

老子说:“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第三十章)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善于用兵的人,只求达到目的,“果”是目的的意思。而不靠兵力来逞强。达到了目的也不要自负,就是“果而勿矜。”达到了目的也不能夸耀,这就是“果而无伐。”达到了目的也不能骄傲,就是“果而勿骄。”达成目的出于不得已,达成目的却不可逞强。事物壮大了就会趋于衰老,这就叫做不合乎道,不合乎道,很快就趋向衰亡。告诫人们不要居功自傲,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矜不骄的人生姿态。

为什么老子“不争”和“不为天下先”的思想历代都受到推重?这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内容。首先,中国文化中有天然的“保守”因子,很多劝人莫为天下先的俗语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比如“人怕出名猪怕壮,”比如“出头椽子先烂,”比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等等。因为中国人在这一方面的教训太多、太多,所以在这一方面的智慧也就特别丰富、特别生动。很长时间以来,中国曾经是一个“精英淘汰”的国家,历代都有很多精英人物倒在各种各样的明枪暗箭之中。从先秦到近现代,这么大一个国家,天才人物,犹其是天才思想家非常罕见,天才人物在中国存活率极低,偶有成功的天才,也是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哲学家黎鸣先生有一句话,他说:“中国自古以来实为天才者的地狱,很不适宜天才者的生存成长。”他还把中国人的人性与犹太人的人性进行对比,认为:“人类中的犹太人现象简直就是天才现象,而人类中的中国人现象则简直就是扼杀天才的现象。”(《中国人性分析报告》)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尖刻,细细一琢磨是十分深刻的。

为什么会出现“精英淘汰”现象,黎鸣先生认为这是因为中国人十分缺乏对自己嫉妒原恶的抑制能力。他说:“中国人始终在一个大官场中生活,可以有希望的东西太少,可以通过人的勤奋努力而争取到的东西太少,一切可能性都被大官场的权力固死了,堵死了。中国人太缺乏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的自由空间了。(同上)”

这是一个我们绕不开的社会现实。所以人们要从老子、庄子的思想中去寻找遁世之策。

还有一点是文字背面的东西,那就是老子告诉我们,人生最应该看重的,其实只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全身心地投入了,你实际上就完成了你自己,就实现了你人生的价值,就不白来一世。而结果你不要管它,因为你说了不算。结果是不能由你操控的东西。

人生是什么?人生就是一个过程。如果你是一个智者,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品味到生命的大内涵和真滋味。

讲一个小故事:乾隆皇帝下江南,在镇江金山寺,看着山脚下大江涌流,千帆竞渡,大发感慨,问金山寺的一位大和尚道记:你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可知道每天来来往往多少船?道记大和尚回答:贫僧只看见两只船,一只争名,一只夺利。

真是一语道破天机。

三是和光同尘。老子主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第四章)这是什么意思?所谓“挫其锐”,就是说做人一定不要锋芒毕露,要注意时时打磨自己的锋芒。所谓“解其纷”,是说做人更忌讳一天到晚处在纷乱之中,要时时注意排除干扰因素。那么“和其光”呢?这是顶要紧的一点,就是让自己的光芒不要太耀眼,一定要设法遮蔽自己的光耀。“同其尘”呢?就是把自己混迹于世俗之中,不要把自己打扮成“羊群里的骆驼。”

老子很看重这后者。他给圣人下了很多品格定义,最重要的是“圣人”都要夹紧自己的尾巴,做到“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第五十八章)圣人虽然方正但能“随物赋形”,可圆可方,与时俱进。圣人即使有棱角也能做到谦下不争,不伤害别人。圣人虽刚直但不会肆意妄为,做事情有道德底线。圣人有光芒,但他的光芒是柔和的,明亮而不眩目。如此,圣人既保持了自性的品格,又不随波逐流。

怎么能做到“为而不争”呢,老子认为“以退为进”的目标追求是明智的选择。整部《道德经》几乎都在讲这四个字。“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第三十六章),说得够透彻了。但是后世的纵横家、阴阳家却把老子的这一思想用于权谋欺诈,做为君道政治上谋略的运用。这就把老子用反了。老子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是指物理世界中的一个普遍规律。比如花朵开得最茂盛、最张扬的时候,恰怡是它即将衰败的时候。“将欲弱之,必固强之”是什么意思呢?一个事物发展到强势状态,正是它衰弱的开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则是说你想把一个东西远远抛出去,但先要把它高高举起来。“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呢?就更不难理解了:凡是要从你手里拿去什么,先要给予你什么。

这些也都是宇宙世界的常律。

所以老子提倡:“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圣人会尽量成全别人,尽量付出而从不索取,这样以来他用不着说什么,也会起到教化作用,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他创造而不占有,有作为而不骄傲,有功而不居功自矜,这样才会真正得到人们的拥戴。

3、“重身轻物”与“见素抱朴”

老子指出“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第十七章)最好的领导(太上)是让老百姓感觉不到有领导的存在。他从不吆五喝六,也从不抛头露面,搞“形象工程”,或作“亲民秀。”他用“润物细无声”的大爱温暖着一方土地。比较好的领导是用身心贴近百姓的,所以赢得了老百姓对他的亲近和赞美。而有些领导则特别注重树立自己的权威,摆官架子,吹胡子瞪眼,老百姓对他只有怕的份,和他亲近不起来。至于那些贪官,除了老百姓的骂声,他们是什么也得不到的。

这里涉及到了一个核心问题,作为一个当领导的,甚至一个君子,怎么处理他面临的名、利问题。

老子认为:“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第九章)金玉堆积家中,没有人能守住。富贵而且骄纵,自己招致祸患。财富给人带来物质享受的同时也会给人带来灾难,并且可以腐蚀人的灵魂,败坏人的品德。对这个问题,庄子说得更深刻,他说:现在有些世俗君子,“多危身弃生以殉物”,“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这些都是令人感到百思不得其解的(《庄子。让王》)。我们想一想,中国那句古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可是字字可作金石声啊。

老子提出了“重身轻物”的原则。他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废,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的思想。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老子向我们发问:名声与生命,哪个更可爱?生命与财富,哪个更重要?获得与丢失,哪个更有害?

他没有正面回答这些问题,他接下来说的是:过分的吝啬,必定会造成更大的浪费。过多的贮藏,必然会遭受更重的损失。因此,一个知足的人,就不会受到侮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知足、知止,才能长久。我想,他已经回答了他前面提出的问题。

对于名、利,与老子同时代的儒家、墨家、法家有不同的认识。孔子曾说,名、利这些东西,是人人都想拥有的,但不用正当的方式得到它,君子是不接受的。贫、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避开它,君子也是不肖于去做的。如果君子抛弃了仁德,靠什么去成就他的功名呢?(《论语。里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一方面承认名、利的合理性,一方面由此强调道义的重要性。儒家是特别注重“义”“利”之辨的,在名与身的关系上,他们理所当然地把“名”排在首位。而墨家和法家,则薄名而重利,墨家把兴利除害视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就说:“先王所期者,利也。”(《韩非子》)墨家与法家的功利原则,肯定了人们追术物质利益的合理性,但他们把人的需要及人生的价值仅仅看作物质利益的满足,显然是有些简单化了。

老子不同意儒家的“杀身取义”,也不赞同墨家和法家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他从“重身轻物”的基本立场出发,认为人的生命比任何外在的名声、财货等都要贵重得多。老子认为,追求名利无非是为了使人的生命得到延续,如果名利对人身构成威胁与损害,那就宁可放弃名利而保身。因为名利毕竟是身外之物,为追逐名利而丧失生命,是舍本逐末。

对于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老子的“重身轻物”,真是一声警钟。

老子以为,人是很难敌挡外部物质世界的**的,他反复提醒人们要力戒过分的官能刺激与发泄。他说,人生存的途径有十三条,死亡的途径也有十三条(第五十章),这十三条的具体内容他没讲,据高亨教授的看法,这十三条途径指人的七情六欲,即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七情,和声、色、衣、香、味、室这六欲,加起来正好是十三。人对七情六欲如果加以节制,可以养生,这就是生存的途径。而对这七情六欲不加节制,一味放纵,则可致死,这就是死亡的途径。

因此,老子提出了“见素抱朴”的主张。“素”是什么,是洁净纯正。我的理解就是“平常心”,要知道这个平常心实际上是很不容易得见的,也更不容易保持的。为什么呢?人都有个攀比心理,人家骑马,你骑毛驴,人家坐奔驰,你骑自行车,人家住别墅,你住廉租房,人家吃山珍海味,你吃馒头咸菜,很难让你心理平衡。搁谁谁都难泰然处之,安之若素。居陋巷的颜回算是个特例。

“朴”是什么,它的本意是未经雕琢的木头。我的理解,在这里它是“道”的代名词,是至上至高的道、平常心的道。见素抱朴,是人类纯净淳朴的自然品性。老子清楚人类有一个怪圈,那就是:“欲望”----“满足”----“再欲望”。欲望总是在这个公式的两个端点上,人的欲望是有阶段性的,一个欲望满足了,另一个欲望又接着产生,永无休止。所谓“贪得无厌”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欲望无法满足,则会产生痛苦与烦恼。因此,伴随着欲望的痛苦也是永无休止的。

有一位老和尚是个方圆著名的高僧,有一天,他的一位朋友来拜访他,吃饭时,他只吃一道咸菜,朋友说:这样不会太咸吗?老和尚说:咸有咸的味道。吃完饭后,老和尚倒了一杯白开水,老友又问:为什么不加一些茶叶呢?这多淡哬。老和尚说:淡有淡的味道。

这位老和尚,简直就是一个哲学家。

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这才是人生的真韵味。

如何从永无休止的痛苦与烦恼中解脱出来,借助老子“少私寡欲”“见素抱朴”的观念,来泯除过分的功利心,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判,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意思是:局面安定时容易把握,情况还没有出现征兆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化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消散。要在事情还没有发生时就处理好,要在祸乱还没出现时就控制住。合抱粗的大树,是从不起眼的小芽芽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土一筐土堆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从脚底下一步一步迈出的。

这一段,老子提出了一个“慎始”问题。即要谨慎小心地对待那些萌芽状态的事物,那些有害的东西,一定要把它消灭在初始阶段,在它的细微状态就设法让它消散,不要等它发展起来造成大害。而对我有利的东西,则要在它细微容易消散时努力扶持之,让它顺利发长壮大。

“合抱之木”一节,包含着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然老子还不可能抽象出量和质的概念,他以形象、感性的语言,表达了由量变到质变这种初步思想。

老子的这一辨证法思想,反映了客观事物发展的一条重要规率,即一切事物都是由微末至巨大,人们应该把不利因素力求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对有利因素,在萌芽状态就要大力扶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耳熟能详的名言,更用朴素的思想,激励今天的人们去进行更札实的开拓。

各位朋友,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今天所讲的,只是一个方面的学习心得,希望得到各位方家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