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一个新的时代悄然开始(1 / 1)

迎接代王的使臣队伍,是秘密到达代国的首都中都(现在山西平遥西南)的。为什么要秘密进行,就是怕齐王刘襄再闹事。刘襄想做皇帝的愿望特别迫切,又有他舅舅驷钧为之策划,一旦刘襄知道他已被淘汰出局,驷钧鼓动他举兵造反,局面收拾起来就很麻烦。

周勃、陈平主张立代王刘恒的理由,是“代王方今高祖亲子,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固顺,以仁孝闻于天下”。他有四个条件是别人不具备的,第一,是高皇帝的亲生儿子而且年最长。刘长也是高皇帝亲生,但比刘恒要小。第二,仁孝宽厚,有个好名声。刘恒死后,获得了最美好的谥号,“孝文皇帝”,即取其“道德博闻”,“慈惠爱民”“仁孝惠礼”之意。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太后薄氏为人谦恭善良,这与吕后一党形成了显明的对照。刘邦专宠戚夫人时,薄氏也是受冷落的,在后宫争宠中处于中立地位,这也是她没有遭到吕后报复的一个原因。第四,刘恒已顺利地完成了立王太子的程序。刘恒于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赴代就国,十三岁时接受吕后所赐宫女窦猗房,后专宠窦氏,生下女儿刘嫖,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又生下一子,取名启。在纳窦氏前,代王后已生有四子,王后死去后,四子也相继夭折,刘启作为长子,就被立为王太子。

刘恒对迎立他继承大统,是一点精神准备都没有的。他处世非常小心谨慎,虽然当着这个边远之地的诸侯王,却非常心安气顺,从来不做非分之想。

这回见到来迎请的使团,刘恒一点也没表现出惊喜。他首先征求左右臣僚们的意见,郎中令张武等说:汉大臣都是高皇帝的大将,既熟悉兵事,又多谋诈,他们的野心很大,不是以已经得到的爵禄就满足了欲望的。他们不敢轻举妄动,是因为害怕高皇帝和吕太后的威势。现在尽诛诸吕,喋血京师,又以堂皇的名义来迎立大王,实在不能让人相信。愿大王称病不要去,静观其变为好。

中尉宋昌却不同意他们的意见,他说“群臣之议皆非也”。他们说得全都不对。为什么呢,他给刘恒作了详细的分析:第一,自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自认为能逐鹿而得之的人何止成千上万,但最终践天子之统者只有刘氏,“天下绝望”——天下人于是绝了坐拥天下的念头。第二,高皇帝封王子弟,其封地如同犬牙交错,如同盘石一样坚固,足以使天下威服。第三,大汉立国以来,除秦苛政,约法令、施德惠,人人自安,社会基础非常牢固,已经很难撼动。即使如吕太后之威严,封立诸吕为王,擅权专制不可一世,然而太尉仅凭一杆符节入北军,登高一呼,将士皆左袒,愿为刘家效死,叛汉的吕党尽被诛灭,这些是什么?都是天意啊。现在一些大臣虽然想搞政变,但老百姓不会听从他们驱使,即使他们的党羽,也不会从始至终保持一致。现在他们内惧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等皇室,外惧吴、楚、海南、琅琊、齐、代众诸侯之强。借给他们一个胆儿也不敢搞政变。从您自身的条件说呢,高皇帝亲生的儿子中,只有淮南王和大王您了,大王排行老四,淮南王则排行老七,在刘氏封王封侯的子弟中,辈份最高的刘交是个不问政事的乡巴佬,没有当皇帝的资本。琅琊王刘泽是高皇帝的堂弟,虽辈份不低但没有作皇帝的法定资格。吴王刘濞呢?作为皇侄更轮不到继任大统的名次。只有齐悼王刘肥的三个儿子----齐哀王刘襄、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是高祖嫡孙,但高皇帝子嗣尚在,继承皇位就排不上他们了。且大王以圣贤仁孝闻天下,所以那些老臣才以顺应天下民心而欲迎立大王,所以您就不必再怀疑了。

宋昌分析得细致入微,刘恒觉得很有道理,就去向她母亲薄太后请示,让老母亲给拿个主意。薄太后也有些犹豫,就让筮者用龟甲卜了一卦,卦辞曰:“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启以光”。横,是龟板上的横纹,把龟板烧热了,龟板开裂,裂出的纹是横的。庚,是“更”的通假字,就是发生变化的意思,这里寓示刘恒要去诸侯而即帝位。“余为天王,夏启以光”,意思就更明确了,五帝官天下,年老则禅让于贤者,三王家天下,启始传父爵,乃能光治先君之基业。刘恒也是袭其父迹,就像夏启那样。这是个大吉之卦。

薄太后还是很慎重,虽然有宋昌鞭辟入里的形势剖析,又有卦象的吉兆,她仍然不敢让儿子轻易去长安冒险。于是刘恒征得了母亲的同意,就让舅舅薄昭先到长安,面见太尉周勃,然后再做打算。见了周勃,周勃和陈平等人向他详细讲了长安老臣们推举刘恒的过程。

薄昭从长安回来,向刘恒汇报说:“没有问题了”。

刘恒就笑着对宋昌说:“事实果然就和您说的一样啊”。于是就命宋昌参乘,又带上张武等六个陪同人员,前往长安。

刘恒一行人到了高陵那个地方,距长安已经不远了,就停下来,先由宋昌驰之长安观变。

宋昌到渭桥,见朝廷里丞相以下的官员都在渭桥迎接。宋昌回来报告了这个情况,一行人才继续往前走。

刘恒到了渭桥,群臣皆拜谒,行君臣之礼。太尉周勃上前一步,请求与刘恒单独谈话,让其他人回避。宋昌拦挡说:“如果太尉讲公事,就可当众讲不妨,如果言私事,对不起,王者无私。”??

周勃就跪下,向刘恒送上天子的印符。刘恒不受,辞谢说“等到了代邸再说吧”。

随后就在群臣的簇拥下,来到代王在长安的行宫。

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大将军陈武、御史大夫张苍、宗正刘郢客、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典客刘揭等再次拜说:“现在的皇帝刘弘,并非惠帝亲生儿子,所以无权奉宗庙,臣等与诸宗室大臣、列侯都认为,大王乃高皇帝之长子,宜继任大统,愿大王即天子位。”

代王刘恒说:“奉高帝宗庙,是一件重要的事,我没有那么大的才德,不足以承宗庙,愿请楚王(刘交)出来主持商议,寡人实在是不敢当。”??

群臣再次跪请,刘恒面向西礼让了三次,面向南礼让了三次。

陈平等都跪请说:“臣等反复商议,大王继承高帝宗庙是最合适不过了,就是天下诸侯和万民也以为非大王莫属。希望大王听取臣下的请求,臣谨奉天子玺符,再次拜请大王继承大统。”??

刘恒这才说:“既然宗室将相王列侯以为我合适,那我也不敢再推辞了”。于是就接过陈平献上的皇帝印符,接受群臣的朝拜,一个决定历史命运的大礼,就在这个晚上悄悄完成了。

一个新的时代,也在这个时刻悄然开始。

接下来便由夏侯婴和东牟侯刘兴居负责清宫,奉天子法驾入宫。

夏侯婴和刘兴居到了未央宫,刘兴居对刘弘说:“足下不是刘氏的子孙,不该做皇帝!”??

刘弘惶然,眼看着那些环侍在自己身旁的武士被勒令放下武器,不知突然间发生了什么事,就问:“你们准备如何安置我呢?”夏侯婴说:“出宫后自然会有你住的地方”。于是就把他暂时放在少府安置下了。少府是皇家管理税收和手工业的机关。

然后换了天子出行的仪仗——侍中骖乘,奉车郎御,属车三十六乘——去代王行宫迎接刘恒。

刘恒的车队,连夜进入未央宫。

但是当刘恒在众臣簇拥下走进未央宫前殿的端门时,竟然被十多个执戟卫士拦住,并喝问他:“天子住在这里,足下为什么要进宫?”??

刘恒示意周勃去跟卫士们交涉,周勃上前,告诉他们刘弘已经不是皇帝了,新皇帝就在后面的车子上。卫士们都认识周勃,就放下兵器撤走了。

刘恒这才进入未央宫。

刘恒进宫后首先宣布人事安排,拜宋昌为卫将军,领南北军;张武为郎中令,行殿中。刘恒真是太老辣了,这不仅仅表现在他进长安之前的小心谨慎和受推举继承大统时的恭谨谦让方面,屁股刚一坐到那把向征着天子之权的椅子上,他就先把兵权抓到手里,就这一手也足以让周勃等一班老臣为之瞠目。

吕后所制造的假皇族——少帝刘弘、梁王刘太、淮阳王刘强、常山王刘朝,被分别诛杀。

关于“假皇族”的来历,历代史学家多有考辩。

清乾嘉时期学问大家王鸣盛,(字凤喈,号礼堂,又号西庄,他是纪晓岚的朋友)其所著《十七史商椎》卷二有《少帝诸王皆非刘氏》一条,考证了梁王刘太、淮阳王刘强、常山王刘朝、少帝刘弘的来路,略云:“所诛梁王即前封吕王更名梁王亦更名济川王名太者也;所诛淮阳王即前封壶关侯更封淮阳王名武者也;所诛常山王即前封轵侯更封常山常山王名朝者也;所诛少帝即前封襄成侯更封常山王又立为帝,初名山,改名义,又改名弘者也。张守节《史记正义》引刘伯庄云:‘诸美人皆先幸吕氏,怀身而入宫生子。’而《汉书。高后纪》于元年即书并封二王三侯事,其作表乃以二王入《异姓诸侯王》,且注云:‘皆高后所诈立孝惠子。’又于八年武、朝下皆注云:‘以非子诛。’又以义、朝、武及太入《外戚恩泽侯表》,且注云:‘皆吕氏子也。’又《五行志》云:‘惠帝崩,嗣子立,有怨言。太后废之,更立吕氏子弘为少帝。’则诸子非刘氏甚明。何氏(按:即何义门)《读书记》谓少帝非刘,乃大臣既诛诸吕,从而为之辞,误也。”

《史记。吕后本纪》前载甚详:“惠帝崩,太子即位。元年,号令一出太后。四月,立孝惠后宫子强为淮阳王,子不疑为常山王、子山为襄成侯、子朝为轵侯、子武为壶关侯。二年,常山王薨,以其弟襄成侯山为常山王,更名义。四年,太后幽杀帝。五月,立常山王义为帝,更名弘,不称元年,以太后制天下也。以轵侯朝为常山王。五年八月,淮阳王薨,以弟壶关侯武为淮阳王。七年,立皇子平昌侯(表作昌平)太为吕王。更名梁曰吕、吕曰济川”。这段文字您一定要看仔细,线索很清楚了。所以王鸣盛指出:大臣们所诛杀的粱王就是先封吕王更名粱王又更名济川王的刘太,所诛杀的淮阳王就是前封壶关侯又改封淮阳王的刘武,所诛杀的常山王就是前封轵侯后又改封常山王的刘朝,所诛杀的少帝就是最初封襄成侯、又更封常山王、又立为帝的刘山,刘山后改名刘义,又改名刘弘。王鸣盛引张守节《史记正义》上的话,说这四个人明明白白地来路不正,是刘盈的美人们先与吕家男人媾合,怀孕后再入宫生子。所以这四个人实际上是吕氏的后代。

这是个很能挑起争议的说法。

果然,一翻俞正燮的《癸巳类稿》,观点就完全不同了。俞正燮与王鸣盛是同代人,他比王鸣盛小53岁。

《癸巳类稿》卷十一《汉少帝本孝惠子考》说:“其后宫子,史谓之他人子者,言非皇后子凡六人:曰弘,本名山,又名义,襄城侯,恒山王;曰彊,淮阳王;曰朝,轵侯,恒山王;曰不疑,恒山王;曰武,壶关侯,淮阳王;曰泰,平昌侯,吕王,济川王,梁王。与前少帝,则孝惠七子,其六子真伪,疑不能明耳。后宏立为帝,东牟侯与滕公载少帝出就舍,是夜诛少帝于邸。此又一少帝也。《吕后纪》云:吕太后崩,‘大臣阴谋,少帝及三弟为王者皆非孝惠子,复共诛之。’《文帝纪》云:丞相等言‘子弘等皆非孝惠皇帝子’。《周勃传》云:‘阴谋以为少帝等皆非惠帝子,吕太后以计诈名他人子,令孝惠子之。’《南粤传》云:文帝赐书曰:‘高后取他姓子为孝惠皇帝嗣’。此所谓‘阴谋’,大诬之。以绝吕氏后。孝惠七子,前少帝废死,不疑以少帝二年薨,彊以五年薨。吕后崩时,孝惠尚有四子,一少帝三王,皆以童幼被惨杀,为可伤也。《郦生传》言:郦寄绐吕禄军,‘天下称郦况卖友’。天下皆知吕氏及孝惠枉矣。”

只好又引了一段原文。

俞正燮认为,孝惠皇帝的七个儿子,都是真正的刘家后代,只不过他们都不是张皇后生的。前少帝被吕后幽杀,后边这六个儿子争议很多,认为他们并非孝惠之子。但是那么多的史料中谈到这个问题都用了“阴谋”二字,之所以说惠帝六子来路不明,非孝惠子,不过是周勃等辈为赶尽杀绝诸吕及其亲眷而制造的一个借口。可怜这些人被诛杀时还是小孩子。

刘恒又下诏书谓:“间者诸吕用事擅权,谋为大逆。欲危刘氏宗庙,赖将相列侯宗室大臣诛之,皆伏其辜”。并宣布大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妇子百户牛酒。合聚饮食五日,以示庆贺。按照当初的法律,三人以上无故聚饮,罚金四两。让全国人民可以在五天内聚众饮酒而不受任何惩罚,也算是另一种大赦了。

这时,天已大亮。太阳照在未央宫的金项上。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大汉新的一页历史被翻开了。

刘恒就是汉文帝,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文景之治”,也在这一天揭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