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女主强权下的“萧规曹随”(1 / 1)

这段日子,最辛苦的人莫过于相国萧何了。

少主仁慈懦弱,为吕后弄权专制提供了更堂皇的理由和更广阔的空间。萧何知道,此时的吕后,已非彼时的娥姁。为了遏制她不断膨胀的权欲对刘氏政权的过分侵害,为了防止蠢蠢欲动的诸吕加快抢班夺权,同时,还要疏导大臣们对吕后一触即发的怨忿,萧何真是绞尽了脑汁,耗尽了心血。

萧何这人,最显著的特点是有深谋远虑,且做事谨慎。他一生倾尽心智辅佐刘邦,开国治国都当推首功。史家认为他有三大功劳不可埋没:一是初入关中时,在乱兵之中及时抢救和保护了秦国文书档案。刘邦军团当初进入咸阳时,众将领纷纷抢先控制府库,争抢金帛财物,惟有萧何独具慧眼,他首先进入的是秦丞相和御史大夫府,把秦的档案文书、律令户口资料全都保存下来,这使他得以准确地掌握全国生产力的分布状况。开国之后,汉朝廷借鉴秦律,建立了完善的法律体系,也与萧何保存了秦代大量的法律文本有直接关系。二是萧何为刘邦推荐了军事天才韩信,这成为刘邦战胜项羽的决定因素。三是他在经营巴蜀和关中的过程中,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为刘邦建立了牢固的后方根据地,保障了刘邦军团的物资供应和兵员补充,刘邦在多次受挫后都能迅速振作,全赖于此。

所以,萧何虽无攻城掠地的野战之功,但他对汉朝开国的重大作用,却是无人能够替代的。

在封赏功臣时萧何以元功第一封赏最重,食邑最广,而且政治待遇也最高,刘邦特许他“剑屐上殿,入朝不趋。”这是什么意思呢?按照叔孙通制订的“朝仪”规定,大臣上朝,必须要取下佩剑,脱下木屐,光着脚丫子,急急地踩着小碎步进入大殿,就像我们在戏台上看见的那样。惟独萧何可以佩着剑穿着靴子上朝,这在当时算是比较高的政治待遇了。虽然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都比较高,实际上他并不富有。英布造反时,他为了降低自己的声望强购民产,但所购也大都是偏辟劣地。他为刘邦营建了豪华的宫室,自己的相国府却窄小简陋,甚至连院墙也没有,与普通民宅无异。

萧何的恭谨俭约,源于他小心翼翼的自保意识。他自知如果没有这如履薄冰的谨慎,他几乎就不可能善终。

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七月初五,心力交瘁的萧何燃尽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光热,一病不起,撒手人寰。

萧何病重时,惠帝刘盈到相国府去探望,并问垂危中的萧何:“相国百年之后,谁可以接替您的职位?”??

萧何不直接回答惠帝的问话,却绕了个弯子对刘盈说:“最了解臣子的莫过于陛下”。那意思是说:“我心目的人选陛下您应该是心知肚明呀”。

惠帝问:“那相国您觉得曹参这个人怎么样?”??

萧何强撑身子坐起来,称赞道:“陛下择贤得人,我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萧何与曹参,是早年间的好友,多年来一直互为刘邦的左右手。但在分封功臣的时候,两个人之间出现了隔阂。萧何居功第一,封给他的食邑也最多,曹参就很不服气,认为萧何不过是个舞文之辈,不该受这么重的封赏。萧何也觉得曹参这人器量太窄,自恃功高,目中无人,有几分瞧他不起。所以后世史论家把萧何病重时推荐曹参,大加赞许,将其树为“外举不避仇”的典范。实际上问题没有这么简单。前面说过,萧何说话做事处处谨慎小心,惠帝问他谁能接替相国之职,也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先探探惠帝的心思,必待惠帝说出人选之后,才合盘托出自己的观点。到了生命垂危之时,他依然保持着这种仿佛与生俱来的谨慎。这是其一。

其二,曹参虽然是个武夫,以敢打恶仗、硬仗著称。在反秦战争和楚汉战争中,他创下了攻陷诸侯国二个、郡县一百二十余个的战绩,在多次攻城之战中,总是他第一个登上敌城。但是曹参又不是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武夫,而是一位有政治头脑和识见的人物。早在楚汉战争时,他就有了“出将入相”的经历——随大将军韩信平定齐国时,他就是右丞相了。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封长子刘肥为齐王,曹参为齐相国。齐国在诸侯王国中为最大,政治地位、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除了关中之外最重要的地区,可见刘邦也将他倚为干城。曹参虽为宰相,但因刘肥年轻,实际上全由他操持国政。他拜胶西一位名叫盖公的老先生为师,向他学习黄老之术。

什么叫“黄老之术”呢?在秦汉之际,老庄的思想,占主导地位,也有人托名黄帝为道家鼻祖,鼓吹“帝道”,从而出现了“黄帝学派”,并且“黄老”得以并称,成为当时最时尚的学派。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适应了汉初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曹参在齐国施政,一直采取审慎弱势的黄老政治,一切顺其自然,清静无为,不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与民休养生息。在他的治下,齐国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称赞他是管仲和晏婴之后的齐国又一贤相。这些,萧何理所当然是知道的。汉朝在多年兵劫的废墟上立国,满目疮痍、百废待举,特别需要这样的人担起相国的重担。对曹参的执政能力,萧何是赞赏的。

其三,萧何与曹参,只是大汉定国后因分封问题失和,两个人并非“仇家”。他们之间较多的是互相欣赏而非互相敌视。目前女主权欲膨胀,外戚蠢蠢欲动,政治环境波谲云诡,特别需要曹参这样有资历、有能力,又有政治识见的人物来平衡各派政治力量。

基于以上三点,所以萧何认为惠帝让曹参接替相国之职是“择贤得人”。

曹参怎么样呢?他一听到萧何去世的消息,就立刻告诉舍人说:“快为我准备行装,我就要入京了。”??

舍人一头雾水,问他进京做什么?他说:“入京做相国啊。”??

果然没几天,惠帝的诏书到了,任命曹参为相国,让他即刻赶赴长安就任。而此时曹参已经有条不紊地妥善安排好了齐国的政务,并且及时地推举出了自己的接班人。临行之前,齐国新任的丞相向他问政事,曹参只谈了一句话:“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什么意思呢,是说“我只把齐国的刑狱和市场托付给你,希望你不要过多地干扰”。

继任者听了感到不可理解;刑狱和市场?难道治国没有比这更重要的吗?曹参怎么说?他说:“你不要认为这是区区小事,细节往往决定成败。监狱和市场,是善人与恶人并存的地方,你如果过多地干扰,让奸邪之人无容身之地,他们就要出来兴风作浪,扰乱社会秩序,国家就会有大的麻烦,所以我把这件事作为头等大事托付给你”。

“勿扰狱市”,是曹参推行“黄老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汉书.曹参传》作注的孟廉说:“夫狱市者,兼受善恶,若穷极奸人,奸人无所容窜,久且为乱。秦人极刑而天下衅,孝武竣法而狱繁。此其效也”。像监狱和市场那样的地方,好人坏人都有,要是把坏人赶上绝路,他们就会闹乱子。秦朝的苛政和极刑,实际上把天下弄得很不安宁,孝武严峻法令,全国的刑狱繁多为人诟病,这些都是反面的例子。颜师古也注释说:“《老子》云:‘我无为,民自化;我好静,民自正’。参以道化为本,不欲扰其末也”。诚为道家思想的具体体现。

且说曹参到了长安走马上任,人们都瞪大了眼睛。想看看这位新相国怎么烧他新官上任的“三把火”。

没想到曹参没有任何大动作,一切按照萧何既定的规章制度办,前后衔接,天衣无缝。“举事无所变更,一遵何之约束”。

在任用干部方面,他选择那些不善言辞,谨慎敦厚的“厚重长者”,来做他的属吏,委以要职,而对于那些喜欢舞文弄墨、花言巧语,或者苛刻周纳,沽名钓誉之辈,一旦发现,就把他们毫不客气地斥退,炒他们的鱿鱼。

他让自己的行政效率慢下来,每天每夜地饮酒,因此积压了很多公文都不去处理。

这一来,那些公卿大夫受不了啦,大家天天盼着新相国弄几招新鲜的,可他竟然如此“不作为”!于是大家就去劝他。这些人一到,曹参就知道他们的来意,于是马上拿出美酒邀他们一起分享。有人忍不住想说话,曹参就拿酒杯把他的嘴堵住,直到把劝诫他的人都喝得大醉,东倒西歪离席而去。这样日子一长,大家也只能见怪不怪了。

上行下效,曹参这一带头,一些本来就喜欢喝酒的官吏这回放开了胆子,也学着新相国的样子,每天纵酒放歌,猜拳行令之声不绝于耳。曹参的随从们对这些人的作派非常厌恶,但不好意思和曹参说什么,就请他到后花园去游玩,因为相府的花园后面就是这班酒徒的官舍。他们想曹参看到这个情状,肯定要对自己和那些纵酒的人有所约束。

没想到曹参到了后花园,听到了那些官吏醉酒狂歌、大呼小叫的声音之后,立刻就被感染了,他立即叫人拿上美酒,和下属一起痛饮起来,喝得兴起,也大声喧嚷狂歌,和墙外边那些纵酒的醉鬼官吏彼此呼应。

正应了老百姓形容人际关系的一句俗话:“喝酒喝厚了,玩钱玩薄了”。大家成了酒肉朋友,天天喝得痛快淋漓,谁犯了过失,曹参都不追究,而且代为遮掩,所以整个相府一团和气。

曹参这么昏天黑地的呼酒买醉,把惠帝刘盈弄得心里发毛。他不明白曹相国到底是怎么了。他心里究竟结着什么疙瘩?他胸臆中有什么块垒要借酒来浇?他又有什么情绪需要如此地发泄???

刘盈百思不得其解,但有一点他是心知肚明的——“人彘”事件以后,他自己就每天纵情于声色,那是为了逃避,为了弃绝,为了让自己在污淖中去寻找心灵的净地,可曹相国又是为了什么呢?或许他也有难以言说的隐痛???

刘盈越想越头疼,就把曹参的儿子曹窋找来,曹窋时任中大夫,深得刘盈器重。惠帝刘盈对曹窋说:“你回家时,找个机会问问你家老爷子,‘高皇帝刚刚辞世,当今皇帝年轻,您老人家作为相国,整天喝得醉猫儿似的,不向皇帝奏请政务,这样下去,如何能忧天下?’你不要说这是我对你讲的”。

曹参的儿子曹窋在一次回家休假时,就把这话对曹参讲了。曹参当下大怒,马上把曹窋打了二百板子,说:“赶快入宫侍候皇帝,国家的大事哪里要你插嘴来管。”??

上朝的时候,惠帝就责备曹参说:“为什么要责打曹窋,他对您说的那些话,全是我让他说的。”??

曹参脱冠请罪说:“陛下您自己想一想,您与高皇帝比,谁更圣明英武呢?”惠帝说:“朕当然不敢与先帝相比。”??

曹参又问:“那么陛下觉得我和萧何相国比较,哪一个更贤能呢?”惠帝说:“说实在的,您恐怕比不上萧何”。

曹参说:“这就对头了!高皇帝与萧相国平定天下,国家大法已经完备,陛下尽可以垂拱而治之,我也只要恪守职责,遵行不变,这难道不是明智的选择吗?”??

惠帝一拍脑袋说:“说得好。您就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吧”。

曹参做了三年相国就去世了,他用这种“无为而治”的方式维持了政局的稳定,使经历战乱的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所以老百姓就编了歌谣称赞他:“萧何为法,觏若划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意思是:萧何制定法令,严明周全。曹参接任相国,谨慎遵循。无为而治,天下庶民安居乐业。民心所向,这是对曹参最权威的褒奖了。

“萧规曹随”留下了一段政治史上的佳话,但更留下了深长的思考:那就是曹参整天纵酒是为了什么?为什么一个醉猫儿宰相竟得到了老百姓如此赞誉。

汉初的政治制度,是“汉承秦制”。即在郡县制基础上实行的分封制。郡县制适应封建大国专制的政治统治,体现了封建的集权特性,而分封制也很适合于专制政治的统治,适宜封建的宗法特性。但郡县制使封建国家中央和地方之间没有权力分割,地方没有一点自主权和机动性。帝王的意志通过郡县制迅速贯彻到全国每一个地方,即使帝王犯错误,那么全国也会一起跟上他犯错误。这样过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直接导致了秦王朝的帝国贫血。在大一统的郡县制体制下,农民没有流动的自由,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受到了遏制。

而萧何的政策,是让郡县制和分封制恰当地结合起来,即搞郡县制又搞分封制。换一句话说,是实行有汉初特色的郡国制。这样就让中央和地方之间取得了一种均衡,化解了一些矛盾。同时,由于它相对简约,也更适合当时动乱不安的国内形势。

但这套制度刚刚实施不久,萧何就撒手人寰。所以曹参心里很明白,他最明智的办法,就是让这套制度得以继续推行,而不能另搞一套。“治大国如烹小鲜”,曹参不敢轻易“下铲子”。

另一方面,吕后权倾朝野,连惠帝也不过是个傀儡。她对刘邦的这个功臣集团本来就充满了仇视和疑忌,韩信、英布、彭越的被诛杀,已经让她无须再遮掩自己的锋芒。曹参本来就是这个功臣集团的领军人物,吕后对他的防范、疑忌是在情理之中的事。如果他大刀阔斧地推行新的政令,热热闹闹地烧他的新官“三把火”,可能他的下场会比韩信们更惨。但是,他既不能像张良那样服食炼气作逍遥仙,又不能像萧何那样天天戴着面具作戏,再说他们的这一套他做为一个武夫又学不来,而每日纵酒狂饮,倒是附合他的性格,也算是一种自保的方式吧。更重要的一点是,只要一切按萧何时代定下的方针办,吕后和其党羽就不能够随心所欲地变乱制度,她们篡权的阴谋就会受到一定的遏制。别看曹参是斗大字不认得一箩筐的大老粗,他的政治智慧,可实在不能小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