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雍、乾三位皇帝,都非常关注景德镇御窑厂,所以清朝御窑厂的瓷器,康熙“郎窑”、雍正“年窑”、乾隆“唐窑”,名贯中西。而督陶官唐英,十六岁就在养心殿造办处工作,和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都有交集。他是中国瓷器史上既有著作又有精品,既懂管理又会操作,既倾心敬业又清廉自守的督陶官员。
唐英(1682—1756),今辽宁沈阳人。他的父亲随清军入关。唐英七岁入学读书,十四岁被编入内务府八旗满洲正白旗包衣。包衣,是满语译音,意思是家内奴,终身不变,子孙世袭。他十六岁到养心殿造办处工作,后来任职宫廷画样,给宫廷御制器物画样子。唐英聪明、忠诚、细心、勤奋。他的工作使他能看到内廷的名器、名书、名画、名家,并得到康熙帝的信任,积淀丰厚文化的底蕴。这为唐英日后在御窑厂督陶期间,揣摩上意,推陈出新,从而烧造出精美的“唐窑”瓷器,打下了良好的文化与艺术基础。
雍正六年(1728年),唐英四十七岁,被以内务府员外郎身份派到景德镇协理年希尧督陶。内务府总管大臣多是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兼任,下面有郎中(正厅局级)、员外郎(副厅局级)等。出任景德镇督陶官,这是唐英人生的重大转折点。
唐英初到御窑厂,完全外行,茫然无措,心里惴惴不安,唯恐有辱使命。怎么办呢?学习,学习,再学习!放下官架子,向工匠学习。
第一,闭门谢客,不应酬,不唱和,不访客,不出游。
第二,放下架子,与工匠,同吃饭,同劳作,同休息。
第三,刻苦钻研,学制胎,学彩绘,学釉料,学烧制。
第四,成为内行,会制胎,会彩绘,会釉料,会窑火。
三年之后,唐英学会全部七十二道制瓷工艺,得心应手,成为专家。
唐英督窑,创造辉煌。他先后管理淮安关、九江关、粤海关,遥领陶务。到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才获准辞职,同年去世。唐英于景德 镇御窑及相关处工作共二十八年。在有清一代景德镇御窑督陶官员中,唐英任事最久,工作最勤,业务最精,贡献最大,烧制出举世闻名的“唐窑”瓷器。唐英于御窑,有三大贡献。
第一,制瓷工艺贡献。唐英在二十八年的御窑管理与烧制过程中,亲自督导和烧制的瓷器,数量大,质量优,精品多,影响大,因而被誉为“唐窑”。
第二,学术创新贡献。唐英之前,瓷器工匠没有文化,不会著书立说;文人有文化,但不懂制瓷工艺。唐英既懂烧造瓷器工艺,又有较高文化素养,先后编写出《陶务叙略》《陶冶图说》《陶成纪事碑记》《瓷务事宜谕稿》等著作,从而对御窑瓷器制作及其发展创新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学苑出版社出版的《唐英全集》则是其集大成者。
第三,制瓷精细管理。在他任内,人事、财务、生产、工艺,方方面面,都立规矩,既约束下级,也约束自己。这里着重讲财务制度。御窑开支浩大,财务制度不清:钱花了多少,花到哪里去了,缺乏统计;什么钱该花,什么钱不该花,缺乏标准。唐英制定《烧造瓷器则例章程》。唐英在两百年前就实施成本核算,观念超前,制度完备,切实可行,贡献斐然。
唐英在景德镇受到敬重。他从粤海关调回九江关,到景德镇巡视御窑厂。史料记载,他到达景德镇那天,渡过昌江,全镇士、农、工、商,都等待在昌江两岸,叹惜唐英有些老态龙钟,为他的到来欢腾鼓舞,颇有故旧远归之意。
唐英的人生,在外人看来,可谓风光,一辈子工作在康、雍、乾三位皇帝身边,创作了太多的艺术精品,官也做到局级。但他自称“蜗寄”。蜗寄,就是像蜗牛一样寄生在硬壳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叹呢?
一是忍劳。积劳成疾,说的恰似唐英。乾隆初,唐英短暂卸去窑务,赴淮安关履新,却大病一场;乾隆十一年(1746年),唐英已六十五岁,不辞劳苦,巡视窑厂,却患上眼病,在镇上疗养两个月才痊愈。后调任粤海关,气候不适,患了重病,又调回景德镇,直到七十五岁才获准辞职。唐英无福颐养天年,去职的当月就去世了。
二是忍怨。唐英尽职尽责,乾隆帝并不体谅,反而经常指责。瓷器的数量少了,质量差了,破损多了,工期迟了,花钱超了,不管唐英是否有责任,都会受到指责,而且还要挨罚。
三是忍贫。历朝督陶官都是肥差,因为可以贪污。唐英不仅不贪,还自掏腰包,补贴公用。他试制新的器型,经常用工资垫付烧造费用。
四是忍贱。唐英身为包衣,从未办过出格事,说过出格话。即使这样,遇到位高权重的人,他还要“冷热面前陪色笑”,指望对方伸手不打笑脸人。这种低贱身份,必定心受煎熬。
唐英一生,酷爱读书。他说:“我特别喜欢读书,每天漏下四五,还披阅不休。”他留下诗作六百多首。唐英平生最快乐之事,大概是悬赏征诗。他在九江关任职时,捐款重修琵琶亭。一次,唐英把纸笔放在亭子上,令过客赋诗,签上姓名,交关吏投进,最后由唐英评出高下,给以报酬。结果,文人骚客,纷至沓来。著名文人袁枚曾躬逢其盛,多年后旧地重游,琵琶亭还在,他不禁回忆起当日置酒高会、彻夜茶叙和诗的盛况。
唐英把希望寄托于儿孙,希望儿孙考功名、有成就,摆脱包衣身份。他的长子文保继承父职,在内务府造办处供奉;而次子寅保考中进士。唐英欣喜万状,以为寅保从此可以摆脱包衣身份,不料乾隆帝却让寅保学习陶务,准备接班。眼看两个儿子都走上自己的老路,唐英黯然神伤。
唐英一生,脱不掉包衣身份,洗不掉俗务风尘,换不掉陶人身份,忘不掉心灵宏愿。唐英一生清白,就如他自己所追求的:“真清真白阶前雪,奇富奇贫架上书。”御窑千秋史,唐英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