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治河 ——为什么水利和漕运这么重要?(1 / 1)

明朝迁都北京以来,皇宫的需用,京师军民的需用,主要靠京杭大运河运输。京杭大运河穿越黄河、淮河等五大河流,其中黄河和淮河经常泛滥,而一旦黄河或淮河出了问题,就直接影响运河通航,也直接影响漕运。1966 年,我骑自行车从北京出发,沿京杭大运河进行考察。行程三千五百里,途经八个省市,历时一个月,最后到达杭州。在江苏省淮阴市(今淮安市淮阴区)境,看到黄河、淮河、运河的交汇处,清朝叫“清口”。前几年我又去清口考察,那里建立了博物馆。康熙帝治河、通漕的一个关节点,就在清口。

通漕首先要治河,治河重点是黄河。康熙帝是怎样做的呢?

黄河为害的自然原因之一是,黄河水从上游夹带大量泥沙,泥沙淤积,河床升高,逢到雨水过大,河水漫溢,河堤溃决。黄河为害的社会因素,又加重了黄河水患。金初攻宋,决黄河豫北段,河道南移,生民遭殃。蒙古灭金,与南宋争开封,决寸金淀,黄河泛滥。明朝末年,决开封黄河堤,水灌开封城。

元、明、清三代的黄河水患,屡决大堤,为害一方。清朝所谓“河务”“漕运”,首先要保证漕运畅通,所以康熙帝治理黄河以保漕利运为主要目标。

康熙帝治河,贵在亲自抓。抓什么?抓考查。康熙帝派侍卫拉锡等去往黄河源头,到星宿海,往返万余里,并绘成黄河舆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幅经过实际踏查而绘成的黄河图。康熙帝六次南巡,巡视黄河,亲自考察,阅读方志,访问老人,扯绳测量,指授方略。

康熙帝重视治河,要在选择能臣、廉臣做河道总督。明朝以都御史总督河道。清朝设专职河道总督。康熙朝设河道总督十二人,下面重点介绍靳辅,以显示康熙帝治河的决心、治策、智慧和风范。

这里插一句,到雍正的时候,运河实行分段管理:江南一人,称南河总督,驻清江浦(今淮安市清河、清浦两区);山东一人,称东河总督,驻济宁州(今济宁市);直隶一人,称北河总督,由直隶总督兼,驻保定府(今保定市)。

靳辅(1633—1692),今辽宁辽阳人,汉军镶黄旗,初为官学生,后任学士(五品)。像他这种经历,就是没有参加科举考试,而是因为出身旗人,被保送上学,推荐做官。康熙十年(1671年),靳辅任安徽巡抚。康熙十六年(1677 年),靳辅受命任河道总督。在离京赴任、途经邯郸的时候,靳辅在吕翁祠结识了陈潢。陈潢是何许人也?

陈潢(1637—1688),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为人聪颖,但怀才不遇,屡试不中,落魄京华。他饱读治河之书,研究治水,颠沛流离,暂居邯郸,在黄粱梦吕翁祠的墙壁上题下一首诗:

四十年中公与侯,虽然是梦也风流。

我今落魄邯郸道,要替先生借枕头。

靳辅见诗,认为这是奇人。靳辅访见陈潢,两人相见恨晚,靳辅就把陈潢作为幕僚,协助自己治河。当时官员们都把河道总督这个职位看作让人害怕的官职,正所谓闻者心惊,见者胆落。靳辅也有些彷徨。陈潢鼓励靳辅:“盘根错节,正好可以辨别哪件是利器;河久失修,正好需要有人奋起而担当。这个担当者,非公莫属矣!”

靳辅同陈潢沿河考察,访问有经验的老人,日夜奔波,经过考察,胸有成竹。于是,靳辅一天内上了八封奏疏,建言治河方略:统审全局,河运并治——黄河和运河综合治理;浚河筑堤——疏浚河道,加筑堤坝;束水攻沙——积蓄大水来冲刷泥沙等。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疏通河道,就是采用明朝的治水经验,筑堤坝束水,冲刷黄河水中夹带的泥沙,疏通河道。

第二,加快泄洪,就是在主堤之外三四里的地方再筑一道遥堤,洪峰大的时候,河水可以在两道堤坝里下泻,这样就可以避免黄河决口,泛滥成灾。

第三,绕开黄河,就是从江苏淮阴到邳县,新开一条长达三百里的运河——中河。原来船行到这里,要借一段黄河再进入运河。黄河来水不稳定,有时风大浪险,水流湍急,每条船要增加二十多名纤夫,日行二三十里,有时遇到浅滩,还要把货物卸下,陆运过浅滩后,再重新装船。新开中河后,漕船不再借道黄河,避开了黄河的风险,直接从中河通过,无风浪之忧,顺利通行。这里我前些年去考察过,中河的河道还保存着。

清初,黄河决口,造成洪泽湖湖底淤高,湖水溃漫堤堰。靳辅偕同陈潢在洪泽湖的堤坝高家堰展开护堤工程,后来还在堤堰上建造了仁、义、礼、智、信五个减水坝,在大堤上建造石头堡,以便观察水势。当时还在堤坝同一水平线上浇铸了九牛二虎一只鸡,企盼金鸡报晓,警示堤防;借用“九牛二虎”之力来维土制水,镇奠淮扬。今日栩栩如生的铁牛尚在。这里现在是大运河沿线重要的文化遗产点。

靳辅和陈潢督率民工,日夜辛勤,大有成效,但多次受到无辜指责,屡遭磨难。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一位官员上书否定靳辅的治河方案。康熙帝派官前往调查。靳辅申辩:“工程将要竣工,不应随便变更。”康熙帝命朝廷会议讨论,并召靳辅到北京答辩。靳辅又说:“工程就要完工,不应变更。”康熙帝同意,命靳辅赶回工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南巡,阅视河工,赐诗赞美。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御史郭琇(xiù)弹劾靳辅治河无绩,内外臣工,群起附议。康熙帝交九卿会议裁决。靳辅被罢官;陈潢被削职,逮京师,下狱之后忧愤致死。康熙帝命免去靳辅河道总督,以闽浙总督王新命取代。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巡阅高家堰,见水势回缓,非常高兴。沿途听到江淮百姓称颂原任河道总督靳辅,感念不忘。回京后,康熙帝召开六部九卿会议,说:“之前对靳辅革职是错了,恢复他原来的衔级(就是恢复待遇)。”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康熙帝重新任命靳辅为河道总督,可惜当年冬天靳辅就去世了,年六十。

靳辅是康熙朝治河的能臣、名臣、功臣、廉臣。靳辅治理河运,三十年无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