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帝这一生最重视的工程莫过于他自己的寿宫,也就是自己的陵墓——定陵。但这个大兴土木的定陵,最后却没有成为万历帝期待的万年吉地。何以见得?
万历帝二十岁就着手修建寿宫——自己的陵墓,这是有原因的。他的皇父隆庆皇帝生前没有营建陵墓,死后匆匆建陵安葬,不仅陵墓规制偏小,而且陵址也没选好,没过几年就发生地基塌陷。他最敬佩爷爷嘉靖帝,在生前营建了一座豪华的永陵,所以,他对自己的陵墓非常重视。
万历十一年(1583年)正月,万历帝下了一道谕旨,提出要在闰二月亲自到昌平天寿山春祭,同时勘选寿宫基址。同年九月,万历帝第二次奉太后、率后妃等,前往天寿山勘定寿宫吉地。经过反复比较,他决定寿宫吉地就在大峪山。
寿宫吉地选定后,万历帝很高兴。一年以后,万历十二年(1584年)九月,万历帝同两宫皇太后和众后妃,并有内阁大学士和吏、户、礼、兵、刑、工部的尚书随行,来到大峪山选定的吉地。这是万历帝第三次亲自勘查寿宫吉壤。
万历十三年(1585年)八月,大峪山陵墓破土开工。万历帝派首辅申时行前往主持仪式,申时行尚未离京,就有人对选定的吉地提出质疑。不久,万历帝第四次去天寿山,最后还是定在原址,工程继续进行。
吉壤确定了,万历帝提出仿永陵规制营建。时任礼部侍郎、日讲官朱赓随即上疏表示异议,提出隆庆帝昭陵在望,如果规制超过太多,不合适。万历帝没有理睬。
万历帝的寿宫,选材非常讲究,铺地面用苏州烧制的金砖,光亮如漆,敲之有声;砌墙用山东临清烧制的城砖,宽大厚实,十分坚固;还有一种花斑石,采自河南浚县,五彩斑斓,明亮如镜,用来铺地或装饰墙面。
经过两年施工,到万历十六年(1588年)秋天,寿宫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九月初十,万历帝率后妃、阁臣、公侯勋臣、六部尚书等第五次前往大峪山,亲阅寿宫。
万历十八年(1590年)六月,大工告竣。营建陵寝的开支已超出白银八百万两,这相当于全国两年赋税收入的总和。
万历帝从二十岁开始运作此事,五次亲自勘查寿宫,时间延续八年,终于大功告成。此后,他不再提及这件事,更没有举行任何庆典仪式,这是因为二十八岁的万历帝已经沉醉于酒、色、财、气之中,怠于临政,贪图安逸,不愿再受远途颠簸之苦。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四月初六,万历帝的王皇后去世,万历帝按礼部所议,命将王皇后安葬于地宫。谁知到七月二十一日,万历帝也死了。太子朱常洛继位,就是泰昌皇帝。泰昌帝即位后,开始筹办万历帝和孝端皇后丧礼。他亲定皇父陵寝为定陵,又将送葬日期定在九月二十八日。没想到,这个日子还没到,泰昌帝竟于九月初一也死了。紫禁皇宫,四个多月,三起大丧。天启帝即位后,命大行皇帝和大行皇后葬礼如期举行。
礼部右侍郎孙如游等二十四位官员被任命为护丧提督大臣,八千名官兵奉命抬棺椁。由于棺椁中陪葬物品太多,棺椁格外沉重,杠绳多次更换,队伍走到德胜门时,已经入夜。走到巩华城,主杠突然压断,棺椁右侧一角坠地。直到十月初三,万历帝、后的棺椁才葬入地宫,现场实况,一片狼藉,捆扎随葬物品箱的绳子都没有拆掉,有的木杠也没撤下,这是因为抬杠之人怕被埋入地下,慌乱逃出地宫。
早在万历帝第四次勘查寿宫基址时,他对左右的人说过:“如今外廷诸臣为寿宫争言风水,风水在德不在险,从前秦始皇营骊山,何尝不选求风水,结果不久就被掘开,选求何益?”还真让他给说着了。1956—1957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考古工作者对万历帝、后定陵地下宫殿进行发掘。这是明朝十四座皇陵中唯一被发掘的皇陵。定陵出土各类器物三千多件。1959年,定陵博物馆在定陵原址上建成。
现在,到北京旅游的国内外游客,很多会去十三陵的定陵地宫参观。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在地宫中殿万历帝和两位皇后宝座前面,摆放着三口青花瓷大龙缸,这组青花瓷大龙缸高约70厘米,口径70厘米,底径58厘米,主体纹饰是五爪龙盘旋于缸体之上,昂首张目,龙鳞乍立,五爪勾张,翻云腾雾,气势非凡。缸体上部有“大明嘉靖年制”六字款。
据当年第一个进入地宫的庞中威先生回忆,当定陵地宫刚被打开时,他们先扔下一只公鸡试探是否有毒气,公鸡飞出,人们放心,考古工作者才下去。他们发现大龙缸里储满灯油,油面上有三个灯捻。这就是传说中的“万年灯”。有人认为,因防火灾,灯捻并没有点燃,是象征性的摆设;也有人认为,当时是点燃了,因地宫大门关闭,氧气耗尽,油灯熄灭。
其实,万历朝御窑有一个关于大龙缸的传说。故事说,万历年间,皇帝谕旨,令景德镇御器厂烧造大龙缸,并派太监潘相督陶。这尊大龙缸体量大,缸体厚,技艺精,难度高,时限紧。太监潘相传旨:“克期完工,必须完美无疵,奉送北京,否则斩首!”御窑工匠全心全力,夜以继日,反复烧制,全都失败。
太监潘相督责严厉。万般无奈之时,无计可施之刻,有一个人挺身而出,他就是把桩(领班)师傅童宾。童宾为烧成大龙缸,为了工友安全,面对熊熊窑火,纵身一跃,投入烈焰,以身殉职。
当日熄火,翌日开窑,巨丽龙缸豁然出窑。而童宾,身躯化作青烟,灵魂升上天空。童妻痛哭收尸,奠酒三祭,葬凤凰山。同乡人为童宾感动落泪,尊童宾为窑神,立祠祭祀。从此,烧窑必祭窑神童宾。这就是景德镇佑陶灵祠、风火仙师庙的由来。
在今景德镇市古窑民俗博览园广场上矗立着窑神童宾铜像,高9.9米,重8.8吨,通高15.9米,铜像庄严,气势雄伟,纪念工匠英雄童宾。这个故事,感动天地,激励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