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皇帝,多数尊儒崇佛,嘉靖皇帝则痴迷方术,从祈求消灾到祈求生子,再到祈求长生不老,越来越痴迷,越来越疯狂。他在乾清宫差点被宫女勒死以后,就搬到西宫,祷祀日举(每天都祷告祭祀),土木岁兴(每年都大兴土木),郊祀不亲(祭天这种国家祭祀不去参加),朝讲久废(上朝、经筵日讲这些皇帝的本职工作都长期不做)。这是怎么回事呢?
嘉靖三年(1524年),嘉靖帝征召了一名来自江西龙虎山上清宫的道士邵元节,封他总领天下道教,赐金印、银印、玉印、象牙印各一方。这是嘉靖帝沉迷方术的开始。
开始是祈求生子。嘉靖十年(1531年),已经结婚近十年、二十五岁的嘉靖帝一直没有子嗣,就在皇宫御花园的钦安殿设立醮(jiào)坛(道士祭神的坛场),祈求生子。皇帝亲自行礼,文武百官争先跟从,香火缭绕,弥漫皇宫。
在后来的几年,嘉靖皇帝果然有了几个皇子,他认为这是设立醮坛祈求生子的结果,于是更加频繁地举行斋醮,除了钦安殿,又在皇宫北面的煤山和北海之间建造大高玄殿,举行安神大典。
对邵元节,嘉靖帝是极尽恩宠,官拜礼部尚书,赐一品官服,还为他建府第,赐禄米,授庄田三千亩,派校尉四十名,封赠他的父母,授官他的子孙。嘉靖十八年(1539年),邵元节病死,嘉靖帝又开始宠信道士陶仲文。前面讲过,嘉靖帝南巡的时候,陶仲文预卜了卫辉行宫火灾。后来皇太子出痘,陶仲文祈祷祛病,皇太子的病好了。于是嘉靖帝对他的恩宠超过邵元节。后来陶仲文又病死,并没有成仙。嘉靖帝应想一想:这两位大仙都没有长寿,自己能长寿吗?神仙都会病死,自己怎能成仙呢?但是,嘉靖帝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加追求长生不老,炼丹吃药,执迷不悟,越陷越深。
有两位御史上书,说皇帝求子要靠施仁政,不能靠求神仙,嘉靖帝把这两位御史贬到边境去充军。一位翰林上书规劝,被下狱拷打,贬戍边地,永不叙用。御史杨爵上疏,力陈崇道的问题,驳斥妖邪之妄。嘉靖帝震怒,将杨爵下诏狱。杨爵在狱中遭受酷刑,几次被打得昏迷。此后,以严嵩为首的内外官员争相谄媚取悦,没有再敢建言的大臣。
在皇宫西侧原来有燕王的旧宫,“壬寅宫变”之后,嘉靖帝把这里改为永寿宫,住进这里,因为此地在皇宫西侧,俗称西宫。西宫周边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除了永寿宫之外,以玄极殿为拜天之所,相当于皇宫的奉天殿;以高玄殿为内朝之所,相当于皇宫的文华殿;又建清馥殿,作为行香之所;后来还建了斋宫、紫宸宫、万法宝殿等。嘉靖四十年(1561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永寿宫被烧毁。当时正兴皇宫三大殿工程,于是分拨建筑材料,再建永寿宫。不到三个月,永寿宫告成,当天徙居,赐名万寿宫。直到嘉靖帝的儿子隆庆帝继位后,命把万寿宫夷为平地。
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嘉靖皇帝住在西宫,不再临朝听政,内阁大臣也不去文渊阁上班,而到西宫上班。那么,嘉靖帝在西宫做什么呢?
第一件事,就是举办各种斋醮活动。
这里就发生了历史笑话,或者叫历史丑闻。在举行斋醮时,献给天神的祝辞是用红笔写在青藤纸上的,所以叫青词,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嘉靖帝在西内的无逸殿安排了一个为他撰写青词的写作班子,每日值班,随时应召。这个写作班子没有道士,全是重要的官员,如太师郭勋、大学士夏言、礼部尚书严嵩以及文丑袁炜等。
翰林侍读袁炜撰写青词,最受皇帝宠幸。嘉靖皇帝有时半夜想起有事要让天神知道,就写个条子,让太监递给值班的大臣。袁炜下笔立成,辞藻华丽,表意细微,受到皇帝称赞。嘉靖帝在西宫养的一只狮子猫死了,就命儒臣为狮子猫撰写悼文。诸位大臣都借口题目难作,故意推辞。唯有这个佞臣袁炜,写了一篇吹嘘拍马的青词,说“化狮成龙”,就是这只狮子猫死后成龙了。嘉靖帝看后,龙颜大悦。由于擅长写青词,袁炜官阶直升到户部尚书、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袁炜品性极差,道德败坏,无耻之尤,后来死在回家的路上,年五十八,人皆恨之。
嘉靖在西宫做的第二件事就是炼丹吃药,祈求长生。
有一位无锡进士顾可学说,用童男童女的尿液炼制成药,可以长生不老。嘉靖帝任命这个人为工部尚书、礼部尚书、太子太保,领大学士的俸禄。时人嘲笑说:“千场万场尿,换得一尚书。”嘉靖皇帝还吃一种“先天铅丹”。这种丹药用少女经血炼制,所以他先后三次大选幼女和少女入宫——一共七百六十名八到十四岁的幼女和少女,以备炼丹。
有一位国子监生叫王金,杀人潜逃,藏在通政使赵文华家。王金把一种仙酒献给赵文华,赵文华又献给嘉靖帝。一天,嘉靖帝要各地派人采集灵芝,于是四方献来灵芝,汇聚在御苑。王金贿赂太监,得到灵芝一万株,聚成一座小山,起名叫“万岁芝山”,献给嘉靖皇帝,接着,又伪造五色龟献给皇帝。嘉靖帝大喜,派官去太庙把这种祥瑞之兆告诉祖宗。那个无耻之尤的袁炜也上表祝贺。王金又把自己做的金石丹药献给皇帝,嘉靖帝竟然吃了,还觉得精神较好。但没多久,嘉靖皇帝病重,留下遗诏,说罪过在王金等人,命令把王金下狱论死。
西苑万寿宫像一面镜子,将嘉靖帝沉迷方术、重用小人、胡作非为、专制滥权和他的丑恶灵魂映现得淋漓尽致。这也警醒后来人,皇权应当被约束,君权必须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