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 ——从午门廷杖到此心光明(1 / 1)

近些年来,王阳明和他的学说引起很多人的关注,甚至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王阳明跟故宫有什么关系?至少有“一甜一苦”的亲密接触——“一甜”就是弘治十二年(1499年)王阳明来到皇宫参加殿试,金榜题名,考中进士;“一苦”就是在午门东庑遭到廷杖。

明清时期,无论哪位皇帝入主皇宫,都推崇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学说。而儒学自春秋战国之后,历经两千多年发展,有过三次高峰:第一次在西汉,董仲舒将儒学推衍成为经学;第二次在宋代,朱熹建立了理学体系;第三次在明朝弘治、正德年间,形成王阳明的心学。接下来讲王阳明——从午门廷杖到此心光明。

王阳明原名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母亲怀孕十四个月才生下他,他到五岁还不会说话。这位王守仁后来在绍兴的阳明洞旁盖房子居住,所以被称为王阳明。王阳明九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王华考中状元,后来做了弘治帝的老师。他十一岁时,父亲接他和祖父住到北京。路过镇江金山寺,祖父带他和朋友们饮酒吟诗。王阳明当众吟了一首诗: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山离得近,月亮离得远,有人就说山比月亮大。)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如果有人眼光开阔长远,就会看到山小,月更阔广。)

他不仅出口成诗,而且诗意高远,内含哲理。

对王阳明幼年影响更多的是他的祖父王天叙。祖父为人心胸豁达,吟歌自得。阳明的父亲身在官场,见他豪迈不羁,常常担忧,而他的祖父却对他充满信心。王阳明逐渐懂得,人生第一等事是读书,学做圣贤。这颗理想的种子种在少年王阳明的心田上。

十三岁时,他的母亲郑氏去世,这是阳明人生中第一个大挫折。他回老家居丧尽礼三年,又回到北京。进京前,他先去了长城居庸关一带。当时蒙古边患一直威胁明朝,王阳明要出关去看个究竟。他在那里骑马射箭,磨炼意志。

十七岁时,他按照父亲的安排,去江西洪都(今南昌)结婚。岳父是他的远房亲戚,当时做江西布政司参议。他在岳父家住了一年半,从早到晚练习书法,把衙门里积攒的纸全部写完,悟出写字的道理。他说:“我起初学字,对着古帖临摹,只学得字的外观,后来我先凝思静虑,把精神会聚在一起,字体默运在心,然后下笔,如此好久,才通得字法。”

十九岁时,祖父去世,父亲回乡守孝,召集阳明及从弟、妹夫等一起学习经义。王阳明白天随众课业,晚上便搜取经典诵读。随着读书修养的长进,王阳明在举止上也端容慎言。

二十一岁,王阳明考中举人;二十八岁,考中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二十九岁被授为刑部主事(处级)。至此,王阳明结束了第一阶段人生。

王阳明入仕后,便受到大太监刘瑾的残害,人生蒙受大挫折。做礼部侍郎的父亲受他牵连,也被罢官,不久就故去了。

正德元年(1506年),刘瑾逮捕御史戴铣(xiǎn)等二十多人。王阳明上疏营救,遭廷杖四十,被打得断了气,很久才苏醒,关在监狱半年之后,被贬到贵州龙场驿。

龙场在今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这里万山高耸,偏僻荒凉,多为苗民。善良的苗民见王阳明无处落脚,睡在草树之中,就帮他搬到一个山洞居住。洞口直上直下,山洞很低,也很窄小,没有家具铺盖,王阳明住在洞里,以草为被褥。这个山洞后来被当地人称为“玩易窝”。后来,王阳明又找到一个大些的洞穴,人在里面可以直起身来,就搬到这个大的洞穴居住,现在当地人把它叫作“阳明洞”。这两个山洞我都去考察过,而且都去过两次。

王阳明把中原儒家文明和教育带到了这个偏僻的地方,教百姓盖房子,烧窑制砖,把房屋布置起来,分成不同的功能区,把带来的图书整齐摆放,屋外还种上松、竹、芍药等。王阳明还带着驿卒放火烧荒,翻土耕种,得以温饱。

王阳明身处龙场驿这个偏僻艰苦而又安静优美的环境,很少与人交往,又没书读,只有苦思冥想。他夜以继日,回忆过去,琢磨学问,回顾好骑射、好侠义、好咬文嚼字、好神仙、好佛氏以及为学、为官的种种体验,整天思考“格物”之说。这“格物”二字出自《大学》,说修养身心有一个顺序: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基础。

这样,“格物”就成为这个链条的起点。什么是“格物”?格,是探索、研究;物,是事物、万物,“格物”就是探索研究万物的规律。怎么探究呢?经过日夜苦思冥想,王阳明终于顿悟,高兴得在睡梦里大呼大叫。后来,经过不断讲学、论证、贯通、著书,他的学说得到众多学者认同,于是,世间就有了“阳明学”。

王阳明的学说,最经典的就是两句话。

第一,格物致知,致良知。意思是,探索万物规律,要透过表面,用心思考,用心总结,探求规律,还要通过启发、教育、力行,唤起良知,使人性之良善得到发扬,透出光明。

第二,知行合一,重笃行。意思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是先知后行,也不是先行后知,而是知行合一,重视行,坚持行,更加强调行。

王阳明学说简称“阳明学”,丰富了中华儒学的宝库。王阳明弟子众多,世称姚江学派,有《王文成公全书》等著作传世。

嘉靖七年(1528年)十一月,五十七岁的王阳明在广西平乱过程中旧病复发,他一面上疏请求退休,一面乘船返回家乡。船行到江西南安,他的门生周积在那里做推官,赶来拜见。王阳明咳喘不止,半晌,才慢慢问道:“你近来学习有什么进步?”周积回答:“被政务牵累。”周积问:“您身体怎样?”王阳明说:“病势危亟,只存些元气罢了。”二十九日早晨,王阳明叫来周积,周积站立好久,才见他慢慢睁开眼睛,看着周积说:“我去了!”周积泪如泉涌,问他:“先生可有遗命?”王阳明微微地笑了一笑,说:“此心光明。”阳明先生,瞑目而逝。

当我读到这段史料时,不禁心潮澎湃。王阳明一生只有五十七年,三十岁之前过得悠游自在,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关爱。但他走上仕途后,却处处艰难,做学问难,传播学问难,做君子难,做事业更难。他蒙受廷杖之辱、牢狱之灾,遭到奸臣陷害、文人嫉恨,被发配龙场,烟瘴之地,草树穴居,后来又带兵征战,患上肺炎痢疾,长期忧病,缠绵不愈。所以,他这一生,受到的苦大大多于尝到的甜。但阳明先生在临终时说的最后一句话,竟是“此心光明”。

就王阳明个人而言,在五百年前,他达到了《左传》提出的“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