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日本政府通过立法与制定计划等,进一步大力提高其国家的信息化程度。如2001年1月开始实施《形成高度信息通信网络社会基本法(IT基本法)》,内阁设立了首相亲自担任部长的“IT战略本部”,任命了IT大臣。日本政府先后制定了“完善IT基础”的“e- Japan战略”(2001年)、“重视利用IT”的“e-Japan战略”(2003年)、“追求IT的结构改革”的“IT新改革战略”(2006年),并从2001年至2007年除2005年外均制定了发展IT的年度重点计划,宣布的战略目标是“作为领导下一代IT革命的领跑人,推进建设傲立于世界的日本国,到2010年度完成IT改革”。[161]日本政府在2006年1月制定的“IT新改革战略”中,仍然规定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目标为加强IT教育、完善学校IT环境、提高教师利用IT指导的能力、推进校务的信息化。[162]文部科学省在上述国家总体IT战略之下,积极制定并实施了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措施。
在信息运用能力培养方面,1998年、1999年的初等中等教育课程改革中新规定“信息与计算机”“信息科”为初中、高中的必修课后,该时期开始付诸实施(初中从2002年度、高中从2003年度开始全面实施)。进而,2008年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信息化”教育仍然受到重视,即要求在各门课程中均应根据学生的成长阶段改善“信息教育”,要求在各门课程中加强电子计算机与信息通信网络的同时,加强对信息道德的指导。[163]在提高教师利用IT进行教学能力方面,文部科学省2007年2月制定了《教师利用ICT[164]授课能力基准》,同年3月根据该标准对小学、初中及高中教师的IT使用能力进行了调查。其结果显示:能够用ICT研究教材及备课的占69.4%、能够用ICT授课的占52.6%、能够指导学生使用ICT的占56.3%、能够指导信息道德的占62.7%、能够用ICT处理校务的占61.8%。[165]此外,文部科学省还通过编制下发指导手册、举办教师及家长讲座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信息道德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如2001年度国公私立大学的课程改革中,占普通课程中首位的课程是“信息运用能力”(579校)。[166]各大学也进一步推广网络学习方式,如数所大学或同一大学的不同校区利用网络同时授课或举办各种学术研讨会,通过网络向学生提供学习信息等。文部科学省从2004年开始实施的“适应现代教育需求支援项目”中,便设有“利用ICT教育(2004—2006年度网络学习)”一项,支持大学、短期大学及高等专门学校等高等教育机构采取网络学习方式。
在信息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职业高中的“信息”专业(与农、工、商、水产、家庭、护理、福利并列为职业高中八大专业)专门培养中级信息专业人才。文部科学省从2004年度开始指定普通高中重点讲授IT课程(2007年度指定了5所),聘请大学教师或企业研究者任教,组织学生进行IT尖端领域的实习,同时举办有关IT知识与技能的高中生冬令营或夏令营,以促进高中生的IT创造活动。在高等教育阶段,文部科学省从2006年度开始实施“促进尖端IT专家培养项目”,资助大学建立相关基地,以便以世界最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培养IT人才,并为企业等培养IT领导人才,2007年度在申请的10项中批准了2项。
在社会教育领域,广播电视大学的授课从2006年12月开始对日本关东地区的1都6县使用地面数字播放,通过高清电视播放、多频道播放、数据播放等形式,从而提高了该类学生的学习效果。文部科学省与相关部门合作,从2005年至2006年实施了“网络学习的人才培养支援示范事业”,通过网络向待业人员及年轻人提供了26个网络学习课程,用以提高其职业能力。此外,文部科学省利用教育信息卫星通信网,向全国社会教育设施或教育中心的约2000所(2007年7月)接收局发送相关教育内容。文部科学省的政策说明及各种会议、针对教师及社会教育负责人的培训、有关家庭教育及科学技术等的研究会等,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从而提高了社会教育的活动效率。
在教育领域的信息设备普及方面,该时期全国学校的电子计算机平均配备率与网络接通率逐年增加,至2007年3月,约每7.3个人配备1台计算机,约有35%的教室接通了高速网络,56.2%的普通教室接通了校内网。[167]在教师用电子计算机方面,到2007年3月,教师处理教学工作的电子计算机配备率仅为40%,日本政府该时期提出的国家战略目标是为每个教师配备1台电子计算机,并从2007年度开始由地方政府拨款实施。到2006年度末,日本全体国民利用网络者共计8754万人,网络在国民生活中日益普及。[168]
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将“信息化”教育政策确立为基本国策后,历经30余年的发展,其“信息化”教育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信息化”教育发展程度持续提高,从而能够很好地应对21世纪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