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的半壁江山(1 / 1)

20世纪60年代,世界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诞生在美国。当时,日本的机器人形象还是未来梦幻般的“铁臂阿童木”。然而,从70年代初开始,日本便从美国引进这种工厂机器人,并广泛应用于涂装、焊接以及组装等生产环节。到80年代,日本的家电、汽车以及半导体等产业领域,纷纷实现了电子化专业生产设备,这些工业机器人成为其优秀产品与高生产效率的有效保障。1985年,日本机器人安装总量达9.3万台,全世界占比高达70%,成为世界公认的“机器人王国”。[2]

迄今为止,日本机器人产业发展可概括为三个阶段:一是90年代之前的国内需求主导阶段;二是几乎贯穿整个90年代的“失去的10年”阶段;三是2003年之后的外需主导阶段。

图13-3 日本机器人内外销比率(1980—2015年)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日本机器人工业会公布数据整理制作。

截止90年代之前,日本工业机器人呈现两大突出特征:一是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出库量从1980年将近2万台,一路上扬至1990年的8万台,增长超过3倍以上;二是需求层主要是面向国内,出口仅是少量,最高峰的1989年占比也只不过17%。然而,90年代初期的泡沫经济崩溃却重创了日本机器人产业。1991年机器人出库量掉头向下,跌破8万台大关;1992年更是收报于5.5万台,相比1990年骤降了2.4万,降幅超过30%。这种增长乏力的形势一直持续到2003年,之后,迅速扩大的海外需求开始替代不断萎缩的国内需求,让日本机器人产业再度焕发了生机。

2003年是日本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新里程碑,这一年的出库量再次突破8万台。除2008年受金融危机强烈冲击之外,日本机器人海外销售一路飙升,从4.3万台猛增至2015年11.7万台,12年间增长了2.8倍。据国际机器人联盟(IFR)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度全世界机器人销售达24.8万台,而日本的占比高达62.7%。

然而,作为机器人强国的日本却并没有鹤立鸡群式的机器人巨头,而是形成了群雄并立的格局。机器人企业中,既有专注以研发和制造机器人为主业的专门企业,如世界工业机器人产量第一的安川电机、多关节工业机器人领先世界的发那科、以汽车生产机器人为主的不二越等;也有很多综合型大企业积极从事机器人研发生产,例如拥有40多年生产半导体制造机器人的川崎重工、生产电子零部件机器人的松下和雅马哈发动机等。事实上,这种竞争激烈的产业环境极大推进了技术进步,特别是“客户参与”模式——如丰田、雅马哈、川崎重工、日立等综合企业参与机器人生产——让机器人生产更加适应了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