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转型前的改革尝试(1 / 1)

1996年5月,以防卫厅装备局长为首的“取得改革委员会”成立,改革目标非常明确——在财政预算不断削减的背景下,如何提高防卫经费效果,促进军工产业改革。具体而言,设计了三项重点:一是彻底实施成本管理,二是激发相关者的改革意识,三是“以民促军”,积极利用外部资源。然而,截至1998年的此次改革并未收到预期效果。

改革未果引起防卫厅更加重视。2003年9月,成立了以防卫厅长官为委员长的“综合取得改革推进委员会”,提出要“彻底改善防卫费用及军工产业问题”。此次改革切入点是采购体制,政府试图以引进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模式,来控制高技术化带来的成本上升。与此同时,政府也力促企业,加大力度激励企业降低生产成本。为了节省采购经费,防卫厅还提出一揽子采购方式,通过高效利用相关零部件与器材,降低军工设备装备的维修保养成本。

然而,此次改革仍未触及核心问题——日本政府长期坚持的“国产化战略”。甚至直到2000年,日本政府仍然认为应该继续坚持国产化战略方针,如通商产业省(2001年更名为经济产业省)与防卫厅联合成立调查委员会,针对日本军工产业及其技术基础进行审议评价,其结论认为,日本应继续维持既定方针——以促进国内开发及国内生产为主导的原则。2004年防卫厅甚至再次重申了国防装备品国产化的重要性,并列举六大理由:有利于维持适应国内地理环境与条件的装备品;有利于维持先进的技术力量;可确保装备品稳定供给;在非常时期能够迅速获得装备品;有利于维修保养及供给;可以提升海外进口的询价能力。[1]

直到2008年的《防卫白皮书》,日本政府才表达出调整国产化战略的意图。日本提出,国防将“以建立多功能、弹性化、注重实效的防卫力量”为目标[2],从传统的重视“抑制效果”,向强调及时性、机动性和柔韧性的“对应能力”转变。与此相应,对军工产业将“以安全保障领域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领域为主,重点培育和维持防卫生产及其技术基础”[3],重新探讨军工产业体系及其技术基础问题。

其实,国产化是大多数国家在国防体系建设提出的目标。但事实上,受自身力量局限,特别是军工产品因技术进步而日趋复杂化和高端化,开发与保养维修成本大幅上升,仅凭一国自身力量很难确保其国防体系的安全稳定。为促进军事装备产业的活力,发达国家往往会选择一边扩大武器出口,同时也进口先进的装备,特别是开展共同开发。其实日本也难以做到百分百的国产化,以1993—2006年为例,其国产化采购率统计为90%,但这些国产化中包含了委托生产部分,也就是日本政府采购的美国委托日本企业生产的军品,若去除这部分,其真正的国产化率仅为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