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言之,导致日本经济长期低迷、徘徊不前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与世界技术革命潮流的错位,20世纪80年代在实现对欧美技术赶超之后,日本把技术研发的重点集中转向机器人等领域,但全球技术趋势却是个人电脑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也就是所谓IT革命(信息技术革命);二是经济全球化加速,韩国、中国等新兴工业国家势力逐步吞食了日本企业低成本的竞争优势,这突出体现在柏林墙倒塌之后经济全球化提速,跨国产业链与价值链迅速蔓延,原本控制东亚生产网络的日本企业的竞争优势逐渐瓦解;三是以模块化为特征的生产方式革命在美国、德国等产业领域普及,其生产效率因此而大幅提升,这也使得凭借垂直一体化生产模式而曾长期占据领先地位的日本优势不再,而日本企业又不愿积极转型,令其错失快速发展的良机,成为日本企业大面积遭遇滑铁卢的最重要原因。
在泡沫经济崩溃之前,日本电子产业与汽车产业成为支撑日本经济发展的两大核心支柱。而且,日本电子产业界巨头们也不断实施精细化经营战略,形成了一个个超大型混合体模式(conglomerate),最具代表的就是10大企业集团——日立制作所、松下电器产业、索尼公司、东芝公司、NEC公司、富士通公司、三菱电机、三洋电机、夏普公司、先锋公司等。但是,一味强调销售额与经常利润,把经营触角覆盖到企业所能涉足的几乎所有领域,这种过于强调“规模经营”的模式,却让日本企业纷纷丧失了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
日本电子产业巨头普遍采取事业部为核心的投资管理模式,这就导致各事业部“各自为战”的特点。为了扩大收益,各个事业部也不断扩大投资,带来企业生产能力普遍过剩现象。由此,也导致了缺少能够立足整个企业集团高度的投资战略。而且,泡沫崩溃后的日本资本市场也越加重视ROE(即股东权益收益率),过度重视经营资源效率的倾向,加大了实施战略投资的难度。这是日本DRAM领域在90年代初期被韩国反超的重要原因之一。
90年代,日本家电产业销售额仍然维持了不断增长趋势,上述十大巨头的销售总额曾从1990年36万亿日元增至2000年近50万亿日元,增幅达到40%。但是,它们的营业利润却出现一路下滑,从1990年平均7%下跌到1998年2%的水平。21世纪之后,日本家电产业未能一改颓势,到2001年,十大巨头中仅有索尼等4家企业勉强维持黑字,而日立、松下等6家企业均出现大幅赤字,赤字总额加总高达1.9万亿日元。[2]
总之,日本电子产业整体衰退的原因包括如下几点:其一,产品价格下降严重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伴随电子产品数码化、半导体领域摩尔定律的影响,加之全球生产与全球销售的迅速普及,电子产品价格出现普遍下降趋势;其二,企业营销能力普遍下降,伴随量贩式销售以及电商模式的普及,制造型企业定价权遭到削弱,而且,销售商还可以OEM(委托生产)方式生产自己的品牌,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等家电企业的咄咄逼人导致日本综合电子巨头竞争力下降;其三,产业水平分工趋势带来的巨大压力,受模块化革命普及影响,以苹果公司为代表的新型企业开始去工厂化(fabless),代之以委托生产的OEM方式来打造竞争力,在这种浪潮下,日本企业仍然坚持传统的垂直一体化模式,导致竞争力下降;其四,丧失了核心竞争力,90年代后期,日本企业经营改革主流趋势是获得现金流,各个企业纷纷导入分公司体制,但在这种“选择与集中”改革过程中,却因过度强调现金而忽视了维护核心竞争力。以索尼公司为例,因把精力集中于动漫开发和金融服务,其电视机、音乐等硬件领域竞争力却逐步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