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之后,日本政府深刻认识到其将面对国际竞争力下降和产业空洞化的严峻问题,为此,以“防止产业空洞化”与“创造和强化新的增长点”为两大支柱,日本政府积极寻找国家发展的新战略。
为了防止产业空洞化加剧,日本政府制定了如下三项具体措施。
首先,从强化产业竞争力视角出发,大力推进能源改革。供电紧张问题已被日本政府定位为今后经济增长的最大课题,它决定从多个角度实施改革与创新,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其措施包括:重建用户主导的节电环境、促使电力供应分散多样化、扩大用户的选择方式、强化应急基础设施能力、开发新能源和环境技术、促进能源产业的创新发展。
其次,强化供应链的应对能力。具体措施包括:支持单一供应商的生产基地分散化和复线化;鼓励企业通过重组或共同经营,创建全国范围的分散生产基地;推动供应商之间建立灾害应急替代供应合同体制;鼓励非核心部件的通用化和可替代化、上下游产业的一体化开发;推进供应链构建BCP机制(business continuity plan)。
最后,优化日本国内的投资商务环境。具体措施包括:尽快降低高达40%的法人税,优化日本的商务投资环境;加速推进日本的国际经济一体化,如环太平洋的TPP组织、中日韩的FTA组织、日欧之间的EIA组织;落实日本政府2010年制定的《日本国内投资促进项目》,促使汇率稳定、支持增长型产业落户日本、优化相关规制手续、推进日本商户环境竞争力。
为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日本政府也出台了三项措施支持日本企业增强其国际竞争力。一是对开拓海外市场的支持,领域包括基础设施出口、魅力日本战略、新兴市场开拓、维护国际知识产权、中小企业海外发展等。二是支持培育新的领域,包括开发IT新体系、生活创新等领先世界的技术和项目。三是加强人才与技术层面的支持力度,支持构建新的产官学合作体制、以国际标准为目标的知识产权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