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洲地区,中国与日本、美国、印度等大国之间的竞争是长期的、战略性的,难以短期发生根本性转变。中日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矛盾和冲突,并不是简单用批评、道歉、会谈,或者签订战略伙伴关系协定等所能立刻解决的。中日两国内部长期积累的各种历史因素、文化因素,配之当代的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国际因素等,共同影响着中日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并最终决定着中日竞争与合作的模式和方法。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中日经济关系的历史性逆转,日本经济近20年的长期低迷,使日本社会普遍弥漫着一种难以言表的焦虑、惶恐和不安。过去几年中,日本有些主流媒体为了迎合日本社会的焦躁心理,曾经在中日关系问题上大做文章,刻意宣传中国的负面形象,导致日本社会对中国的整体好感大幅下降,厌恶和敌视情绪在不断上升,一定程度加剧了日本社会的右倾化趋势。因此,要充分认识现实中日关系的复杂性、长期性和历史根源性。
对于亚洲地区来说,不管由谁投资,只要是投资于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则必会大大改善当地的经济环境和提升发展潜力。对于中日两国来说,如果能够达成某种战略默契,建立某种形式的合作机制,可以发挥各自在资源、技术、专利、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为亚洲乃至世界文明发展打造一个互利共赢的建设平台。[12]
因此,我们应努力讲好“一带一路”的故事,让中国和世界充分了解“一带一路”,动用各种有限力量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尤其要动员和诱导发达国家大力投资亚洲基础设施建设,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真正实现“文明共生”理念下的国际秩序重建。
注释
[1]葛日。剑雄、林毅夫等:《改变世界经济地理的“一带一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42—44页。
[2]赛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琦、刘绯、张立平、王园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
[3]苏国勋:《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共生》(上、下),《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第3、4期。
[4]阿芒·马特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思想与战略的历史》,陈卫星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5]哈拉尔德·米勒:《文明的共存——对赛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批判》,郦红、那滨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
[6]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何帆、肖莹莹、郝正非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
[7]金立群、林毅夫:《“一带一路”引领中国》,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年,第1—12页。
[8]王义桅:《“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8—22页。
[9]冯并:《“一带一路”:全球发展的中国逻辑》,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5年,第144—162页。
[10]王立新:《踌躇的霸权:美国获得世界领导地位的曲折历程》,《美国研究》2015年第1期。
[11]王玉主:《“一带一路”:与亚洲一体化模式的重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
[12]李向阳:《“一带一路”:定位、内涵及需要优先处理的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