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沉重打击的亚洲经济,在2000年以后,重新又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且经济持续稳定增长。2007年,亚洲地区平均实质GDP增长率为9.5%,大大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5.0%[20]。2008年,由美国爆发的“百年不遇”金融危机,迅速波及亚洲各国,世界经济瞬间落入同时萧条之中。为了消除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政府接连推出紧急性内需刺激政策。2009年,以中国为首的亚洲新兴国家仍然保持了6.6%的正增长,2010年预计将实现8.7%的高速增长。[21]
过去,人们常说,如果美国打喷嚏,那么日本就得感冒,而亚洲新兴工业体则会得肺炎。然而,今天却变成,美国患重病,东亚得感冒。东亚地区内部经济依存关系日益加深,经济独立性日益加强,与此同时对美国和欧盟的依赖有所减轻。[22]
1990年以来,以中国、新兴工业体国家等为首的东亚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与此相伴,区域内的经济合作也日趋加强,并逐渐形成了事实上的区域合作、一体化、共同体等组织机制。但是,东亚经济和综合实力的重心并不是东南亚,而是东北亚。2009年,10+3集团GDP总额为12.3万亿美元,约占世界总额的21.2%,EU、NAFTA分别达到16.5万亿美元和占世界总额的28.4%。在10+3的GDP总额中,中日韩三国共占88.1%。从世界贸易角度看,10+3的贸易总额为7.1万亿美元,超过NAFTA的4.8万亿美元,达到EU的10.8万亿美元的65.7%。[23]
过去,曾经以“脱亚入欧”和“西方世界一员”而骄傲的日本,开始出现了“亚洲的一员”“脱美入亚”等呼声。日本对东亚地区的依存度也越来越高。2009年,日本对外贸易总额为1.51万亿美元,其中对10+3的贸易总额为5734亿美元,占对外贸易的37.9%。与之相对,日本对EU和NAFTA的贸易总额分别为1731亿美元和2561亿美元,分别占日本对外贸易总额的11.5%和16.9%,远低于日本对东亚国家的贸易量[24]。今天,虽然中日韩三国尚未真正展开FTA谈判,但东亚地区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10+3经济圈,而且东亚地区市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难以阻挡。
然而,直至今日,由于受到日美同盟、冷战思维等影响,许多的日本政治家对未来的对外战略感到迷茫,左右摇摆不定。针对目前日本朝令夕改的外交政策和缺乏战略思维的外交动向,一些日本学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方案。木下俊彦认为,日本要主导未来的经济合作,就应该主动确立与向心力紧密联系的“东亚市民”意识。“东亚市民”在享受经济合作利益和权利的同时,应该承担区域公共成本的分担义务。日本人应该改革意识,放低姿态,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在知识贡献和资金合作方面,发挥符合日本自身身份的主导权。[25]末广昭认为,对于东亚经济动态变化和现状,应该从“亚洲化的亚洲”和“中进国家化的亚洲”两个角度出发,加以宏观和历史性重新审视。应该从“工业发达国家”日本领导“发展中国家”亚洲的传统思维,转变为“问题发达国家”日本与“中进国家”亚洲合作的现代思维上来。[26]
谷口诚认为:“与日美150年的交流历史相比,日中之间已经有超过2000年的交流历史。日本的文化、语言、思想、生活习惯、饮食、日常举止等,从现在日本人的一般生活来看,日本人无可否认是亚洲人。作为亚洲人一员的日本人,应该以‘亚洲价值观’为基础构建东亚共同体。”[27]渡边昭夫指出:“日本面临两个选择:其一是环抱太平洋,与亚洲、美国结成‘亚洲太平洋主义’,还有一个是像‘东亚共同体’那样的东亚主义。”前者是一个包括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全体的广义概念,许多学者将APEC作为代表性的区域合作组织来对待。后者则是以中日韩三国为中心包括东南亚各国的限定性区域概念。[28]
在此,我想借助群集生物学相关理论对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加以说明。洞口治夫认为,二个生物种群之间存在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如表所示,“+”“-”分别表示从对手那里获得的影响为正或负,“0”表示未受到对手的影响。这里,双方互相给予正影响的情况被叫作双利共生。单方面获得利益而另一方未受影响的情况叫作偏利共生,一方获利为正,而另一方面为负时称为寄生,而一方未获得正的效应,而另一方却遭受负的影响的称为偏害共生。在双方都为负时则称为竞合。[29](参见表6-2)
表6-2 生物共生类型与经济关系
博弈者B
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上,双利共生是一种双赢关系的正和博弈,而寄生则是零和博弈,竞合相当于囚徒困境。偏利共生时存在正外部性,而偏害共生则存在负外部性。依据上述理论来观察近代以来的中日两国关系,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相当于寄生或偏害共生。日本为了获取他国利益,发达侵略战争,结果其所得为(+,0),与此相对,中国却遭受到了深重灾难,其所得为(-,-)。战后,日本推行的雁阵模式则相当于偏利共生或双利共生。对于日本来说,通过引领经济潮头,获得经济技术的领先优势(+,+),对于东南亚国家来说,跟随日本这个领头雁,有时可能获得一定经济利益,有时却因为被动而难以实现自己的经济目标(+,0)。
对于未来的东亚共同体构建来说,如果中日两国如果齐心合作,必然是双利共生,或偏利共生,从而创造双赢关系或正的外部性。如果进行竞合,则可能导致偏害共生的负外部性或囚徒困境的结果。从日本在近代历史路径选择上考察发现,日本的选择思维模式往往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从不考虑他国利益,或者为了不让他国获得更大利益,宁肯牺牲自己的局部利益。
围绕日本在东亚共同体构建中的摇摆我们更多看到,一些日本政治家似乎一直在试图寻找一条偏利共生的道路,即一方面日本积极加强与中国及东盟之间的贸易合作,从东亚区域合作中大获贸易红利;另一方面,日本极力遏制中国,一边依靠美国打压中国,一边拉拢印度、澳大利亚及东盟国家,尽量压制中国的话语权和掣肘中国的周边环境。
温家宝总理在东亚峰会上发言中指出:“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只有帮助别国,才能得到别国的帮助;只有维护和促进共同发展,才能实现自身繁荣。”[30]正如菅直人所说,日本正处在历史的分水岭上。日本是否能够做出正确的路径选择,这依赖于当代日本政治家们的战略智慧,同时也依赖于日本现行政治体制的运行机制。
注释
[1]星野三喜夫:《“東アジア共同体”とアジア太平洋の地域統合—米国が地域統合に関与·参加することの必要性と妥当性—》,《新潟産業大学経済学部紀要》第38号、2010年6月。
[2]陆建人:《从东盟一体化进程看东亚一体化方向》,《当代亚太》2008年第1期。
[3]日本《外交青書2009》概要,第9頁。
[4]日本《外交青書2009》概要,第9頁。
[5]山本武彦『日本の“東アジア共同体外交”と共同体構想』山本武彦、天児慧編《新たな地域形成》(毛里和子編集《東アジア共同体の構築》第1巻)、岩波書店、2007年6月、第149頁。
[6]伊藤憲一·田中明彦:《東アジア共同体と日本の針路》、日本放送出版協会、2005年、第44—47頁。
[7]日本首相官邸 :http://www.kantei.go.jp/jp/koizumispeech/2002/01/14speech.html
[8]日本首相官邸 :http://www.kantei.go.jp/jp/koizumispeech/2003/12/12sengen.html
[9]外務省 :http://www.mofa.go.jp/mofaj/press/enzetsu/18/easo_1130.html
[10]矢嶋定則『東アジア情勢と“世界とアジアのための日米同盟”—当面する主要外交防衛問題—』,《立法と調査》、2007年第1期、第263頁。
[11]日本首相官邸 :http://www.kantei.go.jp/jp/hukudaspeech/2008/05/22speech.html
[12]日本外務省:第2回日中韓サミット(概要)2009年10月10日。http://www.mofa.go.jp/mofaj/area/jck/jck_sum_gai.html
[13]鳩山由紀夫:《私の政治哲学》,《Voice》2009年9月号。
[14]中西寛:《東アジア地域協力の現況》,2009年10月29—30日。http://www2.jiia.or.jp/pdf/column/20091221-nakanisi.pdf
[15]首相官邸官邸:菅総理の演説記者会見等、2011年1月20日。http://www.kantei.go.jp/jp/kan/statement/201101/20speech.html
[16]盛邦和:《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日本亚洲主义》,《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
[17]金熙德:《日本对东南亚外交的转折——从福田主义转向桥本主义》,《当代亚太》1998年第7期。
[18]山澤逸平:《APECと東アジア共同体》,《国際貿易と投資》,第72号,2008年6月。
[19]山澤逸平:《アジア太平洋協力:21世紀の新課題》,日本貿易振興機構,2010年。http://www.jetro.go.jp/apecjapan 2010/apec-report.pdf
[20]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October,2008.
[21]日本経済産業省《通商白書》2010年。
[22]末廣昭《東アジア経済をどう捉えるか?—開発途上国論から新興中進国群論へ—》《環太平洋ビジネス情報》RIM、2010 Vol.10 No.38。
[23]日本経済産業省《通商白書》2010年。
[24]日本経済産業省《通商白書》2010年。
[25]木下俊彦:《東アジア共同体づくりの課題ーー日本、求心力の形成主導を》、《日本経済新聞》、2004年2月20日。
[26]末廣昭:《東アジア経済をどう捉えるか?—開発途上国論から新興中進国群論》、《環太平洋ビジネス情報》RIM,2010 Vol.10,No.38。
[27]谷口誠:《危機的アジア外交をいかに立て直すか》、《中央公論》、2006年4月号
[28]渡辺昭夫編:《アジア太平洋と新しい地域主義の展開》、千倉書房、2010年。
[29]洞口治夫『集合知の経営——日本企業の知識管理戦略』文真堂、2009年。
[30]温家宝:《温家宝出席东亚峰会并见证多项合作文件签署》,中国新闻网,2009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