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朝日新闻》记者对全体众议院(511人,缺1人)进行采访调查,其中77.7%(397人)的议员做了回答。在答复的181名自民党议员(占该党议员63.7%)中,表示积极赞成该法案的仅占49.2%;14.3%属于消极赞成,即认为“自民党已做出决定只得赞成”和“如果修改就将赞成”;其余36.5%属于反对的。回答的社会党议员134人(占该党议员的96.4%),公明党全体议员46人,共产党全部议员16人都一致表示反对该法案。回答的民社党全体议员14人,其他政党议员6人(占其50%),对该法案的态度分为“希望慎重审议”、“要求修改”和“未定”三类。
上述调查表明,《合作法案》很难在本届众议院获得通过。为了做最后的努力,执政党及政府曾提出让在野党提交法案,双方法案综合,或者延长本届国会会期,结果都遭到在野党的坚决抵制。于是,11月8日,即本届国会休会前两天,自民党与社会、公明、民社三党领袖举行协商,最终宣布《合作法案》正式作为废案处理。这标志着《联合国和平合作法案》胎死腹中。
促成《合作法案》废弃的原因。第一是在野党的坚决抵制。在野党全力谴责执政党及政府以合作队为招牌向海外派遣自卫队违反宪法,是将日本引向危险道路。特别是社会党和共产党攻势猛烈,斗争得法。公明党改变原来妥协态度,民社党也由支持转为反对。在野党联合起来穷追猛打,迫使自民党及政府一味退让,最后只能放弃该法案。
第二是自民党内反对派系的作用。以金丸信为代表的反对派系要求慎重行事,担心法案的实施不但引起日本人民的反对浪潮,而且会引起亚洲邻国的不满而使日本面临国际孤立。金丸信曾提醒说,鉴于战争的历史,“不能认为这样的机会今天又来了”。反对派系的言行,实际上对自民党起了“打退堂鼓”的作用。
第三是日本人民的作用。日本人民珍惜在和平宪法之下的繁荣局面,不愿意重蹈战争覆辙,所以他们反对“派兵”,反对“修宪”。在国会争论《合作法案》的日子里,几乎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参加集会。10月26日晚在东京明治公园举行的集会上参加人数达三万余人,这是近年来少有的。人民群众的普遍反对,使得自民党及政府不得不认真对待。
第四是新闻舆论的作用。日本舆论界不仅对《合作法案》给予大力批驳,而且在关键时刻搞了几次大规模的民意调查。8月31日和9月1日,共同社记者实施紧急电话舆论调查,结果有83%的人表示反对向海外派遣自卫队。10月21日《每日新闻》社记者进行一次全国范围的舆论调查,结果表示反对派遣自卫队的人占53%,支持者仅占13%。10月27日、28日,共同社记者再进行紧急电话舆论调查,结果表示反对派遣的人占67%。支持者仅占13%,民意调查的结果给自民党及政府敲响了警钟。
第五是亚洲邻国的反对。日本的邻国几乎都是当年遭到日本侵略的国家,所以对日本提出想海外派兵都非常敏感。中国、朝鲜、韩国、新加坡及中国香港领导人纷纷发表谈话,报刊连续发表文章,警告日本政府不要重蹈大战的覆辙。9月30日中国外交部的声明说:“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对过去不幸的历史记忆犹新,希望日本政府采取谨慎的态度。”亚洲各国,特别是中国的态度,无疑从外界给自民党及政府巨大压力。
最后还有一个值得考虑的原因,就是日本政府与自民党之间的矛盾。虽然目前掌握资料很少,但从点滴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出蛛丝马迹。在8月29日记者招待会上,海部曾明确回答记者:“不考虑派遣自卫队。”然而自民党实力人物却认为:“假如平日有组织地接受训练的自卫队不参加,就产生不了什么作用。”小泽干事长等人主张:“不应敷衍了事,而应堂堂正正地派遣自卫队。”这些实力人物动摇了在党内基础薄弱的海部首相,政府与自民党的矛盾对放弃该法案起了多大作用,我们还难下结论,但它至少给《合作法案》的审议过程投下阴影。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以向海外派兵为核心的《合作法案》的提出,表明日本在加紧推行它的“政治大国”计划。日本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政治大国”?这是今后世人瞩目的焦点。这次,《合作法案》的争论,实质上是捍卫还是篡改和平宪法之争。《合作法案》的废弃,表明日本人民,进步人士是拥护和平宪法的,这是一种正义的,符合当今历史潮流的行动。
注释
[1]本节发表于《中东研究》1994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