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达半年的海湾危机,一方面伊拉克不识时务坚持顽抗到底,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多国部队经过大规模调兵遣将的充分准备,1991年1月17日多国部队发动进攻。海湾战争终于爆发了。
海湾战争爆发后,日本作为西方集团的重要成员,在财力上给予联合国多国部队以最大限度支持。1月20日,日本自民党举行第53届党代会,大会强调海湾战争是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面临的最严峻的考验。由于美国对日本最初提出的援助40亿美元资金感到不满足,于是1月24日海部首相在召集内阁暨自民党首脑会议上,日本政府具体确定了日本支援多国部队的三项措施:(1)提供资金90亿美元。(2)修改自卫队法,派遣自卫队C130运输机运送安曼和开罗之间的战争难民。(3)政府租借民用飞机以接回亚洲地区的难民。
日本政府的这一决定,在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90亿美元意味着每一个日本人都要负担1万日元,为此海部首相在1月25日的国会上发表施政演说,再次强调日本向多国部队提供90亿美元是“必不可少的”,派遣自卫队运送难民与宪法的基本精神不相抵触。如果日本不做这些贡献,就会“在国际上逐步走向孤立的道路”。
然而90亿美元的援助并没有使美国感到真正的满足,在美国的外交压力下,最终日本政府为海湾战争承担的财政援助义务为130亿美元,占整个战争费用600亿美元的近四分之一。日本政府提供如此巨额资金,是前所未有的,其反映日本对海湾战争的参与程度。日本政府原来打算以派遣自卫队到海湾地区来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结果未能实现。因此,日本只好以巨额的财政力量来扩大自己的实力影响,其目的就是使中东,乃至全世界都注意到90年代初的日本实力。
海湾战争中日本的巨额财政援助,给其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如何?海湾战争爆发后,正处于在经济结构调整时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企业改造的日本却承担巨额财政援助,与西方其他盟国积极参加多国部队的目的一样的。其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多分享战后红利,不仅要在海湾地区保持自己的影响力和发言权,保证石油供应及优惠合理的油价,而且还要在遭到毁灭性破坏后的科威特重新建设上尽多插手。可是战争结束后,其结果完全出乎日本政府预料。美国获得了最大份额的战争红利,英法等盟国仅取得比例很小的战后重建合同,而日本、德国在战争中承担巨额财政援助,可是在战争红利分配方面几乎没有得到多少直接利益,未能相对扩大其在海湾地区的政治影响。其反映出日本仅仅以经济外交手段开展外交活动的局限性,这也进一步促使日本加快推行“政治大国”的前进步骤。
面对《合作法案》的受挫,日本政府并不肯就此罢休。海湾战争结束后,日本政府不顾国内外舆论的强烈反对,于1991年4月27日公然决定派遣自卫队现代化扫雷艇驶向海湾地区,执行扫雷任务,这是日本自成立国民自卫队以来首次大规模远距离向海外派兵,它标志着日本已经毫无限制地、全面地参与纠纷解决。
日本政府向海外派兵的成功,更加激发其通过扩充显示军事力量提高国际地位的欲望。1991年9月19日,海部内阁再次拟定了《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合作法》,该法案在日本国会第122届临时会议上再次受挫。但是,宫择内阁上台后全力以赴,在参众两院以强行通过的方式,使该法于1992年6月15日完成了全部立法程序。
该法案的通过,是日本战后对外政策的重要事件。第一,其使日本向海外派兵有了法律依据。第二,标志着日本推行“政治大国”进程中具有了战略性、方面性、阶段性的重要成果。其为日本修改自卫队法并最终修改宪法埋下伏笔。
90年代初日本加速推行“政治大国”的进程,是由于其自身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形势的剧变。
日本经济实力增强。日本已经成为举世公认的经济、金融、科技、贸易大国。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GNP)约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GNP)的15%,进出口贸易占世界进出口总贸易额9.3%。日本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债权国”“第一大援助国”。凡是需要经济援助的国家与纠纷地区,无不把眼光投向日本,这就为日本运用其经济实力,推行其对外政策创造了条件。
美苏关系的缓和,特别是1989年底马耳他双方首脑会晤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冷战体系”开始解体,世界进入建立新秩序的摸索阶段。伴随着“冷战”的结束,军事力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相对减弱,经济、技术的作用进一步突出。另外,长期的争夺霸权活动,也使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实力相对削弱,失去了往日支配国际局势的力量,世界正向着多极结构转化。日本正是借此机会,加速推行其“政治大国”的进程。
注释
[1]本节发表于《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