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加强对中东外交政策的背景(1 / 1)

80年代日本对外政策转变的根本原因是有了强大经济实力为后盾。1980年日本的国民经济总产值已经超过一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产值的十分之一,日本成为世界贸易、外汇储备、资本输出大国,与此同时自然就要提出“发挥与经济大国相称的国际作用”。日本的所谓政治大国地位,就是要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积极参与世界各项政治活动,并在其中享有与其经济相称的政治发言权。更具体地说是拥有总值主宰权。80年代中曾根内阁把“政治大国”作为战略目标加以积极推行,他在1983年7月23日向故乡群马县民讲话时说:“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增加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经济大国是向政治大国转化的基础,实现政治大国又是为了更有力地在全世界范围内谋求日本的经济利益。在推行“政治大国”目标下,日本开始加强对中东外交政策。

70年代末以来的国际形势变化,特别是美苏两国争霸加剧,是日本加强对中东外交政策的重要原因,对于日本来说,能源的威胁并不亚于军事威胁。1979年底苏军入侵阿富汗,日本感到苏联南下波斯湾逼近中东石油库,与苏联在东南亚扩张,凭借金兰湾威胁马六甲海峡是相呼应的,严重危及日本的石油供应。一旦苏联控制中东截断石油运输线,日本经济就会自行崩溃。从自身利益出发,日本需要加强中东外交,配合西方国家抗衡苏联。另外美国里根政府把巩固西方资本主义阵地,遏制苏联作为对外政策中心,美国要求盟国同其一道采取行动,作为盟国的日本为了配合美国的行动,亦不得不加强中东外交。

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更加促使日本重视对中东外交。70年代末期,伊朗国内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反对巴列维王朝统治的运动。国内的政治动乱,直接影响伊朗经济,伊朗石油产量从1978年10月急剧滑坡。同年12月末石油出口完全停止。日产量600万桶[2]的产油大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消失,致使供求关系紧张,欧佩克组织决定分阶段提高石油价格,累计提高14.5%,这标志着第二次石油危机的爆发。1979年3月欧佩克再次决定从4月份提高石油价格9.05%,使油价从原来的每桶14美元上涨到32美元。[3]日本虽安然度过危机,但是石油危机再次发生,对于主要依赖中东石油的日本,就不能不更加关心中东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