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调整国内主要产业结构(1 / 1)

如果说稳定石油供应与开展国际合作是对外政策,那么调整国内主要产业结构就是对内政策,而且是解决石油危机根本所在。在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后,日本产业界部门之间明显出现差异。整个制造业中,原材料型产业相对衰落,而装配加工型产业则得到顺利发展。这里所指的原材料型产业为钢铁、有色金属、金属产品、化学、纺织、造纸业等,是主要生产工业用原材料的产业;所指的装配加工型产业为民用、工业用的最终产品,如电器机械、一般机械、运输机械、精密仪器等制造产业。造成生产部门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就是其所需要的能源负荷的差异。

产品在使用阶段,其能源负荷的主要差异并不作为很重要的决定因素,但是在生产阶段却表现出重要性。日本几乎所有的一次性能源都需要进口,原油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必然引起能源价格的连锁性上涨,在生产阶段中能源消耗大的产业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产品成本的上升。这样的成本上升,必然会全面转嫁到产品的出售价格上,造成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丧失竞争力。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局面,日本产业界被迫采取对原材料型产业进行大力调整,对装配加工型产业进行大力扶植发展的产业结构转化对策。

原材料型产业在日本经济高速度发展时期,由于维持着丰富、低廉的资源供应,处于需求剧增的大好时期,加上不断地充分利用从发达国家引进的先进技术和金融界提供的巨额资金,在以重、化学工业为龙头带动整个国民经济腾飞的发展战略下,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是,石油危机所引发的资源、能源价格的暴涨,使得成本中能源费用比例大幅度上升,原材料型产业所依赖的发展基础条件消失了。原材料型产业从历来的固定产业变成变动产业,成本竞争的重心转移到能源费用的差异上。这样一来,日本的资源、能源几乎完全依赖于进口,必然造成原材料型产业的产品丧失国际贸易市场的竞争力。

日本的钢铁业曾经是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时髦产业。1973年粗钢生产量为1.2亿吨,仅次于美苏,为世界第三大生产国,而且其全部生产量的1/3用于出口,出口额占世界钢铁贸易总额的20%以上。以第一次石油危机为转折点,钢铁业进入萧条状态。面对现实局面,钢铁业实施放弃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竞争体制,采取稳定经营基础,改善产业结构的战略转化。在钢铁业内部,以节能增效为目标进行改造,谋求产业合理化。采用低能耗生产工艺,大量引进电子计算机,以实行自主管理来强化工程管理和质量管理。对于能耗大的普通电炉业和铁合金业进行产业调整,冻结、废弃过剩的设备约300万吨,推进集约化发展,扶植大型企业集团。把钢铁业所需进口的原料,如原料炭、铁矿石等,在海外建厂供应国内。日本的钢铁业基本维持年产量粗钢铁1亿吨左右水准。

有色金属业是受石油危机冲击严重的产业,如何从耗能大的产业中摆脱出来是问题的关键。如铝冶炼业,在两次石油危机后,以世界性经济危机为背景的需求量减少,日本铝冶炼业伴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使用着世界上最贵的电力费用,而丧失了国际竞争力。在国际铝冶炼业中,在电力能源使用上,加拿大为100%的水力发电;美国为水力和煤炭发电共计76%;澳大利亚发电主要为煤炭和水力;欧共体国家发电也主要是水力、煤炭、核能,然而日本的发电依赖石油占比74.4%。这样就形成,生产一吨铝锭的电费,加拿大为1.5万—2.3万日元;美国为6万—7.5万日元;日本则为24万—25.5万日元。[23]面对这种局面,日本的铝冶炼业只能一方面努力寻找削减能耗的新工艺,发展高附加费值产品,如轧制、加工等;另一方面把产业向海外转移,在能源与资源丰富、低廉的国家与地区内建厂生产。

原材料型化学工业面临的问题中,最突出的是日本具有代表性企业的财政收支出现恶化。如三菱化成、住友化学、宇部兴产、三井东压化学、昭和电工、三菱油化、三井石油化学七家企业。其在1981年前期决算时,出现总计约200亿日元的赤字。石油化学工业在日本经济高速度增长时期,产量迅猛增长。如氨、尿素等化肥产业,在1972年实际产量的80%用于出口,在亚洲贸易市场上处于供应基地的位置。但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后,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使日本产品与国外产品的成本差距加大。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因素,日本努力实施石油化学工业从以原材料型化学产业为主的结构中摆脱出来的战略。在石油化学工业中,加强农药、医药等高收益的精细化学工业产品事业;发展食品工业的多面化;实施电子材料向高增长领域深入发展;在石油化学工业上应用培植高工序控制技术,努力实行工程技术产业的深入发展。

日本纺织业是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中最古老的出口创汇产业,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后,日本纺织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纺织业也因动力费用价格暴涨,使其成本直线上升。结果造成国际竞争能力下降,生产长期停滞,设备过剩日趋表面化。为此纺织业首先在内部努力改善供求平衡,企业合并组成卡特尔式联合企业,卖掉闲置资产,压缩过剩人员和借入资金来作出继续减产经营的努力。在生产上转向高加工领域。其次转向新型事业领域,以大规模合成纤维、纺织资本为核心,向石油化学、高分子材料、医药品、住宅建设相关事业、不动产业事业等方向发展。

日本造纸业是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而获得迅猛发展的产业,1980年日本造纸业产量近1810万吨,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是石油危机爆发后,由于原料、能源价格暴涨,再加上其他西方国家产品的进口冲击,使日本造纸业处于严重萧条状况。为此,日本造纸业首先对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形成的产业过分竞争体制进行纠正,以谋求产业稳定为先决条件。其次强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于原材料与能源价格上涨而造成成本增加,采取努力提高纸浆成品合格率的技术开发,利用稻草、甘蔗渣等非木质原料、充分利用旧纸原料等方法。在节能方面致力于改换节能设备,发展节能工艺等。在产品生产上,努力致力于发展高档产品等。

装配加工型产业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后,伴随着日本国内主要产业结构重心的转移,促使产业得以更加飞速的发展。

日本在60年代的主要产业是钢铁、汽车和化学工业,到70年代后半期电子工业逐渐占据主要位置。日本电子工业的产值,1966年为1万亿日元,1976年为5万亿日元,到了1981年为10万亿日元。在出口贸易方面,1980年电子产品出口额达到39977亿日元,占当年日本总出口贸易额的11.4%,几乎达到与钢铁、汽车等产业并驾齐驱的水平。日本电子工业居世界第二大生产规模,是美国的40%,超过西德、英、法、意四国产量的总和。日本的电子工业以石油危机为契机,努力实行合理化措施。从以往的妇女作业为特点的民间机器产业,转变为以机械化、自动化为特征的装配型产业,大大提高了竞争能力。在两次石油危机冲击下,日本经济增长速度减慢,但是电子工业及应用领域的发展却在加快。从70年代的发展速度看,1970—1975年为5.8%,1975—1980年为18.9%。[24]

汽车产业受石油危机冲击巨大,石油危机使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结构发生很大的转变,消费者倾向于购买节省燃料费用型汽车。在1980年国际汽车市场上,小型汽车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64%。这种对小型汽车需求的剧增,使原本以生产小型经济车为主的日本汽车产业,大大提高了国际竞争力。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后,日本汽车产业一方面对限制排放废气采取设备投资和技术革新;另一方面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克服因石油危机而带来的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不利因素。采用电子控制燃料喷射技术,既限制了排放废气,又提高了燃料使用效率,节省了汽车燃料费用。在欧美市场不景气状况下,日本小型汽车以高质量、低消耗的优势,迅速提高了市场占有率。

日本的工业机械产业指的是除运输机械、电气机械、精密机械之外的一般机械产业。尽管其产品多种多样,但是生产定额约为8亿日元,相当于汽车产业的半数规模。面对石油危机爆发后的国内经济形势,工业机械产业致力于研制发展产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办公自动化等产品,带动整个产业发展。从1976年起,日本机床产业以数控机床为拳头产品,迅速打入国际市场,与美国、西德等发达国家产品形成激烈竞争。在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前的1973年,日本机床产业出口贸易额仅为350亿日元,到1980年其出口贸易额达到2700亿日元,增长7.7倍。出口贸易额仅次于西德,为世界第二大出口国。日本的产业机器人与办公自动化是在1980年开始发展的。1980年生产额达780亿日元。日本产业机器人拥有世界大约半数的设置台数,被称为“机器人王国”。日本的办公自动化产业以往以生产复印机为主,1980年后又增加生产个人用电子计算机、日语信息自动处理机等。1980年,日本个人用电子计算机的生产额为200亿日元,信息自动处理机的生产额为5亿日元。

日本在1956年起成为世界上第一大造船国,并长期保持市场占有率50%的水准。但是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危机引起石油需求量减少,海上石油运输量也大幅度削减,油轮定货量以1973年的3281万吨为顶峰,1978年降到823万吨。同样日本新造船定货量也剧减。1979年后,日本造船业进行缩小、均衡体制为目标的产业调整。首先削减过剩造船设备。在稳定基础计划为宗旨的设备处理中,计划在977万吨造船能力数额中,削减35%即342万吨。其次采取与当前工程量相符的作业调整措施,把大部分企业合并组成企业集团,减少国内各造船企业间为争取更多的订货合同而相互降低价格的竞争。最后,作为调整的核心,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从业人员大量裁减,以1974年的27万人为顶峰,裁减到1980年的16万人,裁减程度达到60%。这些调整措施的结果,使日本造船业处于能够维持现状的局面。

综上所述,面对石油危机,日本首先加强与中东产油国家的关系,放弃“中立”政策,采取所谓“亲阿拉伯”政策,目的是确保中东石油对日本的平稳供应。其次参与国际合作活动,与西方国家联合行动,共同抵制或者防止石油危机再度发生。同时以尽力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为目的,扩大从中东地区以外国家进口石油渠道及调整国内能源结构,降低对石油的依赖性。最后就是以石油危机为契机,放弃了自50年代中期以来,以重、化学工业为龙头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战略,代之以技术尖端行业为核心,以低能耗、高效益,发挥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带动整个日本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石油危机的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样解决石油危机也需要对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在这方面日本采取了短、中、长三个对策,即稳定石油供应、开展国际合作、调整国内主要产业结构等,可以说既有轻重缓急又各有重点,基本实现了综合治理。石油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但石油是不可再生物资,人类迟早都会遇到石油危机。面对迟早都会到来的石油危机,我们也许可从日本的经验教训中找到点答案。

注释

[1]本节发表于《世界历史》2003年1期。

[2]近代日本研究会编:《日本外交の危機認識》,東京,山川出版社,1985年,第311頁。

[3]渡辺昭夫:《戦後日本の对外政策》,東京,有斐閣選书,昭和60年,第70頁。

[4]植松忠博:《日本の選択——国際国家への道》,東京,同文舘,平成二年,第134頁。

[5]冯瑞云:《近代日本国家发展战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38页。

[6]宝利尚一:《日本の中東外交》,東京,教育社,1980年,第20頁。

[7]近代日本研究会编:《日本外交の危機認識》,東京,山川出版社,1985年,第315—316頁。

[8]永野信利:《日本外交省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55页。

[9]近代日本研究会编:《日本外交の危機認識》,東京,山川出版社,1985年,第318頁。

[10]宝利尚一:《日本の中東外交》,東京,教育社,1980年,第26頁。

[11]渡辺昭夫:《戦後日本の对外政策》,東京,有斐閣選书,昭和60年,第169頁。

[12]日本亜太研究会編:《中東め政治情勢と日本め選択》,亜太研究会出版,昭和50年,第166—168頁。

[13]山村喜晴:《战后日本外交史》5卷,三省堂,1984年,第230页。

[14]山村喜晴:《战后日本外交史》5卷,三省堂,1984年,第245页。

[15]王泰平:《田中角荣》,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70页。

[16]冯昭奎:《战后日本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57页。

[17]冯昭奎:《战后日本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58页。

[18]《日本经济问题文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79年版,第121页。

[19]《日本经济问题文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79年版,第121页。

[20]林连德:《当代中日贸易关系史》,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0年版,第175页。

[21]日本中東經済研究所編:《中東石油と世界危機》,每日新聞社,昭和54年,第12頁。

[22]日本中東經済研究所:《中東經済》特别号,1983年71期,1988年117期。

[23]日本兴业银行调查部:《日本产业转化的新时代》,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164页。

[24]日本兴业银行产业调查部:《日本产业转换的新时代》,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