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日本求助美国解决领土纠纷的民族心理(1 / 1)

“北方领土”问题长期无法获得解决,特别经历做出各种各样努力后的今天,实际上任何日本人心里都非常清楚,不做出妥协根本无法解决“北方领土”问题,为何日本不敢面对现实做出妥协?应该探寻什么样民族心理作怪?

长期以来日本国内各政党、内阁以及他们操纵下的各种媒体势力,从来不是面对“北方领土”现实情况,诱导国民应该如何思考符合实际,如何思考以最小代价换取更大利益问题,相反却表现出,如此搁置“北方领土”问题,对于日本国家及国民无所谓的态度。日本国家或国民不惧怕长期搁置“北方领土”问题,誓死同俄罗斯人对抗到底的心态!

更有甚者,日本国内各政党、内阁以及他们操纵下的各种媒体势力,面对无法解决“北方领土”问题的现实,竟然将其作为操纵国内政治选举的“道具”加以利用。例如,日本政府领导人多次出现乘坐飞机或军舰,进行所谓视察“北方四岛”活动,此举根本无助于问题解决,无非就是要借此诱导国内社会舆论,转移国内社会矛盾焦点问题。日本国内各政党、内阁以及他们操纵下的各种媒体势力,越是对有关领土纠纷问题显示出强硬态度,越能够赢得日本国内社会舆论支持,造成各届内阁绝对不敢改变已有对外强硬立场,即“要考虑保住面子”问题。实际上,“北方领土”问题成为日本政客手中的“道具”,为其换取大量选票。

日本社会为何会表现这样类似“歇斯底里”的社会舆论状态?说到底就是日本人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战败国”民族心态在作怪。日本自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这种战败事实就深深烙刻于每一位国民心田挥之不去!日本人不敢说“战败”,更不敢提“无条件投降”,而是采用“终战”一词来掩饰,日本人“投降日”变成了“终战日”。因为“战败”“无条件投降”已经沉重打击了日本民族心田,日本人希望越快将其忘怀越好,不敢刺激这一深深凝刻于民族心灵上的伤疤!这就是日本人对待过去的侵略历史问题,对内保持“沉默”姿态,对外保持“装聋作哑”姿态,企盼所有世上人们都能够伴随时间流逝而快速忘怀的心态!这种挥之不去的“战败”“无条件投降”心态,成为派生出战后日本民族主义的根源之一。为了重新树立日本民族信心,就要尽快忘怀“战败”“无条件投降”阴影,对内努力发展经济实力,对外努力收回战败投降所丧失的领土。

日本人将收回“北方四岛”问题,作为是否能够抹去“战败投降”遗迹的标志。日本人存在根深蒂固仇视俄罗斯民族情怀,指责俄罗斯人不遵守中立条约而对日开战,俄罗斯人仅参战一周就获取日本大片领土;指责俄罗斯人战后初期将50余万日本人强行带到西伯利亚寒流地带劳动改造,致使数万日本人在饥寒交迫中死于异国他乡;指责俄罗斯人不允许日本回到传统渔场作业,致使日本渔民被迫改变渔业区域而造成巨大损失;特别是指责俄罗斯非法占领日本固有领土,致使日本民族蒙受奇耻大辱。日本人这种根深蒂固的民族主义心理,决定了历届政府都不敢做出让步举措!对俄罗斯人妥协、让步,就会触及日本民族内心的深深伤痕。忍耐、坚持!就是日本民族对俄罗斯人的反抗!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就日本民族对待“北方领土”问题的心态!

借助外力探寻“北方领土”问题解决。原贵美惠提出“仅在当事国间框架内不可能解决,要探寻这些共同起源的问题轨迹,超越现在当事国间框架,放置于多国间框架内探讨,探寻出解决的线索”[9]。这一观点,实际上也是站在日本国家利益角度考虑的,日本深知仅凭本国能力无法实现本国在“北方领土”问题上所希望的结果,要想实现本国所希望出现的结果只有借助外力帮助。

实际上,原贵美惠撰写论文的主旨,就是要让美国人清楚,是美国主导下《旧金山对日媾和条约》派生出今天“未解决的诸问题”,导致出现日本“北方领土”“丧失”结果,美国不应熟视无睹!该有义务帮助解决!

日本对于“北方领土”问题解决,从当初就祈求美国插手帮助解决,希望借助美国插手帮助而收回“北方四岛”。如吉田茂时期,1950年3月初美国政府将“暂时备忘录”递交日本后,日本政府感到美国政府可能对将来日苏两国间领土问题采取不介入方针,所以极力试图劝说美国政府继续关注领土问题。1950年3月16日,日本政府把对这份“暂时备忘录”答复文件送到美国政府,劝说美国有关千岛群岛的最终归属“应由包括日本在内的有关国家对千岛群岛的定义做出规定”。[10]鸠山一郎内阁在1955—1956年日苏复交“北方领土”问题交涉中,当日苏交涉出现不利时,日本政府就两次致信于美国求助,希望获得美国提供有利证据来帮助日本扭转不利局面。美国对于日俄“北方领土”问题的对策如何?实际上,原贵美惠也十分清楚,美国制造出“未解决诸问题”,就是要在有关国家间打下“楔子”。美国完全出于本国战略利益考虑而采取对“北方领土”政策,为什么还要求助之?也许是出于无奈,又或是出于日本希望美国看在它追随美国这么多年的“情感”上,祈求美国帮助日本渡过此“关”的心态吧!

日本对于“北方领土”问题解决,也希望能够获得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盟国的大力支持。例如,宫泽喜一时期,在美国方面支持下,1992年7月8日慕尼黑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政治宣言提出:“我们欢迎俄罗斯宣布将依据法律和正义的原则推行外交政策。我们信任俄罗斯这样宣布,通过解决领土问题成为日俄关系完全正常化的基础。”[11]实际上,西方同盟国对于“北方领土”问题,也仅为冠冕堂皇地发表声明而已,绝不肯为该问题而得罪俄罗斯。

日本对于“北方领土”问题解决,还在国际社会大打“悲情牌”。日本利用各种机会,特别是利用每年一届的联合国大会时机,指责苏联即现在的俄罗斯是多么无理、非法地占领“北方领土”,日本多么受超级大国欺辱、侵略等。其目的非常明显,就是塑造日本正义、公正的化身,以此换取国际社会的广泛同情、理解,在国际社会舆论方面塑造出谴责俄罗斯气氛,以此对俄罗斯构成国际压力。但是,在国际社会,由于日本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动者之一,其残酷侵略行径已经在国际社会留下太深刻印迹了,曾经遭受日本侵略的各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日本人的残暴性,因此,日本在国际社会打出的“悲情牌”很难奏效。

笔者认为,原贵美惠的观点,实际上代表大多数日本学者对“北方领土”问题的认识,既感到“北方领土”问题解决的急迫性,又感到问题无法解决的无可奈何。历史事实证明,相互对抗无法解决“北方领土”问题,借用外力施压更是事与愿违,只能寻求相互都能接受的条件,走妥协道路。

注释

[1]本节发表于《日本问题研究》2013年4期。

[2]注:密克罗尼西亚位于北太平洋,属加罗林群岛。由雅浦群岛、波恩佩岛等607个岛屿组成。陆地面积702平方公里,现人口11万,英语为官方语言。16世纪被西方航海家发现,19世纪中期英、美、德先后在此设置贸易点。1885年西班牙占领,1899年西班牙转让德国,1914年被日本占领,二战期间被美国占领。1947年由联合国交美国托管,1979年独立并且成立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3]原贵美惠:《サンフランシスコ平和条約の盲点——ァジァ太平洋地域の冷戰と「戰後未解决の諸問題」》,広島,溪水社,平成17年,第3頁。

[4]原貴美惠:《サンフランシスコ平和条約の盲点——ァジァ太平洋地域の冷戰と「戰後未解决の諸問題」》,広島,溪水社,平成17年,第4頁。

[5]原貴美惠編:《[在外]日本人研究者がみた日本外交——現在、過去、未来》,東京,藤原書店,2009年,第173頁。

[6]原貴美惠編:《[在外]日本人研究者がみた日本外交——現在、過去、未来》,東京,藤原書店,2009年,第178頁。

[7]原貴美惠編:《[在外]日本人研究者がみた日本外交——現在、過去、未来》,東京,藤原書店,2009年,第178頁。

[8]原貴美惠編:《[在外]日本人研究者がみた日本外交——現在、過去、未来》,東京,藤原書店,2009年,第173頁。

[9]原貴美惠編:《[在外]日本人研究者がみた日本外交——現在、過去、未来》,東京,藤原書店,2009年,第173頁。

[10]田中孝彦:《日ソ国交回復の史的研究——戦後日ソ関係の起点:1945—1956》,東京,有斐閣,1993年,第30頁。

[11]末澤畅二、茂田宏、川端一郎編:《日露(ソ連)基本文書·資料集》(改訂版),川崎、RPプリソティソゲ、平成15年(2003年),第5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