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本文化论研究(1 / 1)

这是一个经久不衰、受关注最多的论题,也是成果众多的研究领域。学者们的研究也开始摆脱上个世纪后二十年日本文化研究起步时单边褒扬、片面憧憬的初期状态,开始同时关注日本文化中正负两个方面的研究,使研究变得更加理性、客观。

覃启勋《日本精神》(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指出日本精神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由原创精神和派生精神构成,并认为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两次文化转型期也是原创精神的弘扬期,这是日本成功的根本保证。另一方面,作者也重点揭示了日本原创精神畸变的原因和危害。杨宁一《了解日本人:日本人的自我认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循着历史顺序,从正负两个方面探讨了从古代到战后不同历史阶段中日本人自我认识的历程,并对当代日本人自我认识中的诸多主要论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提供了一条了解日本民族诸多行动选择的内在线索。胡令远《文明的共振与发展:中日文化关系研究》(时事出版社2003年)旨在通过对诸如文学、文化、文明、伦理等领域的一些具体问题的分析解决两国的政治问题,认为只考虑政治上的诉求是难以解决中日两国关系中分歧的,而文化上的相互了解往往是解决国际间重大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

李兆忠《暧昧的日本人》(金城出版社2005年)鉴于“大中华”和“大西方”的日本观都不把日本当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因而作者力图基于多年旅日生活经历和客观细心的观察,从学术角度多层次地探讨了日本人的“暧昧文化”,并认为“是日本文化本身的暧昧,造成了日本历史处境的暧昧”(前言),可谓言中肯綮。李冬君《落花一瞬:日本人的精神底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以花道、茶道、俳道、武士道等日本诸道为切入点,讨论了日本人审美、文化美学等诸多论题,且从文化的角度解读历史,以探究日本人的“精神底色”,为理解日本民族的历史进程提供了新颖的视角。杨伟《日本文化论》(重庆出版社2008年)讨论了诸如风土与文化、宗教意识的多重构造、日本家制度和文化结构、日本人的“间人主义”等课题,意在“撷取日本文化论上的热点问题和最能揭示出日本文化深层结构的议题来展开文化学上的分析,破解日本人和日本文化独特性的秘密之所在。”(前言)

李涛“日本三论”《大和魂:日本的根性窥探》《武士道:日本的全球视野》《罪与耻:日本的岛国属性》(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7年)以书名为议论线索,论题涵盖了“双重性格的对抗”“信仰的分裂”“万世一系”“罪与耻”“民族的极端”等诸多重要论题,可谓是汇聚诸多日本文化论的一次大综合。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中国人不需要“仇日”“媚日”“惧日”,但需要“知日”,这似乎也是多数中国学者们的共识。

杨薇《日本文化模式与社会变迁》(济南出版社2001年)和《日本文化透视》(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年)是以史为据的日本文化论。前者勾勒出“日本原生文化”——“绳魂弥才”——“和魂汉才”——“和魂洋才”——“和魂美才”的内外融合的文化进化模式。后者对日本历史上的几次重要的文化转型做了较深入的分析,并认为后工业社会的日本,已呈现“病态社会”的征兆,陷入深刻的“道德困境”之中。孙绿江《道德的中国与规则的日本》(中华书局2010年)分别讨论了“道德与规则”“家族与同族”“宗教与哲学”等问题在中日两国的异同,结语认为:“中日两国的优势与不足在某种意义上恰好对立,只有清晰地认识两国文化的差异才能真正认识自己与对方。”

张建立《艺道与日本国民性——以茶道和将棋为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以受众广泛的茶道、将棋为解剖对象,运用历史学、心理文化学和社会心理学等方法,探求日本国民性的特色,洋溢着醇厚的“文化味道”,并进而以此来解析当代日本社会文化乃至政治、外交、经济等领域的问题,实为一部学术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