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7月30日,已经成为明治时代日本民族符号的明治天皇死去,大正天皇践祚,为明治时代画上了句号。对于明治人来说,明治天皇是一个矛盾的存在,既是明治日本的精神象征,也是压抑国民精神生活的超凡的存在,因而人们在悼念明治天皇的同时也在轻松地呼吸着新鲜、自由的空气。当时的夏目漱石道出了这种感受:“这时我似乎觉得,明治精神随天皇而开始,又随天皇而告终。”[2]臣民们悲切茫然地匍匐在皇宫二重桥前,似乎一时间失去了目标和信念。然而就在明治天皇驾崩的隔日,《万朝报》即发文宣示:“我等新人已不是明治人,而是大正人,我们的舞台是大正……所谓武士道是封建遗存,其名甚是不祥……于大正之新时代,提起武士道、军人政治,我等决不能听之任之……山县(有朋)、桂(太郎)、井上(馨)、松方(正义)等老臣已经是‘明治的遗物’”,而作为大正的新事业,“必须要开辟以天皇为中心的民主主义政治。”[3]这段议论意在吐故纳新,就像明治时代催促“天保钱”退出历史舞台一样,要求“明治遗物”让出舞台,从而使日本弃旧布新,建立并不奢华的“天皇制民主主义”。《万朝报》的议论可谓先知先觉,大正文化的历程果真遵循着驱逐“明治遗物”的目标发展。
大正时代开始,不仅仅是天皇的更替,社会文化也出现了新动向。[4]明治天皇的标准像威严而慈祥,雄跨白马的形象俨然一副超人的权威,而大正天皇却是患脑病的虚弱之体极少现身,对日本人说来他无益也无害,很少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与大正天皇的身体状况相反,大正时代却是充满活力的时代。
日俄战争的胜利实现了明治维新以来几十年的大国梦想,然而胜利所得似乎与付出不成比例,民众对艰苦生活强烈不满甚至愤怒,加之对外目标也暂告一段落,因而人们将目光和能量转向国内。种种社会变化,又到了日本人文化选择的迷离时期,结果是激发了日本人对社会变革的向往,催生了大正民主运动的兴起。
刚刚进入大正时代的翌年,就发生了大正政变、护宪运动,在明治时代被压抑的民主思想的能量空前释放,同时显示了民众的**和力量,明治时代确立起来的藩阀政权的堡垒逐渐趋于崩溃。加之,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几乎是兵不血刃,却夺取到极大的利益,促使日本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民众也开始享受着相对暂短的和平时期的自由。上述社会状况为大正时期的文化定下了基调,其间各种社会思潮风行日本舆论界。
明治人是靠国家精神支撑的,而大正时代人们开始认真地思考个人独立的精神世界,这种转换势必会在思想上有所反映。夏目漱石早在1905年发表的《我是猫》中就有一段妙文揶揄作为“明治精神”基调的大和魂,代表了部分文人的思考路径,值得抄录于此:“大和魂!一个日本人这样呼喊以后,发出了痨病鬼式的一声咳嗽……大和魂!一个报混子说。大和魂!一个扒手说……东乡大将具有大和魂,鱼铺子掌柜阿银也具有大和魂。投机者、骗子手、杀人犯也都具有大和魂……谁都挂在嘴上,可谁也没有见过。谁都听人说过,可谁也没碰上过。大和魂,大和魂,其天狗之类欤?”[5]
大正时代的文化精英们抛开了国家至上和唯本民族独尊的思想,成就了大政时代的思想解放,他们敞开胸怀重新将目光投向外部世界、投向欧美思想的前沿。
大正文化的基调,可以说是资产阶级提倡的德谟克拉西思想,它反映了一种真正近代社会市民精神。虽然大正民主思想没能彻底抹去明治时代留下的封建社会色彩,但毕竟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民主等近代思想文化传布到日本。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大正民主思想居然源于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趁火打劫的夺取殖民地的行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作为协约国一员参战,而协约国对同盟国作战的口号是“以民主主义扫灭军国主义”。同为军国主义的日本为夺取殖民地也接受了这个口号,于是民主主义成为日本国内进步势力攻击专制统治的思想武器,这大概是日本统治者始料不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造成了德国军国主义和沙俄帝政的崩溃,德国走向共和,而俄国则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在世界专制主义溃败的背景下,民主主义在日本各阶层中得到普遍的支持,资产阶级提倡的自由民主思想成为大正文化的基调。
资产阶级兴起的自由民主主义风潮,得到了普通民众的支持。在大正政变、护宪运动、普选运动、米**等社会运动中充分显示了民众的力量,这与明治时代的臣民任凭藩阀政府肆意操纵政治的状况大不相同。这种趋势也逐渐扩展到日本的中小城市以至于农村,原来在明治时代被少数新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推崇的自由民主思想在加速向日本全社会辐射。
大正时代还有一个亮点是出现一批知识人开始探索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使日本成为当时仅次于苏俄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大国,并渗透到社会科学甚至文学等各个领域。这种进步思想在日本命运多舛,始终是统治者残酷镇压的对象,无论是明治、大正还是昭和时代唯有社会主义者在不断地流血。也正是因为曾遭受专制主义的残酷镇压,在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且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日本人文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占据着主流地位。
在明治时代人们对西洋文化和日本传统文化认识的分歧,出现过较为激烈的思想文化冲突,而到大正时代,把外来文化作为异文化的意识明显淡漠了,这种内外障碍的解除,使得日本接受外来思想文化更加自然流畅。而且随着日本与世界关系的不断密切,世界流行的文化经常可以在第一时间传入日本,甚至东京的舞女跳着与美国同样的舞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