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古就有贵族传统,从古代豪族到律令贵族,再到幕府军事贵族,尽管体制不同、功能不同,但实行贵族统治是相同的。大化改新后打破旧有豪族专权,模仿唐制建立的官僚体系,是对贵族制度的否定,而这种官僚体系在与贵族传统的博弈中最终败下阵来,并让位于幕府军事贵族。尽管贵族社会的黄金时代并不长,但贵族社会的一些制度影响到武家军事贵族,贵族始终保持着令武家为之羡慕的文化。贵族社会的学问与教养已经形成一种文化底蕴,根植于日本传统社会当中,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因素影响着日本历史的进程。

注释

[1]乙巳之变:645年由中大兄皇子、中臣镰足等人暗杀苏我入鹿,并消灭苏我氏宗家的一场宫廷政変。之后,中大兄皇子改革了日本政治体制,也称“大化改新”。

[2]“八色之姓”即真人、朝臣、宿祢、忌寸、道师、臣、连、道置。

[3]《日本書紀》天武天皇十三年十月条。坂本太郎等校注:《日本古典文学大系·67·日本書紀下》,岩波書店,1967年,第465頁。

[4]《日本書紀》天武天皇十三年十一月条,同上。

[5]《公卿补任》:记载从“神武天皇”到明治元年历代公卿的叙位、任官情况的职员录。

[6]関晃:《律令貴族論》,《岩波講座日本歴史·古代3》,岩波書店,1976年,第41頁。

[7]亲王:天皇的儿子及兄弟,天皇的女儿及姐妹称内亲王;诸王:指皇族中从二世以下至四世的王。五世王虽称王,但不包括在皇族范围之内。

[8]黒板勝美:《新訂增補国史大系·23卷·令義解》官位令,吉川弘文館,1939年,第3頁。

[9]滝川政次郎:《日本社会史》,刀江書院,1929年,第51-52頁。

[10]资人是在贵族府第中担任护卫和勤杂事务的侍从和侍卫,一般由六位以下的有位者担任。

[11]関晃等:《史料による日本の歩み》,古代編,吉川弘文館,1960年,第136-137頁。

[12]有关唐代门荫制,参见杨西云:《唐代门荫制》,《大连大学学报》1997年1期。

[13]早川庄八:《日本古代官僚制の研究》,岩波書店,1986年,第25-26頁。

[14]女御:在天皇寝所服侍的女官,始见于桓武天皇时期。令制的后宫除皇后之外的二妃、三夫人、四嫔之制最后存在于醍醐天皇(885—930)时期,此后主要由藤原氏女儿担任的女御的地位迅速提高,从中被选立为皇后的也不在少数。故女御成为事实上的皇后,“女御入内”之仪乃天皇的大婚典礼。

[15]根据児玉幸多:《日本史小百科 天皇》“歴代天皇一覧”及“皇后表”統計,近藤出版社,1978年。

[16]律令制定之前,曾有天智天皇任命大友皇子和持统天皇任命高市皇子为太政大臣。《养老令·职员令》对太政大臣的职务规定是:“师范一人,仪形四海,经邦论道,燮理阴阳,无其人则阙”。井上光貞等校注:《日本思想大系·3·律令》,岩波書店,1976年,第158頁。由于是“则阙之官”,地位重要,律令制定后一直未任命太政大臣。

[17]《日本書紀》天武十一年十二月条:“诏曰,诸氏人等,各定可氏上者而申送。亦其眷族多在者,则分各定氏上。并申于官司。然后斟酌其状,而处分之。因承官判,唯因小故,而非己族者,辄莫附。”坂本太郎等校注:《日本古典文学大系·67·日本書紀下》,岩波書店,1967年,第457頁。

[18]太政官:主管中务省、式部省、民部省、治部省、兵部省、刑部省、大藏省、宫内省的最高机关。设长官(左大臣、右大臣、内大臣)、次官(大纳言、中纳言、参议)、判官(少纳言、左大弁、左中弁、左少弁、右中弁、右少弁)、主典(大外记、少外记、大史、少史)等四种官职。

[19]佐藤進一:《日本の中世国家》,岩波書店,2007年,第27頁。

[20]田端泰子:“古代、中世的家と家族”,塚本学等:《日本歴史民俗論集·3家、親族の生活文化》,吉川弘文館,1993年,第20頁。

[21]如以“有职故实”为家职的有德大寺家(九条流)、大炊御门家(御堂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