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日经贸合作的最新动态及其发展趋势(1 / 1)

1972年恢复邦交后,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进入正常轨道,并给两国带来了双赢的效果。但是,对于近年双边经贸关系出现的若干微妙变化,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中日恢复邦交前,两国在“政经分离”的原则下,保持着有限的民间经贸往来。复交后,双边贸易额由1972年的11亿美元扩大到1978年的51亿美元,六年增长近五倍,这是复交后两国放宽贸易限制后自然放量的结果。我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双边贸易呈现出长期稳定增长态势,双边贸易额由1978年的51亿美元增至2005年的1845亿美元,27年间增长了36倍。统算1972至2005年32年间双边贸易额增长180倍以上。估计2006年中日贸易额将超过2000亿美元。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实现长期高速增长的动因之一是外资的投入,而日本是最重要的对华投资国和经援国。截至2005年底,日本对华投资项目35124件,合同总金额786亿美元,实际投资总额为534亿美元,为我国利用外资的第二来源国。[5]在华日资企业整体投资效益良好,70%以上企业获利。同时,日企向我国缴纳的税收可观,2004年为490亿元。另据有关测算,在华日企直间接吸纳我国就业人数为920万人。此外,日本作为最大的对华资金援助国,1978年以来向我国提供包括无偿援助、低息贷款及技术合作在内的政府开发援助(ODA),累计合同贷款额32079亿日元(我国实际使用额23864亿日元),用于我国242个工程项目的建设。

总体上看,30多年来中日经贸合作效果良好,取得了双方受益的双赢效果。如果依照时间序列的变化展开具体分析,又可以指出不同时段内受益的双方所处的地位、受益程度在悄然发生变化。

从双边贸易关系看,复交后直至1992年的20年间,日本的对华贸易依存率一直在5%以下,而中国的对日贸易依存率始终高于16%,表明在该时段内两国在对对方的贸易依赖程度上是一种非对称关系,换言之日方居于主动地位而中方受益度更高,因为对华贸易如何不会影响日本经济发展的大局,而对日贸易如何却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直接重大的影响。从1992年开始,日本的对华贸易依存率逐年上升,而中国的对日贸易依存率则缓慢下降,2002年相互依存率首次持平为15.5%,对华贸易的扩大成为阻止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继续下滑的挡板和带动景气恢复的重要杠杆,双边贸易的双赢效果得到充分体现,从而也使日本国内嚣张一时的“中国威胁论”为“中国机遇论”所压倒;从2003年起,日本的对华贸易依存率继续走高,2005年达到17%,而中国的对日贸易依存率却降至2005年的13%,这一逆转是否意味着今后中日贸易中我国居于主动地位而日本受益度更高,则是个需要审慎判断的问题。

在双边投资关系上,日本的对华投资一方面缓解了我国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产业调整、就业及管理水平落后等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也给日本自身带来了竞争压力外溢、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在华日企经营效益大多良好,国内经济长期低迷期给企业造成的巨大压力由此得到缓解。毫无疑问,这是一种中日双赢的结果。近年,中国企业开始向日本进军,但从投资规模和内容上看还无法与日本的对华投资相提并论。因此,中日间在相互投资上的非对称性特征没有改变,并且这种局面还将持续相当长时间。

中日间实体经贸关系的变化不仅反映在相互贸易依存度的变化上,近年双边贸易发展的减速也是事实。2002—2003年,中日贸易低于同期中国外贸增速的五六个百分点,2004年低于同比10个百分点。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比上年增长23.2%,而中日贸易仅增长9.9%,与同年的中欧贸易增长22.6%、中美贸易增长24.8%形成鲜明对照。

从日本的对华投资看,改革开放以来,除了1999年前后的大幅下跌外,其他年份保持增势,但在我国的境外来华投资中,日资所占的比重却逐年下降,现占外资总额的10%左右。与此同时,日本还宣布从2008年起停止对华政府开发援助贷款。

中日经贸关系中出现的这些新动向已引起我国有关专家的重视,有人认为两国经贸关系已“趋冷降温”[6],有人则认为两国已进入“政经双冷”期。[7]

从中国的角度看,中日“经热”有所降温的判断可以得到一定的实证支持,并且“政冷”显然对“经热”产生了某种程度的、有限度的影响,因此应该引起两国有关当局的重视。但是,从日本的角度看,“经热”仍在继续且无充分的趋凉变冷依据。因此,从综合的、客观的立场看,现在作出“经凉”乃至“政经双冷”的判断尚早,其依据如下。

一是在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中,中日双边贸易及日本的对华投资依然占有很大比重,日本作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国之一的地位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二是从日本的角度看中日贸易关系时,似乎还没有在中国的那种“降温”感觉,毋宁说“火”气尚浓。2004年,日本对华出口增长29%,进口增长25.3%,对华进出口的增长超过其对外贸易增长率七个百分点。2005年对华进出口增率有所下降,但据日本方面的统计,依然高出同年日本对外贸易总增长率约三个百分点。[8]

三是日本对华实际投资在1999年降至最低点(3.59亿美元),2001年恢复到90年代普通年份的水平(21.57亿美元),2002年起加速,2005年达到65亿美元,是四年前的三倍。2001年以来,日本的对华投资在其年度对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节节攀升,即2001年6%,2002年8%,2003年14%,2004年19%,2005年15%。其中前四年均明显高于对外总投资增率,只有2005年低于总增率,原因之一是同年日本对南北美洲的投资比上年度骤增90亿美元、增率高达83%所带来的抵消作用。[9]因此,从日本的这些数据看,现在做出“经凉”或“经冷”的判断未免草率。

基于上述分析,现在还不能对中日经贸关系做出“经凉”或“经冷”的判断,特别是在中日政经关系处于微妙变化且存在诸多变数的时期,学者的分析评论可另当别论,两国行政当局在相关问题上宜出言谨慎,以免“越描越黑”,引发“狼来了”的心理提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