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亚洲货币金融危机的思考(1 / 1)

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两大政治阵营长期对抗的局面业已结束。与此同时,随着信息革命的兴起,经济全球化浪潮正在迅速蔓延。

但是,如同近年来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地区性冲突和民族纠纷不断,经济发展时遇挫折,世界并未安宁。这些问题的发生固然有其复杂的原因和背景,但现行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存在弊端是不容否认的,因为在这—体系的制约和运作下,许多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有些问题反而被复杂化、长期化了。

事实上,我们正处在一个新旧体系转换的历史时期,这种转换对每个国家和民族既意味着机遇,也意味着挑战。同时,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站在更高的、而非一国的立场上,为构建一个新的有助于世界和平、安定与发展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做出努力。

以1997年的泰铢贬值为起点,东亚各国和地区经历了一场金融风暴的考验和洗礼。这场风暴留给世人许多深刻的教训和启示。比如,导致这场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危机发生国的内在因素起了主要作用,还是外部因素起了主要作用,抑或是内外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在解决这场危机的过程中,国际货币管理机构以及东亚国家、地区政府采取了哪些对策,对这些对策应该如何评价?这场危机的爆发,是否意味着以所谓出口导向型的产业结构、外资依赖型的投资结构以及强政府、弱市场等为特征的“东亚模式”已经过时?当前危机是否已经过去,有无卷土重来的可能?如何看待和应对世界性的金融自由化潮流?等等。与上述问题相联系,我们要探讨的问题还有,既然现行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在应付此次危机中暴露出种种问题和缺陷,改革刻不容缓,那么,应该如何改善现行体系并为21世纪建立—个新的安全、高效率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同时,为了确保东亚区域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防范金融危机的再发,应该如何加强东亚各国和地区间的合作,并为共同构建一个东亚区域金融安全网提出设想?

针对这些极其重要、广泛而复杂的问题,我们举办了“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与东亚”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的中、日、美、韩四国专家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并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取得了共识。当然,不同的见解依然存在,对某些问题的看法甚至截然相反。但重要的是,只有提出问题,才能引起对有关问题的重视,才能清楚对方在想什么,从而通过交流,深化对有关问题的研究和思考。这里拟就此次研讨会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及与会代表的观点做一简要评述,并进而阐述有关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