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1 /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已完成了工业革命,但从产业人口构成、三大产业产值、工业生产中重工业的比重以及工业生产设备的国产化水平等国民经济的主要指标看,与欧美强国存在相当大差距。因此,缩小与欧美的技术差距,实现重化学工业生产设备的国产化,是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

这一时期的技术引进是通过购买技术专利、与外国技术合作、与外国合资以及进口品仿制等多种方式进行的。人造纤维、硫氨、石油精炼、内燃机、发电机、电力机械、工业电缆、航空发电机、飞机整机制作、螺旋桨等是该时期技术引进的重点。池贝制铁所参考美国和德国技术,开发生产了精确度更高的G型旋盘。铁道工业以美国的机车为样本,制造了牵引力更大的C52型机车,从而完全停止了外国机车的进口。钢铁制造技术也有明显进步,八幡制铁所开始建设500吨产量的大型高炉,由于解决了贫矿炼铁的技术问题,满铁在鞍山开始实施高炉炼铁计划。电力事业的发展也很显著,1915年,日本的发电量为57万千瓦,到1930年增加到391万千瓦,15年间增长了26倍[1],从而有力地支持了重化学工业的进步,促进了各种电力机械制造业和炼钢、水泥等耗电工业的发展。

据商工省调查,到20年代末30年代初,日本在质量、价格上可以和欧美竞争且具有充分生产能力的主要重化学工业品种有:铁轨、绝缘电线、铁桶、铁管、成型钢材、棒钢、有线及无线电信机、蒸汽涡轮、内燃机、水车、发电机、变压器、电机、轮船、铁路机车、铁道车辆、合成染料、人造纤维、普通玻璃。质量和价格都具有国际竞争力但生产能力较低的品种有:生铁、铁板、特种钢材、纺织机械、汽油、碱灰、烧碱、硫氨、汽车轮胎。能够生产但质量和价格无法与欧美相比的品种有:各类汽车、光学玻璃、厚板玻璃等。[2]

与工业技术的长足进步相联系,一战以后,日本经济在产业结构上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先看就业人口,1920至1930年10年间,农村就业人口下降了4个百分点,1930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口的比重降至49%。第二产业就业人数虽然有所增加,但比重几乎没有变化。同期,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增长较快,意味着农村就业人口的转移主要是被第三产业所吸收。再看国民产值中各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化。1915至1930年的15年间,农林水部门组成的第一产业由29%降到18%,降低了11个百分点;制造、交通建设等组成的第二产业由37%提高到45%,提高了8个百分点;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则略有提高。这表明同期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第一、三产业,国民经济的发展主要是由工业牵动的。最后看一下重化学工业在第二产业的制造业中的位置变化。1926至1931年的五年间,制造业中纤维品等轻工业生产比重由62%降到58%,下降4个百分点。重化学工业的比重则由26%上升到29%,提高了3个百分点。考虑到战后国际裁军条约对扩大武器生产的限制作用,应该说重化学工业的这种发展速度是不低的。另据统计,到1931年,日本重化学工业已经接近自给的水平,即化学92%,金属97%,机械97%。[3]日本学者也认为,“20年代是重化学工业通过引进外国技术并进而实现国产化的时代”[4]。不过,还应该指出,20年代日本的重化学工业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全力发展重化学工业还是在发动侵华战争以后。